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報告的寫法和技巧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開題報告的寫法。那麼什麼又是開題報告呢?開題報告,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准的選題計劃。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應該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準備如何等問題 ,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

  開題報告格式

  1、介紹一下開題報告的常見格式:

  課題名稱開題報告***宋體,三號,加粗***

  簡要描述課題概況,主要描述課題要完成的目標。***宋體,小四,150字以內***

  一、課題研究背景***宋體,四號,加粗***

  ***一***工程概況***宋體,小四號***

  主要描述工程的具體名稱,位置建設單位,規模,技術經濟引數等。***宋體,小四,300字左右***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宋體,小四號***

  主要描述課題研究對工程有何用途,及對本人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有何意義。***宋體,小四,200字左右***

  二、課題研究內容***宋體,四號,加粗***

  ***一***研究的主要內容***宋體,小四號***

  主要描述課題研究哪些內容,或進行哪些專案的設計或計算。***宋體,小四,300字左右***

  ***二***課題的研究目標***宋體,小四號***

  本專案的研究目標是:***描述具體目標******宋體,小四,100字左右***

  ***三***預期成果形式***宋體,小四號***

  施工組織設計文字、計算書、設計說明、或圖紙等,結合課題自選。

  三、研究步驟及使用的關鍵技術***宋體,四號,加粗***

  ***一***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如下:

  200×年×月-200×年×月,具體任務1

  200×年×月-200×年×月,具體任務2

  200×年×月-200×年×月,具體任務3

  ***二***關鍵技術

  描述完成課題使用的關鍵技術。***宋體,小四,100字左右***

  四、課題研究價值***宋體,四號,加粗***

  ***一***創新點

  描述課題的創新點。***宋體,小四,60字左右***

  ***二***應用價值

  描述課題的應用價值。***宋體,小四,100字左右***

  五、研究條件***宋體,四號,加粗***

  描述課題的具體研究條件,如基礎資料情況,已經掌握了課題研究需要的知識或技能,指導老師的情況等。***宋體,小四,200字左右***

  六、參考文獻***宋體,四號,加粗***

  1、《××××》,作者名稱,××出版社,***年第*版

  2、《××××》,作者名稱,××出版社,***年第*版

  寫開題報告的技巧

  一、如何選擇問題

  大體上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劃定一個“興趣範圍”,如半導體產業、資訊產業、農村醫療、高等教育體制等,廣泛瀏覽相關的媒體報道、政府文獻和學術文章,找到其中的“癥結”或“熱點”。

  第二步,總結以往的研究者大體從哪些理論視角來分析“癥結”或“熱點”、運用了哪些理論工具,如公共財政的視角、社會衝突正規化等。

  第三步,考察問題的可研究性,也就是我們自己的研究空間和研究的可行性。例如,西方的理論是否無法解釋中國的問題?或者同一個問題能否用不同的理論來解釋?或者理論本身的前提假設、邏輯推演是否存在缺陷?通過回答這些問題,我們找到自己研究的立足點。不過還要注意我們研究在規定的一到兩年時間內,是否可能完成?資料獲取是否可行?等等。

  二、如何陳述問題

  陳述問題實質上就是凝練核心觀點的過程。觀點應當來自對現實問題的思考和總結,而不是為了套理論而“削足適履”。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充滿動態的、豐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當的術語、準確的邏輯表述出來呢?雄心勃勃的初學者往往提出巨集偉的概念或框架,但我的建議是儘可能縮小研究範圍、明確研究物件,從而理清物件的記憶體邏輯,保證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規範的學術論文。如“中國半導體產業政策研究”就是一個非常含糊的陳述,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收縮話題:

  *** 1 ***時間:從 1980 年到 2000 年;

  *** 2 ***物件:政府的叛亂者和決策行為,而不是市場、企業、治理結構等;

  *** 3 ***視角:政治和政府理論中的精英研究;

  *** 4 ***案例: 908 工程、 909 工程、 13 號檔案和《電子振興》,這是發生在 1980 - 2000 年間半導體政策領域的兩個重大工程和兩個重要檔案。通過這樣的明確界定,我們將目光集中在“政策過程”、“精英”、“共識”幾個顯而易見的概念上,問題也就水落石出了。同時,問題清楚了,我們在篩選資訊和資料時也就有了明確的標準,在這個“資訊冗餘”的時代,能夠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三、 如何做文獻綜述

  技巧一:瞄準主流。主流文獻,如該領域的核心期刊、經典著作、專職部門的研究報告、重要化合物的觀點和論述等,是做文獻綜述的“必修課”。而多數大眾媒體上的相關報道或言論,雖然多少有點價值,但時間精力所限,可以從簡。怎樣摸清該領域的主流呢?建議從以下幾條途徑入手:

  1、圖書館的中外學術期刊,找到一兩篇“經典”的文章後“順藤摸瓜”,留意它們的參考文獻。質量較高的學術文章,通常是不會忽略該領域的主流、經典文獻的。

  2、利用學校圖書館的“中國期刊網”、“外文期刊資料庫檢索”和外文過刊閱覽室,能夠查到一些較為早期的經典文獻。

  3、國家圖書館,有些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圖書,學校圖書館往往沒有收藏,但是國圖卻是一本不少***國內出版的所有圖書都要送繳國家圖書館***,不僅如此,國圖還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國政治和政府的外文書籍,從網際網路上可以輕鬆查詢到。

  技巧二:隨時整理,如對文獻進行分類,記錄文獻資訊和藏書地點。做博士論文的時間很長,有的文獻看過了當時不一定有用,事後想起來卻找不著了,所以有時記錄是很有必要的。同時,對於特別重要的文獻,不妨做一個讀書筆記,摘錄其中的重要觀點和論述。

  技巧三:要按照問題來組織文獻綜述。看過一些文獻以後,我們有很強烈的願望要把自己看到的東西都陳述出來,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洋洋灑灑,蔚為壯觀。彷彿一定要向讀者證明自己勞苦功高,但寫的多未必有用,反而會混亂。因此,在做文獻綜述時,頭腦時刻要清醒:我要解決什麼問題,人家是怎麼解決問題的,說的有沒有道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