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教育兒子的方法有哪些

  ?母親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種多樣,一百個母親有一百種教育方法,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母親教育兒子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母親教育兒子的方法

  1、讓他人帶孩子

  很多中國父母以為孩子只要身邊有人看著,沒有生命危險就好。其實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需要交流,如擁抱、關注的眼光、對他說話等。交流會讓孩子變得比較聰明、有安全感。

  2、不要把孩子當作比較的物件

  有的父母常常說,你看人家的孩子多用功,成績多好,人家的孩子又得了什麼獎。這種比較最要不得,只能帶給孩子不滿和痛苦。

  3、切勿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遺憾寄託在孩子身上,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正確的路上走。在這種壓力下,孩子變得不快樂。

  4、不要把學習成績當唯一指標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越用功越好,以學習成績代表一切。其實,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重要因素。

  5、早起好,否則就是懶惰嗎?

  很多孩子6點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時,而家長還在堅持早起才健康的錯誤觀念,其實成長中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睡眠不足會影響發育。

  6、孩子不該做家務,該把時間全部拿來學習對嗎?

  社會學家調查的結果表明,在家常做家務的孩子將來生活比較幸福,處理事情的能力比較強,更能面對挫折。剝奪孩子做家務的機會,就剝奪了他學習分擔責任、面對問題的機會。

  7、適度幽默和輕鬆

  父母因為生活壓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輕鬆。親子之間在這種缺乏輕鬆和幽默的氣氛中,一個小挫折就會引發衝突。

  8、需對子女提合理的要求

  親子之間,愛並不是為所欲為的藉口,父母的要求應該合理,讓孩子心服口服。

  9、教養孩子應該是一種享受

  中國父母習慣把養育孩子當成艱苦的義務,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報、孝順父母,正確的態度是應該把養育孩子當作一種享受。

  母親教育兒子的經典對話

  兒子:媽媽,我睡不著,你能和我說說話嗎?

  媽媽:可以,你說吧!

  兒子:你對我的成績滿意嗎?

  媽媽:你對你自己的成績滿意嗎?

  兒子:還行吧,感覺挺有自信的。

  媽媽:有時候自信比成績更重要!

  兒子:難道你真不在乎我的成績嗎?媽媽!

  媽媽:不在乎!你想一想,我什麼時候在乎過你的成績呢?

  兒子:小學的時候,我寫作業一不認真你就把我的作業撕了,沒有任何餘地!

  媽媽:我那是在乎你的學習態度。書寫漢字不要求你寫得怎麼美觀。首先必須認真,那是端正的態度問題。態度出問題了,學習肯定出問題,這個人就會出問題。

  兒子:嗯,有道理,我中學的時候你重視我的成績,每天都關注我的聽講情況。

  媽媽:那是我在乎你的學習品行。一個學生不尊重課堂就是不尊重老師,不尊重老師就是不尊重知識,不尊重知識,他的品行也好不到哪裡去!

  兒子:嗯,那我上高中了。你肯定在乎我的成績,因為關係到將來的高考呀!

  媽媽:說實話,我真的不在乎!我在乎你的是學習品質!具有良好學習品質的學生就能夠享受學習的過程。不想結果會怎樣,愉悅地面對所有的過程。

  兒子:媽媽,那我考上大學後你在乎我什麼呢?聽人家說,上了大學就是玩樂,很輕鬆的。

  媽媽:兒子,等你上大學,媽媽就一定在乎你的成績了。你想想,別人都在玩樂,都在揮霍學習的時候,你依然堅持,最後得到實惠的必定是你自己。

  兒子:我明白了,小學的時候你在乎我的學習態度,中學時你在乎我的學習品行,高中時你在乎我的學習品質,上了大學你在乎我的學習成績,是不是?

  媽媽:我兒子感悟深刻呀!你將來踏上社會,我在乎你是否能夠明智地選擇。選擇自己的事業,選擇自己的愛情,這些都將左右你生命的大部分。

  兒子:這些對我來講很遙遠的,我還沒有想過。

  媽媽:不著急,但是媽媽給你一個忠告——寧靜致遠!你看這兩個字,寶蓋頭代表著家,下面一個丁,說明你必須具有擔當,為自己的將來負責;靜是一個青一個爭,爭得春天,春天意味著希望、美好和憧憬。只有時刻讓自己的心寧靜才能讓自己達到更遠的境界!

  兒子:媽媽,你可真會曲解漢字,哈哈!

  媽媽:怎麼叫曲解呢?想想看,十年前你又哭又鬧要玩電腦,我果斷拒絕了。到現在,你可以和自己的同齡人比較比較,你的心不浮躁,這一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呀!明確了每一個學習階段的重點和目標,再過十年,你會更加受益。我很欣賞你的不跟別人比就跟自己比,體現了你樂觀積極的心態!有了陽光般的心態,無論你將來做什麼,你都會不辜負自己,都會做到享受生活的本身,這就是幸福!

  兒子:跟你一談話,心裡感覺有更大的力量了。

  媽媽:兒子,快12點了,睡覺吧!

  兒子:好的,媽媽晚安!

  媽媽:晚安!

  兒子帶著滿足很快進入了夢鄉,母親卻平生第一次失眠了,沒辦法,就讓自己享受這失眠的當下吧。

  爸爸教育兒子的對話

  兒兩歲。某日,頭撞桌角,長一包,大哭。

  一分鐘餘,我走向桌子,大聲問:“桌子呀,是誰把你撞疼了?哭得這麼傷心?”

  兒止哭,淚眼看我。

  我撫桌,衝兒問:“誰呀?誰撞疼了桌子?”

  “我,爸爸,我撞的!”

  “哦,是你撞的,那還不快向桌子鞠個躬,說對不起!”

  兒含淚,鞠躬,說:“對不起。”

  自此,兒學會了責任和擔當!

  02

  兒三歲。無故大哭,我問:“咋了,哪不舒服?”

  “沒有不舒服。”

  “那為什麼哭!”

  “就是要哭!”明顯撒嬌。

  “好吧,你要哭我們都沒意見,可是你在這兒哭不合適,會打擾我們說話的,爸爸給你找個地方,你一個人好好哭,哭夠了再叫我們。”說完將兒關進了洗手間:“哭完了敲門。”

  2分鐘,兒拍門:“爸爸,爸爸,我哭完了!”

  “好,哭完了?哭完了就出來吧。”

  至今,兒18歲,仍未學會操縱和遷怒。

  03

  兒5歲。傍晚,牽兒散步經小橋,橋下碧水見底,暗流洶湧。兒仰頭看我:“爸爸,小河好美,我想跳下去游泳。”

  我一愣:“好吧,爸爸跟你一起跳。不過我們先回家,換一下衣服。”

  回家,兒換衣畢,見一盆水在面前,困惑。

  “兒子,下水游泳得把臉埋進水裡,這你懂吧?”兒點頭。

  “那我們現在就先練習一下,看看你能埋多久。”我看錶。

  “好!”兒把臉埋進水裡,豪氣沖天?僅10秒:“呸呸,爸爸,嗆水了,好難受。”

  “是嗎?等等跳到河裡,可能會更難受些。”

  “爸爸,我們可以不去跳嗎?”

  “好吧,不去就不去了。”

  從此,兒學會了謹慎而不冒失,三思而後行。

  04

  兒6歲,好吃。某晚,放學經麥當勞,駐足:“爸爸,麥當勞!”垂涎欲滴。

  “嗯,麥當勞!想吃?”

  “想吃!”

  “兒子,一個人想吃就吃呢,叫狗熊;想吃而能不吃呢,叫英雄。”接著問:“兒子,你要做英雄呢還是做狗熊?”

  “爸爸,我當然要做英雄!”

  “好!那英雄,想吃麥當勞時會怎樣呢?”

  “能不吃!”很堅定!

  “太棒了,英雄!回家吧。”

  兒流著口水,隨我回。

  從此,兒學會了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經得起誘惑。

  05

  兒8歲,頑皮,與大同學打架。傷痕累累,回,大哭不止。

  “委屈?”

  “委屈!”兒泣答。

  “憤怒?”

  “憤怒!”兒嚎啕。

  “你打算怎麼辦?”再問,“需要爸爸為你做點什麼?”

  “爸爸,我要找塊磚頭,明天從背後去砸他!”

  “嗯,我看行!爸爸明天為你準備磚頭。”繼續問,“還有呢?”

  “爸爸,你給我弄把刀,我明天從背後去捅他!”

  “好!這個更解氣,爸爸這就去準備一下。”我上樓。

  理解支援,兒漸平靜。約20分鐘,我從樓上搬一大堆衣服及棉被。

  “兒子,你決定了嗎?是用磚頭,還是用刀呀?”

  “但是,爸爸,你搬那麼多衣服被子幹嗎?”兒困惑。

  “兒子,是這樣的:如果你用磚頭砸他,那麼警察就會把我們帶走,在監獄裡大概只要住一個月,我們就帶些短衣薄被就可以;如果你用刀子捅他,那麼我們在監獄裡至少3年回不來,我們可要多帶些衣服被子,四季都要帶齊?”

  “所以,兒子你決定了嗎?爸爸願意支援你!”

  “要這樣的?”兒驚愕。

  “是這樣的,法律是這樣規定的!”我趁機普法。

  “爸爸,那我們就不幹了吧?”

  “兒子,你不是很憤怒嗎?”

  “嗨嗨,爸爸,我已經不憤怒了,其實我也有錯。”兒臉紅。

  “好,爸爸支援你!”

  自此,兒學會了選擇和代價。

  06

  兒9歲,四年級,數學不及格,悶悶不樂。

  “怎麼了?考試不及格,還給我們臉色。”

  “因為數學老師很討厭,她的課不愛聽。”理直氣壯。

  “哦,怎麼個討厭法?”我很感興趣。

  “.......”兒說了很多,“總之她也不喜歡我。”

  “哦,別人喜歡你,你就喜歡她;別人不喜歡你,你就討厭她。這說明你是個主動的人還是被動的人?”

  “是個被動的人!”兒子回答。

  “是強者,還是弱者?是大人,還是小人?”繼續問。

  “是弱者,是小人!”兒怯怯。

  “那你要做大人,還是小人?”

  “做大人!爸爸,我知道了:無論老師喜不喜歡我,我都可以去喜歡她,尊敬她,主動影響她,做一個強者。”

  翌日,開心上學,數學從此優秀。並知道了何為大人,何為小人。

  07

  兒10歲,玩遊戲。妻屢教,子不改。

  “兒子,聽說你每天玩這個?”我指著電腦。

  “嗯。”承認,低頭!

  “每次玩完之後,什麼感受?”

  “茫然,空虛,沒勁,自責,看不起自已?”

  “那為什麼還玩呢?把持不住自己,是不?”

  “是的,爸爸。”兒很無助。

  “好!爸爸幫助你!”我搬來電腦,給兒子一小錘,“兒子,砸了它!”

  “爸爸!”兒驚愕!

  “砸了它,爸爸可以沒有電腦,但不能沒了兒子!”

  兒流淚,親手砸了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