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功學教學設計

  物理學科的特點之一是較抽象, 而初中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尚不完備,所以學好物理對初中生而言較為困難。關於八年級物理功教學設計怎麼做?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八年級物理功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八年級物理功教案***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含義、計算公式和單位,並會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思考,判斷在什麼情況下力對物體做了功,在什麼情況下沒有做功

  2、通過觀察、分析,得出功與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定量關係。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聯絡生活、生產實際激發求知慾,培養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興趣。

  2、通過討論,展示性交流,增強自信,學會合作的意識,追求學生和諧發展。

  教學重點:知道力學中“功”的含義 ;記住功的計算公式,會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知道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及不做功的三種情況。

  教學方法:觀察、討論、講授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籃球、多媒體課件

  八年級物理功教案***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師:用手指頂轉籃球的演示,告訴學生能不停的轉是由於對籃球做了功、旋轉的籃球有機械能。從而引出本章知識點---《功和機械能》 師:說出下列詞語中“功”的含義:大功告成、事半功倍---成效 師:那麼在力學上“做功”的含義是什麼?引出本節課--《功》

  二、新課教學

  1、物理學中的功

  ***1***用多媒體播放叉車托起物體的過程,介紹力學中的功,並直接給出力學中做功的概念: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學裡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2***用多媒體投影一組做功的例項讓學生加深對力做功的認識。並讓學生舉些做功的例子。

  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給出課本中兩幅做功的圖片讓學生討論分析得出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

  3、不做功的情況分析

  通過多媒體圖片,讓學生結合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分析得出不做功的三種情況:

  ***1***有力F的作用,但距離S=0 ***勞而無功***

  ***2***有距離S,但力F=0***不勞無功***

  ***3***有力F也有距離S,但F ⊥ S***垂直無功***

  隨堂練習***自由搶答***:

  ***a*** 女孩把一箱報刊搬起來。

  ***b*** 雖然司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汽車還是紋絲不動。 ***c***學生揹著書包在水平路面上勻速前進。

  ***d***運動員踢了足球一下,球在草地上滾動一段距離。***加深學生對做功和不做功的理解***

  4、功的計算

  ***1***功的大小: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有什麼關係?

  ***2***功的公式、單位。

  功的公式: W = F S

  功的單位是:“牛·米” 專業名稱為:“焦耳” 1J=1N·m

  ***3***例題:質量為50Kg雪橇上裝載了350Kg的貨物,一匹馬拉著它勻速運到3000m外的貨場。如果雪橇行進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馬運貨時做的功?***g取10N/Kg***

  三、課堂小結

  四、課堂練習: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舉重運動員舉著槓鈴不動,舉力做了功.

  ***2***人提著一重物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一段距離,提力對重物做了功.

  ***3***蘋果從樹上落下,重力對蘋果做了功.

  ***4***小球在光滑平面上移動一段距離,桌子的支援力對小球做了甲 乙 丙

  五、課後作業:課本64頁1、2、3題

  六、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