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思維的經典案例_網際網路思維的案例分析

  網際網路思維是指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的精神、價值、技術、方法、規則、機會來指導、處理、創新、工作的思想。世界公僕領袖“聯誼會公僕”、“全球大同”的作者彭友指出全球已進入網際網路時代,我思獻人人、人人助我思的網際網路思維順勢而生。以往有很多不錯網際網路思維成功的案例,值得我們去參考去學習。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網際網路思維的經典案例,歡迎閱讀!

  網際網路思維的經典案例1

  林紅所經營的金麥兜食品公司,其實是以創意麵食為主,主要分三方面:是兒童健康創意主食、功能性健康食品、家常精品麵食。

  每個人見到她們的創意麵食,首先都給它的可愛造型吸引住,如果品嚐一口,也會深深被其獨特的味道所吸引。

  花樣麵食主要是為吸引孩子吃飯的,林紅說花色是用的是純天然的蔬菜汁水果汁做的,沒有色素。用雞蛋植物油和麵粉製作的喜餅非常好吃,餅一出鍋,香一條街,不加任何防腐劑,常溫下放一個月不帶壞的。

  如今她認準了,社群,才是最大的消費群體,只要你品質高,價格合理,不怕他不找你。那是快消品的屢次回頭客呀!而金麥兜做的呢,不是消費者廚房的概念,也不是保姆的概念。金麥兜做的是健康食品三分鐘的概念。

  網際網路思維的經典案例2

  說起小米,大家一定不會陌生,簡單補充一下背景知識:小米公司是2010年4月份成立的年輕公司,他的第一款手機是2011年8月釋出的,創業不到4年時間,年銷售額做到280億元人民幣,公司估值已超過100億美元。

  更令人不解的是,小米幾乎“零投入”的營銷模式,通過論壇、微博、微信等社會化營銷模式,凝聚起粉絲的力量,把小米快速打造為“知名品牌”。

  小米創業不到4年,在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上嘗試著顛覆,也漸漸地形成一套自己獨特的理論,比如雷軍的“小餐館理論”,即最成功的老闆是小餐館的老闆,因為每一個客戶都是朋友,再比如網際網路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再比如,不計成本地做最好產品,讓使用者尖叫。

  雷軍稱,“網際網路思維”就是專注、極致、口碑、快。他曾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我們做的根本不是手機,而是用網際網路的方式做傳統產業。”

  看看今天的小米,據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HS Technology公佈的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慧手機銷量報告,小米公司以1420萬臺銷量、1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

  國際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 與4月30日釋出了最新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報告, 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了17%,總計達到1.1億部。在這一季度,小米以1400萬部手機的出貨量,佔據了13%的市場份額,繼續保持中國市場第一位置,蘋果以12%的市場份額緊跟其後,華為以10%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三。

  網際網路思維的經典案例3

  可以說,慶豐包子鋪之前幾乎完全處於人們的主要視線之外,至少從來沒有成為一個聚焦點,但的光臨讓慶豐包子鋪在2013年的冬天燒起了一把熱情的火焰。

  1948年首創之後,慶豐包子一直聲名不顯,但2013年12月28日之後,由於被賦予了特殊意義,慶豐包子成為了現下最火爆的就餐首選,21元一位的套餐成為其標配。

  火爆之後,慶豐包子鋪就從各種渠道接到了不少加盟的諮詢和申請,根據慶豐包子鋪官方網站提供的加盟要求,在與加盟者簽訂特許經營合同時,需要加盟者交納32萬元,其中包括一次性加盟費10萬元,保證金16萬元,首年權益金6萬元,另外,以後每年交費6萬元。

  加盟門檻確實不低,但卻阻擋不了投資者的熱情,據媒體報道,從2013年12月30日上午9點開始,北京老字號慶豐包子鋪的加盟電話一直處於忙碌狀態。

  網際網路思維的經典案例4

  樂視網副總裁樑軍曾在網際網路大會上表示,樂視超級電視激活了電視行業的網際網路基因。。“超級電視最核心的在於我們對於硬體產品結合了網際網路以後,它的理念發生了變化。所以,我們是一個完全以使用者來驅動的產品理念。”

  自2013年初,樂視盒子C1開售以來,樂視TV智慧終端總銷量突破120萬臺,其中超級電視銷量30萬臺左右,遠超預期。今年1月15日,樂視TV在京正式釋出全球首款全體感智慧電視UI系統——LetvUI3.0,助力超大螢幕智慧電視市場。

  樂視TV在京宣佈,2014年樂視超級電視銷量已突破150萬臺,提前一個月完成年度銷量目標,2015年超級電視銷量目標為300萬-400萬臺,到明年底超級電視保有量至少突破500萬臺。超級電視的成功標誌著產業鏈垂直整合的成功,超級電視的模式完全可以複製到其他智慧終端中。

  網際網路思維的經典案例5

  順豐的“資料中心繫統”自主研發,有著多達2000多人的團隊在開發和運營。

  當用戶拔打客服電話時,訂單資料就已開始進入資料庫。順豐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對快遞包裹資訊進行實時監控及管理 ,實現物流、資訊流、人流、現金流的縫對接和快速週轉。順豐認為自己,其實是一個大資料公司。

>>>下一頁更多網際網路思維的經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