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母親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單親母親最怕的就是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那麼單親母親如何消除教育苦惱,使自己的孩子能夠像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單身母親教育孩子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單身母親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 、不要無原則地遷就、溺愛孩子

  在離異之後,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憐憫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擺佈,寧願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其結果常常導致孩子處處以我為中心,變成自私、專橫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責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如苦養育他們的父母。

  二 、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有許多單親家長與孩子相依為命,把孩子當作生活中唯一希望,唯恐孩子不安全、出事故。對孩子的生活包辦代替,使孩子從小就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還採取種種辦法來限制孩子的活動,這也不行,那也不準,生怕孩子出問題,孩子事事不能獨立,沒有機會親自去體驗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風險”,這樣的孩子缺乏獨立意識,一旦離開了家長,便不知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了。因此從現在起,讓孩子試探著自己獨立

  三 、簡單粗暴不可取

  與特殊照顧和過度保護相反,有的家長對孩子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動不動就又打又罵,使孩子整日生活在驚恐不安之中,個性發展受到嚴重的壓抑,形成膽小、孤僻、倔強、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質。因害怕懲罰而回避家長,不願回家,便到外面尋找“溫暖”,容易被壞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長教育孩子切忌簡單粗暴,要注意正確引導。

  四 、孩子不是唯一的支柱

  失去配偶之後,許多家長便把孩子作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夢想都寄託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處處出人頭地,特別是在學業上。但如果期望值過高,勢必導致孩子的心理負擔過重。

  五 、讓孩子參與社會活動

  單親子女往往需要受到自社會的歧視、偏見,因而在性格上容易變得仙向、憂鬱、自卑,甚至孤僻。家長要注意多和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重視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給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援,教育孩子自尊、自強、自愛、自勵,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儘可能地參與社會活動,不要逃避社會,要主動與人交往,培養健康、開朗樂觀的性格。因此我讓孩子成為我的採購員。

  六 、注意性別角色教育

  在孩子心理成長過程中,性別角色的學習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沒有父親男孩或母親的女孩,在性別角色的學習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樣。所以,單親家長應注意調動親戚、朋友中的性別資源,給孩子適宜的影響,讓其性別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現和發展,培養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

  單親媽媽對於孩子父愛缺失的解決方法

  培養孩子的自信,讓他不要覺得自己比別人差

  現在的社會單親家庭已不在少數,孩子在學校會被歧視的情況應該只是偶發,更多的可能是孩子自己內心的不平衡和自卑。男孩子因為好動,在學校跟別人發生摩擦,是必不可少的,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多注意。不贊成教孩子只是一昧去忍受別人的欺負,雖然是單親媽媽,但該出手時,還是要懂得好出手,給孩子撐腰,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有人問孩子為什麼孩子孩子沒爸爸,要教會孩子怎麼去處理這些問題。

  如果離婚的是孩子父親的過錯而引起,儘量在孩子面前淡化,因為孩子小的時候就沒辦法理解這個問題的,在孩子的心裡,只是認為,沒有這個人而已。

  給孩子樹立男性精神偶像

  身邊一定要有一個男性的形象存在,無論是親戚、朋友等方式,一定要讓孩子有男性角色的接觸。這樣可以讓孩子認識到,做為男性是以怎麼一種生活方式而存在的。

  合適的時間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因為只有母親一個人,隨著孩子的長大,一定要避免的就是太過寵愛。容易造成將來長大後性格太過弱勢。要注意培養男孩子敢闖敢拼,不怕困難不怕苦的性格特徵。

  單親孩子時入社會,所以歷的困難是要比普通家庭相對多一些,如果孩子再不自信,不獨立,將來生活中會面對更多的困難。小的時候,可以更多的關愛,讓孩子心理上有安全感 ,長大後,就是嚴厲些,讓他知道自立的重要性,讓他知道社會的殘酷。

  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社會觀

  這點很重要,如果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觀,就可能因為接觸一些不好的因素,讓孩子誤入歧途。單親母親可能會因為時間問題,沒有精力過多的陪伴,但是,在孩子青春期,就需要更多的費心,從小就要給孩子灌輸正確的人生觀。特別在孩子青春期叛逆時,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

  有固定住所,不要讓孩子有漂泊的感覺

  固定的住所,孩子有自己的房間,有自己的書桌,穩定和固定的生活,會讓孩子內心有安全感,就是讓孩子有家的感覺。成人也是一樣,人都需要***的感覺,家就是避風港,外面累了,或是受傷害,回到家,就是一個可以休息,療傷的堡壘。

  沒有任何人是完美的

  不要過多的要求自己和孩子,人都是不完美的,所以不去追求讓自己或孩子更優秀更完美。要懂得接受缺陷。培養孩子並不是件容易做的事,而做為單親,則更為困難,因為正常孩子身上的問題,如果表現到單親孩子身上,容易更為突出,譬如逆反心理可能會更嚴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要試圖把孩子打造成你心裡想的樣子,儘自己的努力。關鍵是,做為媽媽,自己心理上獨立與否,自已堅強與否?心態端不端正?這些問題就要首先解決掉。

  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

  其一,家長首先調整思想認識,調整心理情緒,引導孩子對家庭環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夫妻離異大多是有無法化解的矛盾才發生的,離異雖然出現新的問題,但畢竟從更大的痛苦糾纏中解脫出來。面對新問題,要敢於正視,並逐步去解決。對孩子不應長期隱瞞離異的事實,那樣反而增添一層苦惱。瞞是瞞不住的,矇在鼓裡的孩子知道實情反而怨恨父母。

  其二,幫助孩子處理好同學關係

  孩子的心理壓力,很大程度上來自同演。家長要鼓勵孩子在班上有幾個要好的小朋友,經常一起學習,一起度週末。孩子的群體生活一旦正常,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家長不妨做後盾,讓孩子做東,讓孩子在同學面前或的尊嚴。如果有個別同學說了刺激性的話,家長不妨找那個同學聊一聊或者寫一封信。誠懇的態度和有理的分析,會使孩子懂事的。而找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一下情況,請班主任以適當的方式大班上講清道理,造造輿論,正確對待這種情況。

  其三,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及時解開孩子的思想疙瘩

  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較敏感,有些事情會使他們產生微妙的心理變化。家長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發現有異常的苗頭,及時跟孩子談心,瞭解情況之後,能及時疏導的就及時疏導。有的問題一下子解決不了,要進行更多的調查分析,考慮妥善的解決措施。

  其四,讓孩子接觸其他長輩,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響

  如果是離異家庭,不管哪一方帶孩子,都應該讓孩子與另一方面有接觸與交流的時間,感覺父母之愛。雙方都要講理智,切忌在孩子面前“爭龐”。如果有可能,應該讓孩子與父母同時團聚,這在現代社會不僅應該,而且可能。不是夫妻,也可以是朋友嘛,何況還有共同的下一代。還要讓孩子與其他親友中的長輩接觸,擴大孩子的交往面,家長的同事也是交往物件。這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