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的遠古恐龍

  雖然恐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人類對恐龍的探究卻從未支部,你知道世界上最長的恐龍是什麼龍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世界上最長的恐龍

  地震龍

  地震龍的簡介

  地震龍***屬名:Seismosaurus***意為“使大地震動的蜥蜴”,是較大的植食性恐龍之一,生存於侏羅紀晚期。 尾巴比脖子略長,小腦袋,有一個腳趾長著爪子,地震龍起初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屬,但最近的研究顯示地震龍可能是樑龍屬的一個大型種,D. hallorum,更有研究提出它們是長樑龍的一個標本。如同其他樑龍,地震龍生存於啟莫里階到提通階,約1億5400萬年前到1億4400萬年前。地震龍是以部分骨骸來命名,這些骨骸是在1979年在新墨西哥州發現,包含了脊椎、骨盆、以及肋骨。原本被假設是胃石的石頭,似乎是經過河流沖積的卵石。地震龍是在1991年正式敘述、命名,屬於樑龍科。如同其他樑龍科恐龍,地震龍的鼻孔位於口鼻部前端,但頭顱骨上的鼻管孔位於頭部頂部;而地震龍的前肢稍短於後肢。

  體態特徵

  地震龍***seismosaurus***的含義是“地震的蜥蜴”。它最早是1979年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發現的,時代為侏羅紀晚期。已經發現的身體有尾巴;背部;臀部和後肢。初看起來它很像樑龍,但地震龍具有更長的尾巴和粗壯的骨盆。據初步估計,它的長度至少有50米。不過已縮水至29-42米長,22噸重。 地震龍長著長脖子,小腦袋,以及一條細長的尾巴。鼻孔長在頭頂上。它的頭和嘴都很小,嘴的前部有扁平的圓形牙齒,後部沒有牙齒。地震龍的前腿比後腿短些。每隻腳有5個腳趾,其中的一個腳趾長著爪子。地震龍用四隻腳走路,走得很慢。它們成群生活。地震龍是植食動物,吃東西時,地震龍將樹葉整個嚥下去,一口也不嚼。地震龍是較大的恐龍之一,但部分科學家認為已發現的地震龍化石屬於一隻長得過大的樑龍。

  地震龍最新研究

  地震龍是真的存在沒錯,只是科學家現在認為它其實是樑龍科最大的一個新種。過去曾以為這種恐龍的體長可以超過52米,那麼它就是世界上最長的恐龍了。但後來科學家發現,地震龍臀部附近的一塊骨頭放錯了,放的地方太靠近尾巴了。如果把骨頭放回正確位置,地震龍就只能算是一種頗大型的樑龍而已。儘管地震龍沒有之前想象的那麼大,但它可能還是最長的恐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