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下冊期末考試卷

  把命運握在自己手中,輕裝上陣。即使不能圓夢,努力了就沒遺憾。祝你七年級語文期末考交出滿意的答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編的,大家快來看看吧。

  初一語文下冊期末考試題

  一、語文基礎。下面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共16分。每小題2分***

  1.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 羸弱***léi*** 悲愴***chuàng*** 妄下斷語***wǎng***

  B. 吞噬***shí*** 瘡痍***chuāng*** 面面相覷***qù***

  C. 遒勁***jìng*** 剽悍***biāo*** 渾身解數***xiè***

  D. 腦髓***suǐ*** 枉然***wǎng*** 鍥而不捨***qiè***

  2. 下列句子中,完全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 他們的性格和為人卻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他們走向了兩個相反的極端。

  B. 假如我是一個詩人,我就要寫出一首長詩,來描繪她們的變換多姿的旋舞。

  C. 她總是對人們微笑著,總是迫不急待地想對人民有所貢獻。

  D. 它的頭部比例整齊,給它一種輕捷的神情,這種神情恰好與頸部的美相得益章。

  3. 下列每組句子中,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 他不喜歡我整理房間,就算整理好了,兩分鐘內就會弄得零亂不堪。

  他們已經疲憊不堪,往往一連幾天畏縮 不前。

  B. 晝夜不斷地籌劃計算時,要有數學見地。

  老斑羚的跳躍能力顯然要比半大斑羚略勝一籌。

  C. 對這一轉變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有一位長期以來鮮為人 知的科學家:鄧稼先。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D. 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鑽之彌堅,越堅,鑽得越鍥而不捨。

  我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裡。

  4. 下面句中加點詞用另一個詞替代而不改變原義,恰當的一項是

  報社編輯對這篇文章比較滿意,只修改了其中兩個地方。

  A. 改造 B. 改善 C. 改進 D. 改動

  5. “一輛車”、“一棵樹”的“輛”、“棵”是我們常見的“量詞”。“一杯水”、“一碗飯”中的“杯”、“碗”,原為名詞,借用 為量詞。下列加點詞屬於名詞借用為量詞的一項是

  A. 一張白紙 B. 一床棉被 C. 一塊抹布 D. 一把椅子

  6. “反覆”常與“排比”結合起來使用,以增強語勢,突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下列句子屬於綜合運用反覆和排比的一項是

  A. 他 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後拗過去,拗過去。

  B. 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C.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

  D. 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

  7. 結合語境,在橫線處排列句子,順序恰當的一項是

  聽說一隻名叫“河河”的鳥兒會說話,鄰居們好奇,紛紛來我家觀看。

  ①可其中一人說:“這隻鳥說得這麼清楚,拿到鳥市上,至少也能賣四五千塊錢。”

  ②那天家裡來了七八個人,圍著河河,向它說“你好”,它很有禮貌地迴應著,贏得一片掌聲和笑聲。

  ③我正不知怎樣回答,河河丟擲一句“討厭”,惹得對方臉紅。

  ④河河也很高興,在籠子裡跳來跳去。

  A. ④②③① B. ②①③④ C. ④①③② D. ②④①③

  8. 下列文學常識對應有誤的一項是

  A. 《社戲》——魯迅——《吶喊》 B. 《傷仲永》——王安 石——北宋

  C. 《最後一課》——都德——德國 D. 《偉大的悲劇》——茨威格——奧地利

  二、語文積累***共10分***

  9. 默寫***7分***

  ***1***未至, 。棄其杖,化為鄧林。***《夸父逐日》***

  ***2***天傾西北, ;地不滿東南, 。***《共工怒觸不周山》***

  ***3***描寫木蘭得勝歸來後,恢復女兒裝的詩句是: , ,

  , 。***《木蘭詩》***

  1 0. 名著閱讀***3分***

  外祖母坐在窗戶下快速地織著花邊,線軸快樂地擊打著,密密麻麻插滿了銅針的枕頭在春天的陽光下像金刺蝟似的閃光。外祖母本人像銅鑄的一般,——一點兒沒變!

  這段文字出自《童年》,《童年》是蘇聯作家 以自身經歷為基礎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是《 》《 》。

  三、語文運用***4分***

  11. 請在下面語句中的橫線處填寫恰當的文字,來表達你對北京風光的喜愛。

  不必說 ,也不必說 ,單是 ,就 。

  四、文言文閱讀***共8分***

  閱讀《口技》,完成第12—14題。

  口技

  林嗣環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12. 填空。***2分***

  ***1***《傷仲永》“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一句中“聞”是“名聲,名望”的意思。《祖逖》“中夜聞雞鳴”一句中“聞”是“聽到,聽見”的意思。文中“遙聞深巷中犬吠”一句中“聞"的意思是: 。

  ***2***《扁鵲見蔡桓公》“君之病在肌膚”一句中“之”是“的”的意思。《狼》“又數刀斃 之”一句中“之”指代“狼”。文中“於廳事之東北角”一句中“之”的意思是:

  。

  13.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翻譯:

  ***2***一時齊發,眾妙畢備。

  翻譯:

  14. 《口技》一文不僅從正面生動地再現了口技藝人的精彩表演,還多次描寫了 ,前後兩次交代了 ,從不同側面突出了口技藝人的高超技藝。***2分***

  五、現代文閱讀***共22分***

  ***一***閱讀<貓>***節選***,完成第15—17題。***共9分***

  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隻很可憐的小貓。毛色是花白,但並不好看,又很瘦。它伏著不去。我們如不取來留養,至少也要為冬寒與飢餓所殺。張嬸把它拾了進來,每天給它飯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歡它,它不活潑,也不像別的小貓之喜歡頑遊,好像是具著天生的憂鬱性似的,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於它也不加註意。如此的,過了幾個月,它在我家仍是一隻若有若無的動物。

  妻買了一對黃色的芙蓉鳥來,掛在廊前,叫得很好聽。妻常常叮囑著張嬸換水,加鳥糧,洗刷籠子。那隻花白貓對於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

  妻道:“張嬸,留心貓,它會吃鳥呢。”

  張嬸便跑來把貓提了去。隔一會兒,它又跳上桌子對鳥籠凝望著了。

  一天,我下樓時,聽見張嬸在叫道:“鳥死了一隻,一條腿被咬去了,籠板上都是血。是什麼東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隻鳥是死了,羽毛鬆散著,好像它曾與它的敵人掙扎了許久。

  我很憤怒,叫道:“一定是貓,一定是貓!”於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聽見了,也匆匆地跑下來,死鳥,很難過,便道:“不是這貓咬死的還有誰?它常常對鳥籠望著,我早就叫張嬸要小心了。張嬸!你為什麼不小心?”

  張嬸默默無言,不能有什麼話來辯護。

  於是貓的罪狀證實了。大家都去找這可厭的貓,想給它以一頓懲戒。找了半天,卻沒找到。我以為它真是“畏罪潛逃”了。

  三妹在樓上叫道:“貓在這裡了。”

  它躺在露臺板上晒太陽,態度很安詳,嘴裡好像還在吃著什麼。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著這可憐的鳥的腿了,一時怒氣沖天,拿起樓門旁倚著的一根木棒,追過去 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聲“咪嗚!”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裡還憤憤地,以為懲戒得還不夠快意。

  隔了幾天,李嫂在樓下叫道:“貓,貓!又來吃鳥了。”同時我看見一隻黑貓飛快地逃過露臺,嘴裡銜著一隻黃鳥。我開始覺得我是錯了!

  我心裡十分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苦了一隻不能說話辯訴的動物。想到它的無抵抗的 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的良心的針!

  我很想補救我的過失,但它是不能說話的,我將怎樣地對它表白我的誤解呢?

  兩個月後,我們的貓忽然死在鄰家的屋脊上。我對於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隻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我永無改正我的過失的機會了!

  自此. 我家永不養貓。

  15. 隨著情節的變化,人對貓的態度是有所變化的。閱讀選文,填寫下表。***3分***

  16. 文中多處巧妙暗示,為下文埋下伏筆。例如:兩次描寫 ,為下文貓被冤枉埋下伏筆;寫貓態度安詳、叫聲悲楚,則為下文 埋下伏筆。

  這樣前後照應,使讀者理解作者的用意所在。***2分***

  17. 作者說:“我對於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隻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結合上下文,具體分析其中的原因。***4分***

  答:

  ***二***閱讀《謝謝你,盛裝蒞臨我 的成長》,完成第18—20題。***共13分***

  謝謝你。盛裝蒞臨①我的成長

  汪微微

  小學二年級時的班主任,是個不怒自威的退伍軍人。平日裡話不多,習慣用眼神制止並解決紛爭與事端。

  對男生,他實行軍事化管理。課間十分鐘,其他班的男生瘋得東倒西歪,我們班的男生則挺拔地站立著,有序地排隊,輪流著立定跳遠,玩得像上課一樣規規矩矩又鏗鏘有力。

  對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說話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張弛有度;裙子要過膝,不許撩起下襬擦汗,不能光腳穿涼鞋;坐不能彎腰駝背,站不能含胸低頭;課外少看電視多讀書,每天練習毛筆字……

  鄉村的孩子平時散養慣了,一個個野得像潑灑一地的陽光,哪裡收得住?一學期過去,沒幾個能真正堅持下來的。做得最好的 ,是和我們同班的他的女兒。我們既同情她的別無選擇,又欽羨她的與眾不同。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卻自有一種說不出的美,眼中閃爍著看得見摸得著的柔軟和善意。連最搗蛋的男生路過她身邊時,都會不由自主地屏聲斂氣。

  多年後,在家鄉的街頭,她穿一襲藍底白花的連衣裙,綰著低低的髮髻,靜靜地站在那裡。嘈雜如水,流到她身邊,卻自覺地繞道而行。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輕輕地點頭,微笑致意,溫婉得既優雅高貴又接地氣。

  原來,她被打磨出來的與眾不同的美,過去叫教養,現在叫氣質。

  初一時的語文老師,是個有著慢條斯理智慧的老頭兒,他懲戒我們的慣用伎倆是寫檢討。檢討的內容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筆要好,感情要真,題材不限,風格卻要自成一家,字數不能少於800字。最可怕的是,要一式54份——班上共54個人,人手一份。字跡要沿用書法課上的工整與氣勢。

  有一回上課,他遲到了幾分鐘。不待他道歉並解釋原因,臺下一片亢奮的叫喊聲,大家一起喊:54,54,54!他也不惱,樂呵呵地看著我們,眼裡的寵溺能湮沒掉每個人。

  從此,他再也沒有讓我們寫過檢討,卻要求大家記日記。算算,一天不過就一篇,我們勝者為王居高臨下地同意了。

  畢業後和一干人去看望他,說起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塊塊璞玉,但雕琢要講究方式和技巧。寫檢討是假,練筆練字才是真。然後他轉過頭,對我說:“你的字,有蠅頭小楷的功底;你的日記,也最好看。”

  原來,我們最終學會的,是不要錯過自己。

  高二時的語文老師,是個憂鬱的詩人。他為人低調又不羈,平時見他背影的機會比正面還要多。有一次上課講詩歌的結構與特點,他找來了幾本自己以前寫的詩集。講臺上的他,眼神乾淨明亮,有一種未經世事的潔白,像正在做夢的少年。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寫,一段段講其間飽滿的感情、豐富的想象、和諧的音韻,以及寫詩的心境和曾經沉睡的夢想。講到動情處,他會停下來,一言不發地看向窗外,眼神比遠方還遠。

  課後很久,我心裡仍蓬勃得靜不下來。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詩歌的美,它乾淨清潔,美好親切,散發著夢想的味道。最難得的是,它離我這樣近,一聲輕喚便足以叫醒我,而不只是遠遠地隔空感動我。

  後來,我開始偷偷寫詩,不在乎寫得好不好,不去想有沒有用,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懂,願意寫下去並能很好地寫出來,對自己而言已經足夠。

  原來,夢想是一種讓你覺得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謝謝你,盛裝蒞臨我的成長……

  18. 本文寫到了三位老師對學生 的深刻影響。小 學二年級時的班主任希望我們擁有 。初一時的語文老師希望我們學會 ,高二時的語文老師希望我們懂得 。***用原文回答******3分***

  19. 結合文章內容,談談文中初一時的語文老師具有怎樣的特點。***3分***

  答:

  20. 當年,“我”並未理解三位老師的良苦用心。後來,“我”通過哪些事感悟到老師們對“我”成長所產生的深遠意義的?結合這些內容,談談你對本文標題的理解。***不超過160字******7分***

  五、作文***40分***

  21. “緣”是指人與人之間或人與事物之間發生的聯絡。成長中遇到一個讓你難忘的人,生活中遇到一件令你感動的事,無意間翻開一本給你啟迪的書,旅行中見到一處使你讚歎的風景……這些相遇都是“緣”。“緣”讓心靈更美好,情感更豐富,思想更深刻,生命更多彩……

  請以“緣”為標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記敘文。

下一頁分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