指導家長科學育兒知識

  營養不僅影響寶寶的體格發育,還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比起身高和體重,孩子的智力發育是否健康是家長們更為看重的東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篇一

  營養狀況直接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營養不僅影響寶寶的體格發育,還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比起身高和體重,孩子的智力發育是否健康是家長們更為看重的東西。因為它不光是“聰明”的保障,也是孩子良好行為、學習、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礎。

  小時候是孩子的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3歲前,神經元快速分化過程基本完成;4歲,完成神經纖維的髓鞘化;8歲,已經接近成人腦重,神經發育基本完成。其中,營養是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一、營養不良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曾有人對3歲前和3~5歲期間被美國中產階級收養的韓國孤兒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在被收養前普遍營養不良,被收養後,營養狀況有了很大改善。結果發現,初期營養不良,能影響孩子在11~12歲之間的智力發育。在營養良好和營養不良的孩子之間,智商差別能達到10分,相當於高中和大學水平的差別。同時,營養狀況改善越早,孩子的智力發育越好,3歲前被收養的孩子,智力發育明顯高於3歲後被收養的。

  二、五大營養對孩子的智力發育最關鍵

  1.多不飽和脂肪酸。腦組織中60%以上都是脂肪,僅次於脂肪組織。我們熟知的DHA就是多不飽和脂肪酸中的一種。大量干預研究證實,充足的DHA對視覺、認知、記憶及辨別性學習能力有重要的有益作用。注意力缺陷的兒童往往缺乏DHA,導致容易出現學習障礙,總智商、言語智商、操作能力等明顯低於正常的兒童。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三文魚、鯖魚、鱒魚、金槍魚、鱈魚、蛋黃、核桃、亞麻籽等。

  2.蛋白質。缺乏蛋白質會造成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導致認知方面的損害,出現冷漠,缺乏熱情。優質的蛋白質主要存在於魚、禽、肉、蛋及大豆製品中。

  3.鐵。我國調查顯示,兒童缺鐵性貧血的程度增加,尤其西部五省中嚴峻。美國第三次全國健康與營養普查對5398名6~16歲兒童的資料研究發現,就算不發生貧血,邊緣性貧血也會造成兒童認知能力下降。孩子如果在嬰兒期貧血,會有易哭鬧、不高興等表現;兒童期貧血,會導致孩子完成指令性訓練困難、注意力難集中,不安、激惹情緒和破壞行為增加。為了預防貧血,要讓孩子適當吃些紅肉、動物血、動物內臟等富含血紅素鐵的食物,同時,也要多吃一些綠葉菜、青椒等富含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的食物。

  4.鋅。調查顯示,兒童缺鋅也很嚴重。研究發現,所有神經元都含鋅,特別跟認知功能相關的部位含鋅最高。缺鋅會導致孩子的智力發育下降、注意力降低、抑鬱、環境適應能力下降、運動能力下降。牡蠣、牛肉、螃蟹、豆子等食物富含鋅。

  5.碘。嚴重缺碘會引起克汀病,造成兒童自幼生長髮育落後,智力低下。因此,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內陸和山區,推行碘鹽是非常必要的,對孩子的智力發育及生長髮育都有重要意義。曾有研究證明,在遼寧省這樣碘缺乏嚴重的地方,推行碘鹽後,兒童的出生智力明顯提高。含碘豐富的食物主要是海帶和海魚等。

  篇二

  看美國父母如何培養寶寶創造力

  在美國,嬰幼兒的早期教育已為人們所普遍接受。那麼美國的爸爸媽媽是怎樣培養寶寶的創造力?普查顯示,美國現階段3週歲以下的孩子中,有60%的父母親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所以,早期教育的重任無疑就落在了幼兒園的肩上。美國許多幼兒園陸續推出了將雙方需求融合在一起的,旨在提高孩子創造力的幼兒科學養育方法。讓我們來看看美國的爸爸媽媽是怎樣培養寶寶的創造力的。

  美國的幼兒園分為兩種,即專門幼兒園和普通幼兒園。對於生活比較富足的人家,一般都將孩子送人專門的幼兒學校和幼兒教室,進行能啟迪孩子們創造力的手語教育。

  而低收人工薪階層的家長則由於經濟原因,只能將自己的孩子送人較普通的幼兒園寄託。而常常令這些家長擔心和誤解的是,普通幼兒園的教育會遠遠低於專業幼兒學校和幼兒教室環境裡的教育效果。但實際上在普通幼兒園裡和在專門的幼兒教室裡進行手語教學示範,其效果並沒有多大的區別,關鍵要看教師的示範動作是否得體。

  由此看來美國的爸爸媽媽是怎樣培養寶寶的創造力?手語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戴比斯學院的一間教室裡,學員們正在全神貫注地演練兒童“手語”。例如,怎樣教不懂語言的幼兒不要將手指含在嘴裡;教不懂事的幼兒在聽到噪聲時怎樣用手堵住耳朵等。一切都在默默無聲的手勢和暗語中進行。

  而這些所謂的“學員”,並非都是大學畢業生。他們中的好多人現在還是準爸媽,都是在擔任父母之前,預先參與“育兒研究中心”的學習和實踐活動,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更科學地培養孩子而早做準備的。對於“美國的爸爸媽媽是怎樣培養寶寶的創造力?”這個問題,由此可見一般了。

  在這樣的培訓中,育兒研究中心的教員們故意將一些動輒哭鬧不止的孩子放在教室裡做示範,讓學員們親身體驗如何用最恰當的方式和手語來讓嬰幼兒們理解大人的意圖。教員們則手把手地教學員們學會各種能為孩子們所喜聞樂見的手勢和動作要領。美國的爸爸媽媽是怎樣培養寶寶的創造力方面真是下足了功夫。

  通過以上的描述我瞭解了美國的爸爸媽媽是怎樣培養寶寶的創造力的?法寶之一就是手語。那麼出生6個月的嬰兒能理解手語嗎?實驗證明,如果在寄託嬰兒的幼兒園裡再增加—間專門用來手語示教的教室,會使效果更為明顯。對於如何培養寶寶的的創造了方面,美國的爸爸媽媽們做的很好。其實在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方面不單單隻有手語,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發現和引導孩子做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活動。孩子們的世界是五彩繽紛、深奧莫測的,一切還都需要耐心和愛心。

  篇三

  幫助寶寶提升記憶力的妙招

  對於小寶寶來說,從什麼時候開始有記憶力,相信很多家長都不太清楚。其實,小寶寶在出生兩三天時就已經有記憶力了,並隨著年齡的增加,到出生六個月後就會出現形象記憶,再長大些就會形成自然的記憶能力。其實家長是可以幫助孩子訓練記憶力的。

  短期記憶力訓練

  把至少五樣以上的東西按順序排列到桌子上,然後給孩子30秒的記憶時間,然後把東西蓋上,讓孩子來說說這些物品的名稱。

  分類記憶法

  拿一張帶小動物的圖片來,讓寶寶記憶都有哪些動物,剛開始時時間可以長一點,隨著訓練的次數增加,時間可以漸漸減短些,記憶完成後把圖片拿走,讓寶寶說說都有哪些動物,如果寶寶不能記全,可以幫助寶寶學會分類,提高記憶。

  訓練寶寶的想像能力,豐富詞彙,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跟寶寶面對面坐下來,然後假裝成打電話的姿勢,進行問答:“喂,你是誰啊?你媽媽在家嗎?爸爸在幹什麼啊?……”並讓寶寶來回答。

  訓練寶寶觀察力和記憶的準確性

  這個遊戲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見到一些東西時就讓寶寶來進行記憶,等到離開後就讓寶寶說說剛才都看到了什麼啊?

  擴大短時記憶的廣度

  給寶寶講故事的時候,寶寶都喜歡重複的聽故事,媽媽也可以讓寶寶來講故事給自己聽,這樣可以知道寶寶記憶了多少詞語,並且平時也可以有意識的說一些故事中出現的詞彙,來看看寶寶記住了多少。

  訓練寶寶動作記憶

  做5個手勢給寶寶看,媽媽做時讓寶寶不要跟著做,等媽媽做完,讓寶寶按照剛才你做的動作去做,如果寶寶記不住5個,那麼數量可以適當的減少,經過多次訓練後再慢慢增加回來。

  手勢1:握拳

  手勢2:伸出中指和食指***勝利的手勢***

  手勢3:伸出大拇指***很棒的手勢***

  手勢4:伸出小拇指

  手勢5:伸出5個手指

  訓練寶寶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在給寶寶講故事前,就要對寶寶進行提問,比如講小馬過河的故事前就要問寶寶:“寶寶,故事裡面哪個小動物說水淺哪個小動物說水深啊?一會聽完故事告訴媽媽好不好啊,媽媽想知道答案啊。”

  訓練對人名的記憶力

  與寶寶一起看書看電視時,要求他注意故事中人物的名字,然後讓寶寶回憶每個人的名字。

  這些方法都是滲透到平時的生活中的,只要我們平時多留心一些,就會給寶寶很好的記憶力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