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加工技術

  螺旋藻的生物特性決定螺旋藻的加工生產是一個高科技行業。那麼,螺旋藻如何生產加工成成品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螺旋藻乾燥加工方法

  螺旋藻乾燥就是除去水分,保留有效成分。螺旋藻粉的含水量按標準一般在7%以下。這點是比較容易達到的。由於螺旋藻蛋白質含量高達70%,還含有葉綠素、8%-22%的藻藍素、多糖約17%,以及維生素A、B和少量脂肪類成分,因此要求在低於84℃的環境下乾燥,否則其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將遭到破壞,還會導致晶體硬化,影響藻粉質量下降。螺旋藻的營養高,又是鹼性水生微藻,其細胞壁不僅薄,而且滲透性好,因此要求在10秒鐘內達到乾燥的目標,才能保證質量,保證其有效活性物質不受破壞。

  螺旋藻的顆粒極細,單位重量的表面積大,易乾燥,適宜用噴霧乾燥,而且乾燥後不必再磨碎或均質處理。螺旋藻乾燥的方法很多,如常規的晒乾、烘乾、烤乾、輻射、微波、噴霧、冷凍機真空乾燥等。但是有兩條原則不能違背:一是必須在螺旋藻採收後4小時內乾燥,否則會變質;二是螺旋藻快速在84℃之內乾燥。溫度越低的乾燥,其質量越好;反之,溫度高,時間長,則藻粉質量差。

  螺旋藻烘乾、晒乾、風乾等都是家庭作坊式,用於作飼料新增劑的生產方法。此法葉綠素大量被破壞,產品呈片狀、粒狀等不規則形,不均勻,還要再加工。所需的裝置和工藝很簡單,大都能自己製作,只要按照要求儘量去滿足其條件就行。

  二、螺旋藻米醋的加工方法

  這種螺旋藻米醋的加工方法,用粉碎的高粱、加水潤料、蒸料後加入粉碎的種曲,經酒精發酵後,按生原料的3%~7%加入螺旋藻原生液,按生原料的比為1∶0.5~0.7∶0.8~1.0加入麩皮、稻殼,經醋酸發酵、薰醅、淋醋、陳釀、過濾、配製、澄清製成螺旋藻米醋;該方法加工引數容易調整和掌握,使醋酸發酵迅速,產生螺旋藻米醋的特有的色、香、味、體;營養更加豐富,口味更加鮮美,保質期長;食用螺旋藻米醋後,可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

  螺旋藻養殖方式

  1、螺旋藻家庭養殖:可以選購螺旋藻家庭培養儀,也可自選搪瓷盆***最好全白色***或缸缽,但鋁盆不能用。養殖規模應以人年耗用螺旋藻量而定。如使用直徑36釐米的臉盆,1名兒童需12只,而1名成年人則需20只左右。

  2、螺旋藻簡易養殖:

  螺旋藻主要是指裝置簡單,養殖池可以就地取材,只要不漏水就行。池深30釐米,面積應儘可能大一些,可按一個成年人1.5米2計。

  3、螺旋藻天然湖泊養殖:

  螺旋藻原本是自然生長在鹹水湖泊中的原始藻,利用天然湖泊養殖是最原始、也是最經濟的生產方式。其對裝置要求很低,只需在打澇和加工上投資,湖水的肥力可以由其自然恢復。但由於螺旋藻對光照、溫度、pH值等有特殊要求,不是所有湖泊都能養殖,而應通過實驗、研究,選擇適宜其生殖的湖泊進行養殖。

  4、螺旋藻工廠化養殖:

  螺旋藻工廠化養殖裝置先進,規模巨集偉,要求嚴格。當前,養殖池以跑道式橢圓形水泥池為好,養殖面積最好是1.5萬米2為一單元。可採用開放式培養,也可進行封閉式生產。開放式培養是一種接近自然的生產方式,分淡水制、海水制,多數培養池都設計成可迴圈式,用攪拌機攪動,培養液的深度為15~25釐米,以日光為光源和熱源。封閉式生產是指在一密閉的生物反應器內藉助自然光或人工光照進行工廠化繁殖螺旋藻的一種生產方式。

  螺旋藻養殖流程

  螺旋藻需要的營養元素除氮、磷、鉀外,最大的需求量是碳源***CO2***。其主要營養鹽配方為小蘇打、食鹽、硫酸鉀、硫酸鎂、硝酸鈉、氯化鈣、亞硫酸鐵等。其生產過程為:藻種培養池***原原種***→一級培養→二級培養→生產池→採收→沖洗→脫水→噴霧乾燥→殺菌→檢驗→包裝→入庫→藥品級、食品級***或脫水→自然乾燥→飼料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