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半夏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要四川、湖北、安徽、江蘇、河南、浙江等地,以四川產量大,質量好。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半夏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半夏的功效和作用

  促細胞分裂作用。

  半夏蛋白的促細胞分裂作用亦有動物種屬專一性,它促使兔外周血淋巴細胞轉化,但不促使人外周血淋巴細胞分裂。

  用於痰多咳嗽。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溼,聚而成痰者為主,為治溼痰的要藥,適用於痰溼壅滯、咳嗽氣逆等症,常與陳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與貝母配伍應用。因其性溫,故又可用治寒痰,宜與白芥子、生薑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熱痰與風痰,治熱痰可與瓜蔞、黃芩等配伍;致風痰,宜與天南星等同用。

  用於胸脘痞悶,胸痺,結胸等症。

  半夏功能辛散溫通、化痰、燥溼,故可用於痰內阻、胸脘痞悶病症,可配陳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熱互結,有可配黃芩、黃連、乾薑等同用,可收辛開苦降、散結除痞的功效***如半夏瀉心湯***。此外,又常用於胸痺疼痛,配瓜蔞、薤白等同用;治結胸症可與瓜蔞、黃連等同用。

  用於癭瘤瘰歷、瘡瘍腫痛、梅核氣等症。

  半夏又能化痰散結,可用以治療痰溼結聚所致的癭瘤、瘰歷痰核、陰疽腫痛,或痰氣互結的梅核氣等病症。用治癭瘤瘰歷痰核,可與海藻、黃獨、貝母等配用。癰疽未潰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調醋外敷,有散結消腫的功效。用治梅核氣,可配厚朴、紫蘇等同用。

  用於胃氣上逆、噁心嘔吐。

  半夏有良好的降逆止嘔功效,可用於多種嘔吐症候,在使用時應根據不同的症狀而予以不同的配伍。如治胃寒嘔吐,可配合生薑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熱嘔吐可配合黃連、竹茹等藥;治妊娠嘔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虛嘔吐,可配人蔘、白蜜同用。

  治療失眠。

  半夏治失眠遠勝於酸棗仁和夜交藤合歡花之類。

  半夏的禁忌

  一切血證及陰虛燥咳、津傷口渴者忌服。

  半夏的食用方法

  半夏瀉心湯

  出處:

  《傷寒雜病論》

  分類:

  和解劑,調和腸胃

  組成:

  半夏***15克***,黃芩***9克***,乾薑***9克***,人蔘***9克***,炙甘草***9克***,黃連***3克***,大棗***4枚***。

  方訣:

  半夏瀉心參芩連,乾薑草棗一併添;寒熱互結心下痞,和胃降逆病自痊。

  功用:

  寒熱平調,消痞散結。

  主治:

  寒熱錯雜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本方常用於急慢性胃腸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屬中氣虛弱,寒熱互結者。***

  半夏粥

  主料:稻米100克。

  輔料:半夏6克,黃芩6克,乾薑5克,甘草5克,人蔘5克,棗***幹***10克。

  調料:白砂糖20克。

  做法:

  ***1***將以上半夏、黃苓、乾薑、炙甘草、黃連、人蔘、大棗,一同放入藥罐內;

  ***2***加入適量清水煎煮20分鐘後去渣留汁;

  ***3***將大米洗乾淨後置於鍋內,倒入煎好的藥汁及適量清水;

  ***4***用武火煮30分鐘後,加入白糖即成。

  半夏白朮天麻湯

  組成:半夏9克,白朮12克、天麻6克、陳皮6克、茯苓15克、甘草3克、生薑2片、大棗3個。

  主治:高脂血症引起的脾胃氣虛、痰涎內停、虛風上攪,以致頭眩眼黑、噁心煩悶、氣促上喘、心神不安、目不敢開、頭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麻木、不能安睡等。

  用法:日服一劑,每劑水煎2次,合併2次煎液,300——400毫升,分2次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