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充滿和諧的拳種

  太極拳是武術,技擊是靈魂。但另一方面,從其內涵和運動方式看,它確自始至終充滿著和諧理念。特別是隨著當今時代的發展,這一點看得更加清楚。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一,陰陽對立統一規律是太極拳充滿和諧的核心。

  拳論說:“一陰一陽是為拳”。又說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互濟”、“陰陽相抱”。這裡的“統一”、“互濟”和“相抱”,都是陰陽和諧的具體表現。太極陰陽圖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象徵和諧的圖形。大圓裡套小圓,陽裡有陰,陰裡有陽。兩者相親相愛,相互尊重,和諧的、友好的、親密的相處於一個共同體內。在運動中,兩者既相互對立,相互矛盾,相互鬥爭,相互制約,但又包容共濟,和諧的互為其根,互為其用,互相依存,互相轉化,共同推動整個套路的發展和完成。它們相剋相生,相輔相成,相互消長。“相互追逐形影不離”。誰也不傷害誰,誰也離不開誰。失去對方,另一方就不能單獨存在。它們既“和而不同”,又“不同而和”,既顯示出兩者之間的和諧性、互補性,又顯示著各自獨有的特點,構成了和諧中求變化、求發展的規律和協調。太極拳的拳勢、拳架便是陰陽兼收幷蓄的載體和執行動態,也是陰陽和諧共處的結構。

  二,純正自然是太極拳充滿和諧的首要條件。

  拳論講太極本自然,人意莫強求”。也就是說,太極拳的一切動作都要順應自然規律。主要有三點:一是心態自然。不論職位高低、尊卑長幼、拳藝如何,行拳做事都應保持平靜、平常、平等、平和的心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誠信做人,和諧處世,謙虛謹慎,寬巨集大度。與時俱進,保持良好的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能力。二是鬆靜自然。從精神到肌體徹底放鬆。不驚、不喜、不慍、不火,不受任何約束和壓力,專心練拳。三是拳法自然。一切動作都應符合太極拳的基本要求和人體生理機能,和諧、有序、有規律的進行。動靜結合,虛實相兼,開合有致,輕重兼備,曲伸適中,含展自如。意動身隨,形隨心移。矛盾雙方變換得當,始終保持陰陽無偏的中和狀態。心順、意順、氣順、勁順、形體順。絲毫沒有僵勁、犟勁和緊張感,更無別胳膊別腿現象。作到了上述三條,身心自然了,拳法自如了,也就為太極拳的和諧執行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獨特的功法和運動方式是太極拳充滿和諧的重要表現。

  首先,太極拳講究練意練氣,反對練力。拳論說意氣君來骨肉臣”、“其意在先”。一切行功走架,都是“意動神隨”、“用意不用力”。用意識引導動作,平靜的做到意到、氣到、勁到。練力,則容易傷筋骨,傷氣血。其次,講究鬆靜、柔活。強調鬆、靜、柔是演練太極拳的基礎。不鬆、不靜、不柔不是太極功。只有“極柔軟”,然後才能“極堅剛”。第三,講究輕靈、圓潤、沉穩、緩慢、均勻、連貫、對稱、平衡等。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動中寓靜,靜中寓動;上下相隨,內外相合,“一動無有不動”。時而展轉騰挪,氣勢鎊礴;時而柔性似水,隨曲就伸。勢勢相承,勁勁相連,行雲流水,盈虛有象。這些特殊的要求和運動方式,既不以消耗體力為手段,也不以身體高低、胖瘦條件為基礎,而是演練者自身內外上下,各個部位,相互配合,高度協調的結果。既體現了太極拳的文明典雅,內涵深厚;又體現了演練者優美的自身藝術,使人看後得到很好的藝術享受。充分展示了和諧太極的魅力。

  四,在與別人交手時,太極拳演練者都是以和諧的態度對待對方,從不主動進攻別人。

  而是按照拳論規定的技擊法則行事,“我守我疆”、“後發制人”、“捨己從人”、“沾連粘隨”、“不丟不頂”、“無過不及”。“彼不動,己不動;彼欲動,己先動”,“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很明顯,這些技擊法則都是建立在以和為貴,儘量避讓和預防為主基礎上的,沒有絲毫主動打擊對方的意思。同時,在較量過程中,雖然是真打實鬥,但也比較安全。因為:第一,太極拳演練者很注意掌握分寸,都是“點到為止”。第二,技擊方法主要是破壞對方平衡,使對方失去穩定,被“引進落空”而失敗。失敗者,也不會像其它拳術、武功、搏擊那樣,由於粗暴的硬打硬拼,而受到頭破血流的嚴重創傷。充分顯示了太極拳演、練者仁至義盡的博大胸懷和非凡氣度。可以設想,如果沒有和諧思想作基礎,只有憤怒、敵視和逞強好鬥,那就是一個自私和危險的技擊,而不是文明、矯健、優美、眾人喜愛的太極拳。

  五,崇尚武德是太極拳充滿和諧之根本。

  拳論講:“武以德立”,“未習武先識禮、先明德”。首先,先師規定“八不傳”。即不忠不孝,根底不好,心術不正,魯莽滅裂,目中無人,無禮無恩,反覆無常,得易失易等八種人不可傳授其太極拳。太極拳還十分重視演練者樹立“上善若水”思想。認為水是宇宙間最和諧、最善良、最具德性的物質。它滋養萬物生命,使萬物得到自己的利益,但從不與萬物爭功爭名爭利。寧願自居下流,藏汙納垢,包容一切。水,集中了人性的特點。提倡演練者都要學習水的高尚品德。要像水一樣忍辱負重,任勞任怨,儘可能地貢獻自己力量去幫助別人。像水一樣容納百川,靜默深遠,與人無爭,與物無爭,和諧處世。切忌慾壑難填,“逞強好鬥”。在這些拳理拳法指導下,演練者樹立崇尚武術,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自強不息,為國爭光思想。尊師重道,團結友愛,禮儀待人,弘揚太極文化,爭當道德模範,更好地造福人民。並在建立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國家的程序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總之,太極拳是和諧中生長,和諧中執行,和諧中完成套路規定的任務。以和諧為價值核心的觀念,自始至終貫穿在太極拳的思維模式和實踐規範之中,成為太極拳運動中一條鮮明的主線。這是由太極拳的性質和運動特點決定的。因此,演練太極拳不僅能用和諧原則規範拳藝活動,健強體魄,而且還能養人育人,從思想上增強演練者的和諧理念,鍛鍊和諧能力,養成和諧習慣,用和諧原則規範個人言行。顯示出演練者文明、品格、教養和做人境界的提升。在工作和生活中,以和諧的心態和行為方式對待他人,對待一切事物。願更多朋友參加太極拳運動,一起走向和諧,永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