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如何提升學習動機

  在教學工作中如何提升學習動機呢?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很有必要的,學生聽課質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才會提高。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學工作中提升學習動機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學工作中提升學習動機的方法

  1.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

  下面想跟大家講講最著名的層次需要理論。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個等級組成的。由低到高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大家目前都能滿足生理需要,這是最重要的,最有力量的。如果對食物、水分、空氣、睡眠等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其他需要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安全的需要是指人們要求穩定、安全、受到保護、有秩序、免除恐懼和焦慮等等。如果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在擔心家裡的父母會不會吵架,或者老師會不會批評自己,而且對這些不安全因素的威脅無能為力,就沒有辦法安全學習。

  歸屬與愛的需要,是指一個人要求與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聯絡,如結交朋友、追求愛情、參加一個團體並在其中獲得某種地位等等。孩子們會參加學校社團,一方面是為了學習知識,一方面是希望有在團體中結交興趣愛好相同的朋友。

  尊重的需要是指自尊和希望受到別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滿足會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價值,使學生在生活中變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創造性。相反,缺乏自信會讓人感到自卑,沒有足夠的信心去處理面臨的問題。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很強,不服輸,就會促使他一直進步。

  最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們追求實現自己的能力或潛能,並使之完善化。有些學生追求一百分,就是為了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

  這五種需要都是人最基本的、與生俱來的需要,構成了不同的等級和水平,併成為激勵和指引個體行為的力量。

  馬斯洛認為,需要層次越低,力量越強,潛力越大。隨著需要層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應減弱。在高階需要出現之前,必須先滿足低階需要。只有在低階需要得到滿足或部分滿足之後,高階需要才可能出現。例如,當一個人飢腸轆轆,或者擔心安全而感到恐懼的時候,是不會追求歸屬或愛的需要的,因此高階需要出現的比較晚。自我實現的需要要到成人後才出現。

  影響到個體生存的需要叫做缺失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可能會威脅到生命。高階需要不是生存必須的,但是滿足這些生長需要可以讓人精力旺盛。滿足這些需要也需要比較好的社會、經濟條件。

  2.學生學習滿足了什麼需求

  之所以要花這麼長的時間探索需要,是因為,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當某種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它會推動人們去尋找滿足需要的物件,從而產生活動的動機。當需要推動人們去活動,並把活動指向某一個目標的時候,需要就成為人的動機。需要作為人的積極性的重要源泉,是激發人們進行各種活動的內部動力。剛才其實我們也提到了,交往需求、社會讚許需求、求知需求、成就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這些都會促使孩子去學習。

  3.如何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從而促進學習

  首先,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我想這一點不用我多說。現在的孩子們基本上都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王子小公主待遇。

  如果促進孩子們的生長需要來促進學習呢?

  第一, 設定合理的目標和誘因,促使學生去追求目標。

  我想各位家長都知道這個方法,每次考試,都為學生設立一個可以實現的,具體的小目標,比如數學成績提高五分,名次提高五名,語文默寫全對等等,然後設定小小的獎勵,比如去一次遊樂園,買一個孩子心儀已久的東西。請注意這個目標一定是可以實現,不要提出過分的要求,比如讓孩子一口氣進步100名,如果他覺得這個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自信心、自尊心都會受到打擊。也要注意獎勵也是可以兌現的,而且不要過於貴重,否則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被欺騙了。

  第二, 提高自我效能感。

  讓孩子對學習有所期待。

  我們可以通過剛才提到的方法一來一步步對孩子的學習行為進行強化,並且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如果學生開始期待學習進步,期待得到相應的獎勵。就會像一條一直想吃魚餌的小魚。有的孩子會相信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做作業就會取得好成績,這個是結果期待;有的孩子會判斷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個行為,比如,判斷自己是否能夠考到某個分數,判斷自己是否能獨立完成這個作業。這個就是自我效能感。我們要引導孩子能夠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清楚自己能做到什麼,然後設定相應的情境、目標,讓孩子能夠獲得成功,提高自我效能感。

  第三, 對學習成果正確歸因。

  學習成績的歸因非常重要。

  每當我們面對分數,無論是好是壞,都會做出一個分析。舉個例子,如果一次英語考試成績很不好,家長和孩子可能會把原因歸為自己學的不好,沒有努力,沒有學習英語的能力,或者平時不好好唸書——這些都是個人的因素;如果歸因為考試難度太大,運氣不好——這些就是與個人無關的外部因素。正確歸因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是外部因素導致結果不好而錯以為的個人因素,很可能會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相反,如果把個人因素歸為外部因素,很有可能會驕傲自大,或者不願意對學習負責任。同時又這些因素也有穩定性的區別,比如學習能力和任務難度是穩定的,如果考試難,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難的,如果你學習能力不夠,那麼每次考試都不會有太好的結果。而努力好運氣是不穩定的,這次運氣好,不一定下次運氣還好。這次考試努力了考好了,下次考試不努力依然會考差。家長和孩子要學會正確歸因,如果是因為個人因素成功,這種自豪和成就感會促使孩子繼續努力,如果是因為個人因素失敗,當孩子產生內疚或者羞愧情緒的時候,家長也不要過度批評,而是適當鼓勵,讓孩子重新擁有學習的信心。

  我們再來快速複習一下要點,首先是設定可實現的小目標和可兌現的小獎勵,一步步去完成。然後學會對自己的能力正確評估。正確判斷我們的成功或失敗是內部因素還是外部因素,最後,不僅僅依靠運氣,更要依靠努力!

  教學工作中提升學習動機的建議

  一是制定計劃。計劃要包括***1***確定一個適合的方式,比如說跑步、競走或者打球、游泳等等。***2***規定鍛鍊的頻率,每天跑步,一週打兩次球,遊兩次泳等等。***3***運動的時長,一個小時或者更久。當然,不可能每週都能嚴格按照計劃的方式完成,但是總體的運動量不應缺少。如果父母有事情這周沒有時間帶孩子去游泳或者打球,那麼可以多跑幾次步代替這一部分運動量。

  二是科學運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有一個初中的妹妹曾經自己默默減肥,結果因為過度節食,在升旗儀式上昏過去。當然這裡並不是說鼓勵小孩子們減肥,而是用這樣一個案例來說明運動、減肥等這些關於身體健康方面的知識的重要性。小孩子對於運動減肥的科學知識瞭解及其有限,很多都僅限於明星演員採訪中所講的節食節食減肥,對於科學的身體運動減肥知識卻知之甚少。此時,父母扮演的更應當是一個知識普及者和引導者的角色。當然,運動健身這個話題在成人之間也並未完全普及,但是這並不影響相關科學知識的獲取,家長可以藉助知乎、豆瓣等之類的網路平臺或者keep等等的專業健身app和孩子共同獲取科學專業的運動健康知識,也可以去買專業的運動健康書籍。一句話,小孩子因為愛美要減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亂減肥。

  三是父母互動。運動是一家人共同相處溝通的好時機。暑假,孩子們花去最多時間的很可能是手機平板電腦,實際與父母相處的時間並不多,也懶得和父母交流。而全家人一起運動意味著動感的親子互動。親子之間完成一項體育運動,不僅僅有利於交流感情,更會給家長提供更多的教育和交流機會。從運動中,關注孩子身心成長可以說是最直觀的一種方式了。也記得我小時候和我爸爸一起打羽毛球,因為我球技太差,打過去的球東倒西歪,那麼當時他也是旁敲側擊的告訴我,平時的打球不是比賽,只是為了打得愉快,鍛鍊身體,那麼就應該更多顧忌到對家的感受,打過去的球應當讓對方更好接,這樣對方才願意跟你繼續打下去。可能球技仍然為精進多少,但是這些小小的道理卻在我後來成長中許多不同的場合浮現,影響著我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些重要的選擇。

  四是堅持不懈。制訂好計劃就應當好好去實施。每週的運動量應當堅持完成。這也需要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努力。鍛鍊的堅持也是毅力的一種體現,身體素質同樣是一個人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假期所養成的鍛鍊習慣更應該延伸到學期中。俗話所,21天可以形成習慣,在暑假剩餘的時間中堅持下來,漸漸將運動健身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自然的習慣。

  激發學生體育學習動機的方法

  一、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社會對學生的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必須德、智、體、美全面健康發展。在初中教育中,體育教學作為其中一項重要的科目,能夠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健康發展,必須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因此,初中體育教學對學生成長十分重要。

  二、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

  1.學生缺乏對體育課程的重視

  就目前而言,初中生普遍缺乏對體育課程的重視,沒有明確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多數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缺乏端正的態度,不具備較強的體育學習動機,導致其體育學習成績不理想。

  2.教師缺乏較高的職業素質

  大多數學校的體育教師資歷較淺,缺乏豐富的教學經驗,對體育教學也缺乏正確的認識,其自身的職業素質水平也較低。並且,較多體育教師不具備端正的工作態度,導致其體育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提高。

  3.缺乏良好的教學條件及科學的目標設計

  大部分教師進行目標設計時缺乏全面、合乎實際的考慮,導致體育教學內容不夠規範。並且,,初中學校普遍缺乏先進的體育設施及形式豐富的體育活動,對學生的體育學習造成阻礙。

  三、激發初中生體育學習動機的相關措施

  1.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

  教師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為主,教師在必要的時候進行正確的指導。通過和諧課堂氛圍的構建,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在體育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

  2.引導學生明確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教師應使學生明確體育鍛煉對學生自身所具有的積極作用,告訴學生體育鍛煉是強身健體的有效途徑,學生必須加強鍛鍊,使自身體質得到增強。

  3.加強對學生的鼓勵與支援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鼓勵,針對表現較好的學生,鼓勵其往更高的目標發展,針對表現欠佳的學生,應鼓勵其克服困難,挑戰自我。通過對學生的適當鼓勵,增強學生體育學習的熱情及信心。

  總之,初中體育教學對學生健康成長十分重要,就學生的體育學習而言,學習動機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應採取有效的措施,增強學生體育學習的動機,從而有效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