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地理試卷分析範文

  試卷分析能針對在考試中所出現的種種問題,制訂出最合適的教學措施。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本次地理中考試卷,從試題內容看,主要是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與現實生活聯絡緊密,重點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學的實際,試題覆蓋面廣,題目難、易比例恰當。

  一、試卷的總體分析

  ***一***試卷的結構及考查內容

  本次考試試卷的分值為20分,題型均為選擇題。考查內容有中國地形、行政區、氣候、交通、農業等方面,與現實生活聯絡緊密。

  ***二***試卷的特點——重基礎,講實際

  1、重基礎

  10道選擇題中,1、2、3、4、、7、9題均是基礎題,如1、2題考察地形及地形區;3題考察行政區的簡稱;4題考察氣候型別;7題考察自然災害;9題考察水資源。

  2、講實際

  本次試卷很看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識的運用,如:5、世界最大的三峽水電站最有可能建在******;6、從北京到南京即快捷又價廉的運輸方式和線路******;8、在甲地修建梯田後,適宜從事的生產活動是******;10、“東方之星”號客輪由南京開往重慶途中,2015年6月1日晚在長江荊江段頃刻翻沉,造成442人遇難或失蹤。引起這場慘劇的災害天氣是******。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這次中考,學生在基礎知識部分基本沒有丟分,但是在實際運用上丟分較為嚴重。最高分為滿分20分,最低分也出現了個位數,大多數分值在16分,我校在全市中排名第五。

  三、存在的問題

  1、從本次考試來看,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審題不清,思路不明,解題能力差。

  2、學生在實際中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四、教學建議

  通過本次考試學生答題情況來看,我的教學還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後的教學中,對知識點的講解一定要細緻,不要太高估了學生的實際能力,該強調的一定要強調。同時要進一步,培養學生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絡起來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能從地圖和圖表中分析、解釋一些地理問題和現象,以提高綜合應用能力。

  ***二***

  一、試卷分析:

  1.試題結構:本次試題共分選擇題、連線題、讀圖題和材料分析題四道大題。

  2.試題特點:

  ***1***注重基礎知識的測試。

  ***2***突出讀圖、繪圖能力的考查。

  ***3***理論聯絡實際,考查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試題分析:

  1.選擇題:此題型七年級共15小題,每個小題2分,共30分,學生最高得分為30分,最低分為8分。

  主要存在問題:

  ***1***審題不清,理解不清楚。例如:第6小題看到“下南洋”等字樣,就應聯想到“華人華僑”,但是好多同學都做錯了,沒有去仔細審題。

  ***2***基礎知識掌握不紮實。選擇題基本上都是考查基礎知識,得分在20分以下的同學,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課上不注意聽講,課本知識沒有讀透學透。

  2.連線題:此題得分率較低,主要錯在東南亞和歐洲的旅遊資源上,學生平時知道的少,考試容易混淆。

  3.讀圖分析題:此類題得分低的原因,一方面表現在看到圖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地方,腦中一片空白,做的時候連蒙帶撞。另一方面表現在大輪廓明白,一到裡面的詳細內容就暈頭轉身了,答的不知所云。另外就是分析不全面,描述氣候只描述降水,不說氣溫。

  4.材料分析題:此題得分較高,此題是考查學生利用已有的材料,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但考試時有些學生不認真讀材料,所以導致失分。

  三、存在問題;

  1、讀圖分析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答題出現地理知識和地圖兩張皮現象,不能一一對應。對地理事物不瞭解。

  2、對知識靈活應用的能力較差,特別是材料分析的能力很欠缺,直接影響到相關試題的得分。

  3、部分學生不會審題、甚至不審題,地理概念掌握不牢。

  4、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本本身內容關注不夠,試卷中出現的課本原題和原圖也不能很好解答,直接影響試卷成績的提高。

  四、教學措施:

  針對在考試中所出現的種種問題,特制訂出如下教學措施:

  1.認真落實好基礎知識。爭取在課堂上利用有效的45分鐘,把雙基落實好。

  2.注重學法指導,突出學生的參與性和探究性。真正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3.加強學生識圖、繪圖能力的培養。強調地圖的重要性,使學生手不離圖。

  4.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三***

  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告一段落,期末考試也已經結束,從試卷成績來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存在許多問題。為了有利於未來的教育教學,在實踐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下面對本次地理期末統考進行質量分析,具體如下:

  一、試卷的基本特點

  1.強調“三基”,突出主幹。

  ***1***“三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維方法。強調“三基”、突出主幹是初中地理考試的一貫思想和命題原則,本次考試也不例外,本次考試覆蓋面廣,基礎性強,且各部分知識點的分佈比較合理。

  ***2***注重學科特點,突出知識系統性。

  在本次考試中比較明顯地表現出對知識系統性的要求,考查了學生應用地理原理,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2、試題綜合性強。

  試題的綜合性強,將日常生活與地理知識內容綜合在一起。

  3、主觀性、開放性試題比重增加。

  各綜合題中都涉及到了開放性的試題,也都有較強的開放性,這些試題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將地理理論與生活具體情況結合起來,同時具體的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這些試題的考查充分體現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的理念,並且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4、突出對讀圖、識圖、用圖能力的考查。

  地圖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載體,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地理試題可謂無圖不成題。如:一個圖涉及多個知識點,要求學生能從圖中迅速提取有效資訊進行綜合分析。

  二、答題評析

  從試卷四個大題來看,整體上答得不錯,但仍存在部分問題。

  出現錯誤的主要原因有:審題不清,書寫不規範,缺乏地理專業述語,基礎知識掌握不準確等。

  本次期末考試還反映出:學生不會讀題,不會從題幹中獲取資訊,他們認為答案一定要是自己平時背到的知識,其實很多答案就隱藏在題目中。

  三、改進措施:

  1、提升地理學科重要性的認識。

  當前地理教學的轉軌使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要求地理教學質量達到大面積的提高。但由於認識的誤區導致師生行為的不到位,使學科教學成績多年來一直偏低。從學生角度而言,更多的學生早已把地理學科當作“副科”學習積極性不高,被動學習或者乾脆不學,直接導致成績低下。地理學科的設定,充分說明它存在的重要性,師生都要進一步提升認識,要清楚地理學科在素質教育乃至現實生活、學生終身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擺正位置,密切地理學科同其它學科之間的關係。

  2、上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必須承認,目前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不強,平時很少主動學習,除了教師指定了此外,不想再看書。學生會在基礎學科下功夫,而對地理學科放任自流,除了要逐步引導學生轉變其觀念、行為外,教師一定要上好每一節課,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時間的有效性,把每一節課都當作提升地理學科成績的重要機會、重要時間,努力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到、學會更多的知識,提高綜合地理能力。

  3、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使學生“會學”。

  ***1***、強調知識的內在聯絡,使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地理知識體系。使學生在地理學習中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會學”新知識。

  ***2***、強調地圖的重要性,使學生手不離圖。

  地理插圖是課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課文緊密結合,發揮著課文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只靠死記課本內容,而沒有把各種地理事物相互聯絡起來,落實在地圖上,是學不好地理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充分運用地圖,課本中的插圖,要引導學生填圖、繪圖,提高分析地圖的能力,使學會上養成學習地理時手不離圖的好習慣。

  ***3***、強化學生預習、聽課、複習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的地理成績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