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四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範文

  為了培養學生檢驗應用題的解答的技巧和習慣,特此制定春季四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自然數和整數,掌握十進位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含有三級的多位數。

  2、使學生理解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係。

  3、使學生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整數口算、筆算的熟練程度。

  4、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法和減法的筆算和簡單口算。

  5、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資料整理的方法,以及簡單的統計圖表;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的平均數。

  6、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比較熟練地計算一般的三步式題,會使用小括號,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文字題。

  7、使學生會解答一些數量關係稍複雜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並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初步學會檢驗的方法。

  8、結合有關內容,進下培養學生檢驗的好習慣,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和唯物辯證觀點的啟蒙教育

  二、過程與方法

  1 . 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措施:

  1. 加強思想教育、學習目的性教育,使學生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

  2. 以學生為主體,提倡啟發式教學,注重嘗試教學,Ji發學生求知慾。

  3. 重視抓課堂教學改革,採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要求作業在課堂上完成,並及時反饋。

  4. 做好後進生的輔導工作,實施“課內補課”的方法,組織互幫互學。

  5.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

  6. 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8. 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小學五年級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一、教學要求:

  1.結合本冊教學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生整數、小數四則運算的熟練程度。

  2.使學生學會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會看和製作簡單的統計表,通過有說服力的資料和統計材料,使學生受到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學會較複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3.較複雜平均數的求法。

  4.使學生認識常用體積和容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數、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夠進行簡單的名數改定。

  5.使學生知道體積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會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

  6.使學生掌握約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徵;會分解質因數;會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

  7.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進行假分數、帶分數、整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8.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

  二、教學措施:

  1.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2、加強對比訓練和遷移能力的培養。

  3.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4、加強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5.加強估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6.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7、加強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