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的藥用功效

  現在,越來越多的MM傾心於物美價廉的絲瓜水,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有祛風,通絡,活血,下乳的功效。用於治療痺痛拘攣、胸脅脹痛、乳汁不通,乳癰腫痛。

  1、治乳少不通:絲瓜絡30克,無花果60克。燉豬蹄或豬肉服。

  2、治痰多咳嗽方***《攝生眾妙方》***:絲瓜絡,用法,以之燒存性為末,棗肉為丸,溫酒送服。

  3、胸脅疼痛:絲瓜絡、白芍、延胡索各15克,橘絡10克,鬱金10克,薤白12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4、關節痛:絲瓜絡15克,忍冬藤20克,威靈仙12克,雞血藤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連用14天。

  5、坐骨神經痛:絲瓜絡15克,秦艽10克,羌活6克,紅花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6、半身不遂:絲瓜絡、懷牛膝各15克,桑枝、黃芪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7、子宮脫垂:絲瓜絡48克,炙黃芪25克。研末混勻,水泛為丸。每次6克,每日兩次,用白酒送服,7天為一療程。

  8、乳腺炎:絲瓜絡50克,蒲公英25克,研末,用醋調勻後敷患處,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兩次。

  9、咳嗽痰多:絲瓜絡、橘絡、桔梗各15克。研末混勻,蜂蜜為丸。每次6克,每日兩次,溫開水送服。

  10、治溼疹:絲瓜絡60克。水煎,薰洗患處。

  11、治水腫,腹水:絲瓜絡60克。水煎服。

  12、治經事不行:絲瓜絡***煅,研***,每15克,酒下。

  13、治小腸氣痛,繞臍衝心:絲瓜絡,燒存性研末。每服三錢,熱酒調下。

  14、治尿道炎:絲瓜絡水煎,加蜜少許內服。

  15、治慢性腰痛:絲瓜絡切碎,焙成焦黃,研末,每日1個,分2次服,加黃酒少許沖服。

  絲瓜的簡介

  別名:天絲瓜、天羅、蜜瓜、布瓜、天吊瓜、純陽瓜、倒陽菜、水瓜、絮瓜、縑瓜、蠻瓜、綿瓜

  禁忌人群:孕婦、體虛內寒、腹瀉者慎食。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宜月經不調者,身體疲乏、痰喘咳嗽、產後乳汁不通的婦女。

  基本介紹:絲瓜為葫蘆科攀援草本植物,以成熟果實、果絡、葉、藤、根及種子入藥。它起源於熱帶亞洲,原產於印度尼西亞***另有一說,原產印度***。大約在宋朝時傳入中國,成為人們常吃。的蔬菜。目前,供蔬菜用的絲瓜主要有兩種,即普通絲瓜和有稜絲瓜。前者大江南北均有栽培,後者主要在華南栽培。絲瓜的藥用價值很高,全身都可入。絲瓜所含各類營養在瓜類食物中較高,所含皁甙類物質、絲瓜苦味質、黏液質、木膠、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擾素等特殊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成熟時裡面的網狀纖維稱絲瓜絡,可代替海綿用作洗刷灶具及傢俱;還可供藥用,有清涼、利尿、活血、通經、解毒之效。

  功效與作用:1.潤膚美白保護面板,消除斑塊,防止面板老化,是面板細嫩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絲瓜藤和莖的液汁既有保持面板彈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皺,因此絲瓜有“美人水”之稱。2.健腦有利於小兒大腦發育及中老年人大腦健康,而且絲瓜提取物對乙型腦炎病毒有明顯的預防作用。3.活血通絡有止咳化痰、涼血解毒的作用。外用可以止血消炎、女性多吃對調理月經有幫助。4.解毒消腫絲瓜藤味苦性涼,有通筋活絡,祛咳鎮痰的作用。絲瓜絡味甘性平,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作用。

  營養價值:1.抗壞血病絲瓜中維生素C含量較高,可用於抗壞血病及預防各種維生素C缺乏症。2.健腦美容由於絲瓜中維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於小兒大腦發育及中老年人大腦健康;絲瓜藤莖的汁液具有保持面板彈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皺。3.抗病毒、抗過敏絲瓜提取物對乙型腦炎病毒有明顯預防作用,在絲瓜組織培養液中還提取到一種具抗過敏性物質瀉根醇酸,其有很強的抗過敏作用。

  選購:無論挑選普通絲瓜還是有稜絲瓜,都應該選擇頭尾粗細均勻的。挑選有稜絲瓜時候,要注意其褶皺間隔是否均勻,越均勻越甜,表皮為嫩綠色或淡綠色,若皮色枯黃或瓜皮幹皺或瓜體腫大且區域性有斑點和凹陷,則該瓜過熟而不能食用。另外,可把絲瓜拿在手裡掂量掂量,感覺整條瓜要有彈性,手指稍微用力一捏,如果感覺到硬硬的,最好不要買,硬的絲瓜可能就是苦的。

  儲存:不要洗,用塑料袋裝好,袋上留幾個小孔,平放在通風口地上,室內有點溼更好,儘量不要層疊,可放半月;塑料袋裝好放冰箱也可放一星期;絲瓜也能晒乾儲存,趁嫩的時候切片即可晾晒。

  食用方法:1. 絲瓜性寒滑,多食易致洩瀉;不可生食,可烹食,煎湯服;或搗汁塗敷患處。2. 絲瓜汁水豐富,宜現切現做,以免營養成分隨汁水流走。3. 烹製絲瓜時應注意儘量保持清淡,油要少用,可色稀芡,用味精或胡椒粉提味,這樣才能顯示絲瓜香嫩爽口的特點。4. 絲瓜的味道清甜,烹煮時不宜加醬油和豆瓣醬等口味較重的醬料,以免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