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而有效的學習目標的制定

  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有一個確定的學習目標併為之努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這裡小編也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科學的學習目標。

  1 大目標的具體化

  公眾號的選單欄有一個目標牆,我做這個目標牆是想讓大家朝著一個確定的方向努力;也希望大家可以隨時來還願,從而讓目標牆給大家帶來激勵作用。但是最後目標牆的作用並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我慢慢通過目標牆發現很多小夥伴的目標是縹緲的,而目標對於實現夢想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因此我想先說說我認為的大目標應該如何制定。

  目標牆看到的常見目標有兩類:

  ①考上某某大學

  ②某某考試多少分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兩類目標有何想法,也許你會覺著這目標沒問題呀!甚至會給目標牆上寫著“一定要考浙大”的目標點一個贊。

  有夢想是很值得被點讚的,但是學姐想說目標不只是用來說說而已;目標的設立可以給你帶來方向和動力,而一個明確的方向對於實現夢想尤為重要,因此學會科學的設立目標也很重要。

  首先,上面這兩類目標有一個共同的問題:沒有目標實現期限。我知道對於設立目標的本人而言也許期限在內心很清楚,但是如果把期限寫在目標牆上,到期後去準時還願,豈不是更好;不然目標牆寫下的目標又有何意義呢?

  對於有些同學而言,也許根本沒有考慮過期限。如果一個目標沒有期限的設立,那這個目標便如同虛設。目標的期限可以給你帶來緊迫感,讓你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必須達到什麼目的,從而明白自己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付出什麼。

  其次,考上某某大學的目標對於很多同學是很抽象的。對於沒有親自去過某所大學,也許只是因為學校名氣不錯而想考某所大學,這個目標給人所帶來的激勵效果並不會很大;因為不是真正的瞭解,所以也很難真心的喜歡。

  以上並不是否認所有以名校為目標的同學,如果你內心真的對某所大學無比嚮往,那你的目標是會給你帶來無限動力;而你需要做的就是進一步讓目標具體化,比如需要多少分、省排名多少才可以進這個大學。

  這便引入了第二個目標型別:考多少分。這個目標如果只是說出總分,而不去具體化,那麼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將會大打折扣。

  網上總有一些逆襲雞湯文:200分逆襲到600分。很多同學看完此類文章會熱血沸騰,認為逆襲很容易。之後便不結合自身情況,定下目標:高考600分。

  然而這種不切實際的目標,也許連打擊你的可能性都沒有,因為你自己內心都不相信這會變成現實,而無法實現的目標慢慢的便會如同虛設。

  而學會讓目標具體化是非常關鍵的。總分600很寬泛的目標。真正具體的目標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對每一科進行分析,從而制定一個科學可行的目標。

  比如:目前成績:語文90分 數學80 英語100 物理45 化學50 生物45 總分:410分

  這個成績的提分空間是很大的,接下來你需要做的是分析自身情況。通過對自己能力極限的分析,瞭解自己每一科的極限,比如感覺自己語文再怎麼學極限也只能110分,如果總目標最後無法到達600,就需要看看其他科目是否還有提升空間,從而調整計劃***這個需要通過實踐去不斷完善目標→目標不是靜態的***。

  而光是制定每一科考多少分,還是不夠具體的。舉個例子:某同學數學40分,然後她直接將目標制定為數學130分。這樣的計劃制定對於這位同學來說是比較寬泛的,而且由於實現難度高,可能會在實現過程中打擊他的信心或者隨著時間流逝慢慢忘記這個目標***如同虛設***。

  因此,我們需要將目標進一步具體化,從數學40→130,需要會多少型別的題呢?一張試卷150分,想數學130,也許意味著選擇填空題最多隻能錯一個;壓軸題至少寫出第一問;不能有失誤……

  明白130分意味著什麼以後,便要開始分析自己還有多少不懂的東西,從而需要付出多少努力。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達成這個大目標,這便需要學會拆分大目標,通過制定並完成每一個小目標,從而實現大目標。

  旅遊景點樹自行車分割線

  2 小目標的制定

  第一期的寒假打卡活動我有特別強調過每日計劃的制定。而通過第一期的打卡活動和平時樹洞一些同學發的每日計劃,我發現很多同學制定計劃存在很大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這兩種計劃表的對比:

  我本人是不贊同左邊的計劃模板的。這類計劃存在以下缺點:

  ①某一任務沒有按時開始或完成,會導致下面的任務難以執行下去,從而容易讓人中途放棄。

  ②當正投入於某一學科的學習時,按計劃如果該學科學習時間已經到了;此時選擇換下一個任務繼續學習,將會導致好不容易集中的精力被打斷***學習效率大打折扣***。

  ③任務不具體,比如7:50看數學書,那麼在這段時間內看10頁數學書也是看,看1頁數學書也是看;但是兩者效率卻完全不同,而這類計劃對於拖延者而言簡直致命。

  通過以上闡述,我更贊同大家按右邊格式去做小目標***例如:每日計劃***

  為了讓大家更好理解右邊計劃模板的優點,我將用自身的學習經歷來說明。

  大一暑假,要考一個證。而這個證共有兩本書需要學習,計劃主攻網課進行學習,輔助課本 ;網課看完一節刷相應習題。然後開始選網課老師,並計算出共有多少節網課***如果是主攻課本,也可以算共有多少頁書或者多少節內容***,之後算距離考試還剩多少天。然後用總的網課數除以天數,得到每天最低任務量。開始制定計劃,然後施行。

  這個例子便是量化計劃,而這類計劃的好處是讓你非常明確的知道自己一天的任務量是多少,從而方向更加明確。

  不過這類計劃表也存在缺點,我通過不斷嘗試,也改良了一些缺陷。比如:如果只是單純的量化,對於拖延症患者而言可能一個量化目標可以拖到一天結束都無法完成,而且只是量化容易導致效率低下,很難集中精力在學習上。

  因此,學會在量化目標中加限制時間也尤為重要,比如:我考證時,知道自己一天要看幾節網課,但是由於沒有時間限制;我看網課總是走神,以至於總要倒退回去,這樣的效率真的很低。

  後來我為了解決走神這個問題,給自己規定,比如:一節網課1小時,那麼我要在40分鐘內看完***我看課一般2.0倍數,開始也是從1.25→1.5→2.0的,如果網課老師說話節奏不快,大家可以慢慢試著2.0聽課,這樣可以提高聽課效率,而且我發現倍數會讓我更加專注。***

  通過給自己在計劃中制定限制時間,從而讓自己效率提升了很多。因此大家可以試著把量化目標和時間結合起來,比如:刷一張數學試卷120分鐘;那就一動不動認真坐在書桌前120分鐘;看1頁書5分鐘,那就認真看五分鐘……

  通過量化與時間限制,從而變得更加專注!

  3 總結:目標是導航

  設立目標的本質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

  ①你的目標是什麼?***考多少分?省排名多少?單科成績為多少?***

  ②為了實現目標你應該做些什麼?***結合自身情況,你還有多少不懂的,從而你需要付出多少努力,需要懂多少知識點,做多少題?***

  ③你完成目標的期限是多少天?***短期週考、月考,在短期時間內的小目標下,你需要付出什麼?而距離高考還剩多少天?是否來得及提升,是否需要放棄一些期限內無法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