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板書設計

  《觀潮》選自南宋周密的筆記小說《武林舊事·卷三》,反映了南宋時每年八月十八日前後,錢塘潮到來時,杭州人弄潮觀潮的舊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課文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3.繼續練習給課文分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教學重點

  1.有關字的教學。“鎮”、“罩”、“逐”、“顫”、“漲”等翹舌音的讀音;“屹”和“昂”的字形分析。強調字的書寫規範。

  2.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如:“奇觀”、“橫臥”、“沸騰”、“橫貫”、“浩浩蕩蕩”、“山崩地裂”。

  3.重點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敘,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錢塘江大潮》教學資料帶一盤、小黑板兩塊。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啟發談話

  1.教師板書課題,問:“今天我們學習第13課,同學們讀課題。“潮”指的是什麼?***錢塘江大潮***“觀”是什麼意思?***看***學生解題目。

  2.教師簡介錢塘潮。

  錢塘潮是浙江省杭州灣錢塘江口的湧潮,也叫“海寧潮”。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在海寧縣所見到的大潮最為壯觀。因錢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寬內窄,外深內淺,潮波傳播時受到約束而形成。景象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令人讚歎不已。因此自古以來,錢塘江大潮被稱為天下奇觀。板書:奇觀。

  3.請同學們開啟書,看書上的什麼地方寫“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第1自然段***

  4.指導學生讀第1自然段,重點讀出“天下奇觀”這四個字。

  5.教師問:為什麼稱它為天下奇觀呢?

  二、初讀課文,將課文分段

  1.學生自己小聲地讀課文,要求讀準帶拼音的字的讀音。

  2.教師出示預先寫好生字的小黑板,讓學生讀,初識生字,讀準字音。

  3.請一個學生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他***她***讀的字音是否正確,並劃出自然段。***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

  4.請5個同學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用“‖”將課文分段。***全文可分四段。***

  學生說分段理由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第二段***第2自然段***:介紹潮來之前的景象。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之後的景象。

  5.學生按分好的四段再讀課文。

  三、重點講第三段,體會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教師說:“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是因為潮來之時,景象雄偉壯觀,使人為之驚歎、讚歎不已,那麼,作者又是怎樣將這一大潮的壯觀景象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呢?請同學讀第三段。”

  1.一個學生讀第3段,其他同學想:大潮是從哪個方向來的?

  2.教師讀這段,學生用“”劃出描寫潮來之時的情景的句子。

  ***1***“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這句寫的是什麼?***聽到的聲音***聲音好像悶雷滾動,說明了什麼?***未見其影,先聞其聲,並且聲音特別大。***

  教師指導讀這句。重點讀出“隆隆的”、“悶雷滾動”兩個詞。

  ***2***此時江面有何變化?***江面還是風平浪靜***未見潮水,先聞其聲,因為什麼?***因為聲音的速度比水的速度傳播得快。***

  ***3***這時聲音越來越大,***板書:越來越大***江面上怎麼了?***學生讀,回答: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水天相接”是什麼意思?***潮水和天空相接的地方,即地平線。教師告訴學生這是人們在地球表面向水平方向所能看到的最遠的地方。***為什麼作者能看到?***觀察***

  ***4***這是作者在什麼地方聽到的,看到的呢?***教師板書:遠處***

  ***5***教師問:在潮來之時,作者聽到了什麼,又看到了什麼呢?***學生看板書回答***

  ***6***教師問:這時人們的情緒是怎樣的呢?***當人們聽到93“隆隆聲”時,人聲鼎沸,當人們看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一條白線時,人們又沸騰起來。***“人聲鼎沸”是什麼意思?在這裡如何理解?“沸騰”什麼意思?***形容人們情緒十分高漲。******7***教師出示小黑板。***上面寫著課後練習3的第***3***小題***請學生讀讀,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學生理解***教師問:“去掉”“水天相接”一詞好不好?為什麼?把“沸騰”一詞換成“高興”行不行?為什麼?***學生討論***學生有語氣地讀這句話。

  ***8***那條白線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請同學讀第4自然段,找出描寫大潮壯觀的詞句。

  ***9***教師出示小黑板。***上面事先寫好課後練習第3題的第***4***小題***理解“橫貫”一詞。***橫貫是橫著過來,在這裡指大潮佔滿江面,迅速奔湧而過***從這詞中說明了什麼?***潮水氣勢雄偉***可見這大潮之奇啊!

  教師指導學生讀這句,重點讀出“橫貫”一詞。

  ***10***再近些,我們又看見什麼了?***學生答後教師出示句子,讓學生比較理解。***

  通過比較,知道第2句比第1句寫得具體形象。“城牆”一詞表現出潮湧之壯觀。

  教師再出示第3句話,和第2句再比較。

  “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

  學生比較後認為第3句寫得更好,寫出了潮湧的來勢凶猛,潮頭很高,“兩丈多高”同時點出了雄偉壯觀的景象。教師說:“同學們,你們說這錢塘江大潮‘奇’不‘奇’呀?”***教師指板書:奇觀***

  ***11***學生讀後一句,用上述比較句子的方法比較下列句子。

  教師問:“浩浩蕩蕩”是什麼意思?***氣勢雄偉壯大,在這裡指水勢浩大。***

  學生讀這句,想象當時的景象。

  ***12***這時,聲音就更大了,看看這句中的哪些詞寫出聲音很大?***學生答教師板書:山崩地裂***

  ***13***學生再讀這句,讀出水勢浩大,聲音極大。

  3.學生看錄相,邊看邊用書上的語言描繪情景。

  4.學生有聲有色地讀第3段。

  四、總結作者有順序,有特點的觀察方法

  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把聽到的聲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展現了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壯麗圖景。這是留心觀察的結果。

  五、佈置作業

  預習第2段和第4段,想想潮來之前和潮後的情景是怎樣的。試背第3大段。

  第二課時

  一、繼續講讀

  ***一***講讀第2段。

  教師問:“作者是站在什麼地方目睹這一切的?”

  學生讀第2段。***學生讀後回答:在海寧縣鹽官鎮的海塘大堤上。***

  教師問:“江潮還沒有來,作者看到了什麼?”***學生答***“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這句中“橫臥”一詞是什麼意思?它寫出了什麼?***江面非常寬闊***教師告訴學生同時也點明瞭“我”所在的地理位置。

  “越往東越寬”這寫出了錢塘江的什麼?***地形***教師告訴學生這種特殊的地形對錢塘江大潮的形成有決定作用。

  教師:岸上的景象如何?“早已人山人海”說明什麼?“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說明人們這時的心情怎樣?***急迫、興奮***

  學生讀第2段,讀出江面的寬闊和人們的興奮、急迫的心情。

  ***二***潮後又是怎樣的景色呢?

  1.“霎時”說明什麼?

  2.“餘波還在漫天卷地地湧來”說明什麼?***說明潮來時的氣勢之大。***

  3.什麼時候,江面平靜了下來?***過了好久***又從中知道什麼了?***餘波持續的時間很長。***

  4.學生齊讀最後一句,想:這句主要說的是什麼意思?***這是從水量很大講江潮的壯觀。***

  5.學生有語氣地讀第4段。

  二、最後總結全文,有感情朗讀

  1.學生從頭至尾看《錢塘江大潮》的錄音,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學生齊讀第一段,重點讀“天下奇觀”。

  3.學生有語氣地朗讀全文,想:為什麼稱錢塘江大潮為“天下奇觀”?我們應向作者學什麼?

  三、佈置作業

  1.認真讀課文。

  2.自學生字新詞,找出易錯較難記的字。

  第三課時

  一、學習本課生字,讀準字音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生字。重點讀“鎮、罩、逐、顫、漲”等翹舌音。其中“漲”讀***zhǎng***,不讀***zhàng***,要特別注意。“昂”讀***áng***,千萬不要讀成***yáng***。學生反覆讀生字。鞏固生字的讀音。

  二、抓重點,分析字形

  1.“屹”:這個字是什麼結構的字,右半部與“氣”有何不同?

  2.“若”:這個字讀***ruò***,是上下結構的字,下邊是“右”而不是“古”。切不可把“丿”寫成“丨”。

  共四筆寫成。

  4.“復”:這個字與“夏”作比較,區別記憶。

  三、個別字,注意書寫

  下面的字,教師指導學生按田字格規範書寫。

  四、認讀課後“讀讀寫寫”詞語

  五、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並寫在課堂練習本上

  屹立、籠罩、山崩地裂、浩浩蕩蕩、沸騰

  六、用上面的詞語造句。每詞造一句

  1.屹立——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屹立在天安門廣場中央。

  2.籠罩——高高的白塔籠罩在濛濛的霧氣裡,顯得是那麼朦朧。

  3.山崩地裂——浪潮洶湧奔騰而來,聲音好似山崩地裂。

  4.浩浩蕩蕩——海、陸、空三軍儀仗隊浩浩蕩蕩走過主席臺,頓時主席臺上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5.沸騰——當聽到裁判宣佈中國隊獲這次比賽第一名時,整個會場頓時沸騰起來,歡呼聲響成一片。

  七、背誦課文第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