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寒如何調理體寒的調理方法

  我們知道,體寒的人是比較怕冷,可能在炎熱的夏天,也要穿著厚厚的衣服。那麼長期體寒如果不調理會引起哪些疾病呢?體寒的人該如何調理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體寒的調理方法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長期體寒會引起的疾病

  1.眩暈、耳鳴、嘔吐

  伴有眩暈和耳鳴症狀的美尼爾氏綜合徵,通常會在疲勞、睡眠不足以及壓力大的時候發作。這種狀態下,新陳代謝的“出”的過程會首先遇到阻礙,導致排尿不暢,從而使水分滯留在體內。因此,美尼爾氏綜合徵才會伴有嘔吐的症狀。這是身體為了排出胃液這種水分,減少體內水分總量和內耳淋巴液的反應。

  也就是說,出現眩暈、耳鳴、美尼爾氏綜合徵、突發性聽覺不靈、嘔吐等症狀的人都是那些平日裡飲用過多的水、茶或冷飲,攝入過多水分,以及那些因體寒導致水分代謝變差的人。

  2.青光眼

  如果清潔眼內水晶體的房水過多,眼球就會向前突出,並且眼壓會上升。輕輕閉上雙眼,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輕按眼瞼,如果感覺比較硬,就代表眼壓高。

  由於青光眼屬於水毒症,所以從“冷”、“水”、“痛”的關係來看,會引起眼角疼痛和頭痛,身體為排出水分還會壓迫視神經導致失明,因此應特別注意。

  不用說,青光眼也是平時水分攝入過度和體寒的人比較容易中招。

  每天一到兩次,用浸了熱水的毛巾敷眼,在以眼睛為中心的臉部敷上5分鐘,這樣做通常能夠改善青光眼。熱敷後如果再進行1分鐘左右的冷敷並反覆交替此過程***熱→冷→熱……以冷敷結束***,則效果更佳。

  3.疼痛

  頭痛、腰痛、關節痛、神經痛、風溼痛等“疼痛”,經常會隨著體寒出現。而這些疼痛在通過洗澡、桑拿或熱敷使身體暖和起來之後,基本都會減輕。

  另外,有時疼痛的部位會發熱,這也是身體本身試圖通過發熱變暖緩解疼痛的表現。

  4.腸胃炎

  前面已經講過,腹部著涼會引起腹痛,並會導致腹瀉***水狀便***,“冷”、“水”、“痛”是相互關聯的。

  所以,食用過多涼的飲料和食物,或者睡覺時腹部著涼,就很容易腹痛和腹瀉。患有體寒症的人會經常腹痛,且容易伴有腹瀉或溏便。

  5.過敏症

  身體出現過敏的症狀,像結膜炎***眼淚***、鼻炎***打噴嚏和流鼻涕***、哮喘***水狀痰***、皮炎***溼疹***、腸炎***腹瀉***,都是為了排出多餘水分來溫暖身體而出現的反應。近年來日本過敏患者數量急劇增加,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低體溫***體寒***。

  西醫認為花粉、室內灰塵、黴菌、牛奶、青花魚、蛋清這類物質是過敏原***引起過敏的物質,即抗原***,但其實它們只是誘因,而不是原因。

  體寒的調理方法

  一、加強體育鍛煉

  特別是哪些經常坐著不動或者經常站立的人,一定要重視工間操,平時多做一些手足和腰部的活動,來加強血液迴圈。

  二、注意飲食

  我們平時不妨多吃一些具有性屬溫熱的食品,這樣來提高自己身體的體耐寒力。常見的食物有,牛、羊、狗、雞肉,大蒜、辣椒、生薑、圓蔥、山藥、桂圓等。

  三、菜譜三款

  1、薑絲爆羊肉

  羊肉切薄片。生薑切細絲。

  鍋內加油少許,起旺火,待油冒清煙時,入花椒、八角,炸出香味,入薑絲略炒,加入羊肉片翻炒,加入鹽、味精,出鍋時淋麻油即可。

  2、大棗枸杞羊肉湯

  羊肉切八分大塊,在開水鍋中氽出血水備用。大棗和枸杞洗淨備用。

  鍋內加水,放入羊肉,蔥姜大料同煮。煮半熟時,加入大棗、枸杞和鹽,再煮,煮熟即可。如果不喜歡羊肉的羶味,可以與大棗同時加入桔子皮一兩片,即可減輕羶味。

  3、三香辣椒

  紅辣椒***根據自己吃辣的程度,選擇辣椒品種***,在爐火上烤乾至接近焦;花生米,炒熟至酥脆***芝麻也可***;大蔥在爐火上烤至外層焦糊,剝去外層。

  四、體寒芳香精油調理妙方

  除以上鍛鍊和食療的方法外,還可以用精油調理體寒。如黑胡椒、當歸、肉桂、茴香、姜、茉莉、天竺葵等精油可以調理宮寒問題,效果非常棒,用檸檬、杜鬆、迷迭香、葡萄柚等可以調理迴圈問題,改變末梢迴圈不良引起的體寒,效果也非常棒。

  調理體寒的食物

  1.棗

  紅棗是自古以來補氣養血的最佳食物之一。其性溫味甘,有健脾補血的功效,長期食用可使面部紅潤、駐顏美容。紅棗可以熬粥、做糕點、煮湯、泡茶等。一次吃3—5顆為宜,不要超過10顆,血糖高、便祕的女性要少吃。

  2.紅花

  紅花自古以來都是養血養顏的佳品,古代宮廷常採用紅花素浸入澱粉中做胭脂,其養顏補血功效“可見一斑”,而紅花配合枸杞、桂圓一起泡茶,能夠起到很好養氣補血的效果。

  3.桂圓、枸杞

  桂圓是補血益心的佳果,春天也是補血養生的最佳時期。將2—5顆桂圓和米一起,小火熬上幾十分鐘,長期食用能使女人氣血充足、容光煥發。枸杞也能極好滋補,5—8顆枸杞用熱水泡茶,能養肝、抗衰老、防皺紋。

  4.動物肝臟

  中醫認為,春季是最適合養肝的時節,此時多加調養,氣色想不好都難。動物肝臟含有豐富的鐵,是最理想的補血食物之一。可以滷製、爆炒、煮湯,建議和綠色蔬菜搭配。年輕女性一週吃2—3次即可,每次10—30克,50歲以上的女性最好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