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最美麗的光輝隨筆

  人性中最美麗的光輝,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黃老師,我們分別已經將近半年了,這些日子,腦海裡總是不斷浮現出您慈祥的面容,想起那些和您在一起的日子。知道嗎?您教給我的知識,您人性中最美麗的光輝,正伴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漸行漸遠。黃老師,您最近可好?

  記憶中您總是穿著深色的休閒裝,不高的個子走起路來總是洋洋灑灑,自信十足。一副眼鏡架在高高的鼻樑上,微笑起來顯出深深的酒窩。每次和您打招呼,您都熱情地與我揮手致意,然後微微一笑,我的心裡總是像吃了蜜一樣甜。

  黃老師,您知道嗎?我總是慶幸自己是您的學生,您是學校的副校長,全校只帶我們一個班。那日開學,班主任驕傲地將您介紹給我們,告誡我們要珍惜師資條件,說您不僅是學校最優秀的語文老師,還是最優秀的“精神領袖。”我當時還懷有一絲不屑,可是後來,我終於被您折服,被您人性中的光輝深深折服。

  那是第一次習作,我費盡心思寫出來的文章最終得到了您的青睞,我幸運地成為了您的語文課代表,自那以後,與您接觸的機會也就多了。記得那日見您在辦公室裡臨摹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我立刻被您行雲流水般的字跡驚呆了,您說寫字就像做人,要實實在在,剛正不阿,來不得半點虛假。當您將您的文學部落格告訴我們時,我迫不及待地開啟網頁,我又一次被震驚了,部落格中一千多篇文章,篇篇點選量都超過了2000,其中有遊記,有詩篇,還有您正在續寫的小說,您在公告欄裡說寫作是一個不斷積累發現的過程,堅持下去,就能得到收穫。從那時開始,我也建立了自己的部落格,學您一樣,開始記錄下生活的點點滴滴。

  總是記得您上課時認真的態度。您總是拿著教案正步踱進教室,在黑板上寫下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然後開始您的課堂。你總是充滿激情地與我們交流,有時手舞足蹈,有時高談闊論,有時發表您個人的見解,抑揚頓挫的聲音在教室裡不斷迴盪。清楚得記得您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學壽鏡吾老先生架著眼鏡,拿著標尺,嚴肅的樣子,清楚得記得您讀《爸爸的花落了》時眼中飽含的熱淚。三年來,每節語文課您都情緒飽滿,是您讓我知道了語文學起來也能如此有趣。

  印象中那件事也總是讓我難以忘卻。那天我和往常一樣送語文作業去您的辦公室,在走廊上就清晰地聽到從您辦公室裡傳來的一個女人尖細的嗓音,進去之後,才發現原來那個女人是為了她孩子分班的事情來跟您理論,說她有權為孩子找一個更好的班級,她堅決要求調換班級,只見她濃妝豔抹,在您的辦公室踱來踱去,高跟鞋發出令人厭惡的“咯吱”聲,看起來還有幾分勢力。而您,正襟危坐,在辦公室前備著課,絲毫沒有動搖的樣子。見我進去,您依然是微微一笑,然後輕輕做出一個無奈的表情,您堅定的眼神告訴我,您是不會做違背原則的事情的。後來,聽說那個女人在您的辦公室與您糾纏了三天,只好離開。從此,您在我心中的形象更高大了。

  黃老師,我也依然記得中考前的那段日子,我們班的成績突然下滑,您也看出了我們的浮躁不安,您開始默默地觀察我們,在我們的週記上留下一些您對我們的希冀,每天語文課前為我們放那首鼓舞人心的《相信自己》,然後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行百里者半九十”希望我們不要放棄,堅持到最後。那些日子,正是有您的陪伴,有您時時刻刻的提醒,才使我們班為三年的初中生活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點。

  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是那天的最後一節語文課。您依然是笑著走進教室,笑著開始與我們話別,您為我們班寫了一篇文章——《生命裡的珍珠》。我們全班每個人的名字都是一句話。當您飽含深情地將六十多句話讀給我們聽時,我分明看到了您眼角的淚花,我們每個同學都泣不成聲。您最後要求與我們一一擁抱,當您將我擁入懷抱時,那份溫暖,那份濃濃的師生情立即凝結,昇華,在我的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跡。您說我們是您生命中的珍珠,而我要說您才是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寶石。

  黃老師,如今看著您曾經送給我的那幅您親手寫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字;回想起您曾說過您所追求的“生當如草籽,豈懼戈壁灘”的人生境界;回味著那些與您一起度過的一千多個日子。您教給我的執著的態度,認真的品質,永不言棄,剛正不阿地做人的精神,共同交匯成您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輝。

  篇二

  那是一個雨天,我急急忙忙地騎著自行車,往家的方向趕。路上行人很少。當我通過一條小巷時,我卻撞上了一個人,把她撞了個趔趄。她連忙扶住牆才站穩,幸好沒摔著。隔著濛濛細雨,我打量著這個人,乾枯的手,瘦瘦的身子,衣服上打著補丁。她卻平靜地望著我,邁著她那不協調的身體準備轉生離去。突然,我發現她是一位殘疾人。我紅著臉說:“大娘,對不起,我不小心撞上了你,現在,你是要回家嗎?我送你。”

  “這怎麼好意思呢!小夥子。”她那佈滿皺紋而憔悴的臉上似乎露出了一絲笑容。

  我載著她往前行駛了一段路後,忽然,我的車輪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差點摔倒,由於剛才的急剎車,腳趾也碰疼了。我低頭一看,原來是一根小木頭,我正想一把把它搬開,可是看到木頭太髒,就抱怨到:“是誰把木頭扔在地上,差點讓我絆倒!大娘,坐穩了,別摔倒了。”

  大娘並沒有聽我的話,就又邁著她極不協調的身體下了車。她伸出乾瘦的手,蹲下來,用手在地上摸了幾下,把木頭拾起來,放在牆角,還說:“說不定別人路過這裡會摔倒的,我們應該多為別人著想。”然後把沾滿泥水的手在牆上抹了幾下。頓時,我的眼睛溼潤了,我趕忙掏出自己的紙巾,擦去了她手中的泥水,我發現大娘似乎正用她那被雨水打溼的眼睛緊緊地盯著我,我臉紅了,羞愧的低下了頭。

  是啊!在這通往回家的路上,我是她的一雙腿幫助她方便地回家;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她是我的一雙腿,讓我走上了正確的道路。“為別人著想”這正是她給我的一條正確的人生之路。

  篇三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這周的傳媒課上老師讓我們一個影片《自行車上的背影》。故事講述的是少女鎂鎂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從小到大她就由爺爺撫養,每天爺爺騎著自行車接送鎂鎂上學,感情篤厚。隨著長大,高中生的鎂鎂有了青春期的叛逆和虛榮心,爺爺為了不給鎂鎂丟臉,夏天穿著西服和短褲到學校給鎂鎂送份子錢的時候,遭到同學們的嘲笑,鎂鎂為此很生氣,不讓爺爺再來學校。爺爺生病,要去北京動手術,一去再也沒有回來。這個時候,鎂鎂的傷感和內疚糾纏在一起,一下讓她懂事了,可她再也沒有爺爺了。

  短片看完了,眼淚早已止不住。我沉靜在鎂鎂失去爺爺的傷痛中。現在的我們對於珍惜現有的道理都懂,但是真正實踐起來卻並不容易。我們這代人多數因父母工作繁多,從小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其他長輩帶大。我也不例外,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時間流逝,我漸漸長大。曾經的我也因叛逆而去埋怨過他們。因為要上學,去爺爺家的次數逐漸減少。所以他們也總是會隔三差五的打電話,問問吃飯沒,吃的什麼之類的話。可我卻總是以一種不耐煩的態度對他們。電話裡也只是說幾句知道了,恩,昂的話。

  當我看完短片時,我真的在想。我不要在用不耐煩的語氣對長輩這樣說話,我不要等失去在去後悔。短片的勵志感動深深觸動於我的心靈。同時還觸動於我心靈的是,短片中鎂鎂的飾演者歐陽雯鑫在短片中還擔任編劇,導演及製作人。當時她才16歲,一個同我們相鄰年齡的女孩,卻創造出如此優秀的作品。而我們都在做什麼,我們的叛逆和虛榮心曾讓我們的父母,長輩傷心,難過。

  ‘爺爺愛孫孫,孫孫愛爺爺。孫孫不愛爺爺,爺爺還愛孫孫。’這是短片中鎂鎂的話。鎂鎂永遠的失去了爺爺。我想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間慢慢流逝讓人摸不著痕跡,時光流逝,沉澱下來的東西往往只有遺憾。因為遺憾所以無法忘懷,有空的話多陪陪家人,不要到時候才知道遺憾。失去的便再也回不來,那麼我希望所有人不僅僅只是心動,更重要的是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