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護理髮

  日常護髮出了用一下護髮產品外,可以嘗試從中醫角度去養護秀髮,這樣可以從內到外護理秀髮,小編現在就告訴你中醫護髮的祕訣,快來看看這篇文章瞭解詳情吧。

  中醫護髮的祕訣

  中醫認為,頭髮與人的腎氣和肝血最為相關,故稱發為腎之精華,血之餘。頭髮是腎的花朵,是腎的外觀,腎主要是黑色的,所以,頭髮黑不黑與腎的好壞有密切的關係。如果人的腎氣收斂能力強,頭髮滋潤,不易脫髮,反之亦然。

  中醫認為,“察其毛色枯潤,可以現臟腑之病”。通過頭髮的變化的確可以瞭解機體的生理狀況,探視體記憶體在的疾病及其發展變化。但這主要適用於青少年和中年人,因為這兩類人本來就氣血旺盛,更容易從頭髮表現出異常。

  頭髮的疾病:

  禿頂:

  中醫講禿頂屬於腎氣發散過度。

  頭皮屑:

  陰盛陽衰。腎精收不住虛火,虛火上漂,久之,精血減少,頭皮得不到滋潤,便產生頭皮屑。

  頭油多:

  脾、肺之病。脾氣輸布太過,肺氣下降功能就不夠了,人體油脂往上飄,致使頭出油。

  頭髮的保養與修護:

  給生活減壓 頭髮又叫煩惱絲,所以,護髮養髮,首先要祛除煩惱。

  做頭部按摩 多梳頭。梳頭講究,不能用太密的梳子,最好用木梳,沒有梳子用手也可以。梳頭要按規則,不能亂來,應從前額開始再向後。如用手指,稍用力在頭按摩,對頭髮的養護很有好處。

  溼發不睡覺 頭髮未乾睡覺易引發疾病,如頭痛、脫髮,嚴重還會導致耳聾等疾病。同時,最好自然晾乾,不要常用吹風機,易致頭髮乾燥。

  提醒:雖然頭髮的異常變化往往意味著某些特定的疾患,但疾病的明確診斷是需要多方證據的。因此,出現頭髮異常變化後自行處理未見好轉,特別是還伴有突眼、食慾亢進,消瘦、情緒異常等表現時,應該前往醫院就診。

  中醫護髮偏方

  1、黑芝麻

  含有甘油酯、卵磷脂、鈣、磷、鐵等。具有補血生津、潤澤面板、養髮之功效,為滋肝腎、養五臟的理想強壯劑。適用於早白、貧血萎黃等症。

  2、何首烏

  含有卵磷脂等營養成分,具有養血祛風之功,並有調節神經、內分泌功能和營養髮根的作用,可促使頭髮黑色素的生成,從而使頭髮更黑。同時,何首烏還含有大黃酚和大量澱粉。澱粉水解後生成的葡葡糖具有很好的潤髮作用,是配製調理劑的最佳中藥原料。根據現代藥理實驗證明,何首烏所含的卵磷脂為細胞膜的重要原料,能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和生育,從而延緩細胞的衰老及益壽延年。

  3、丹蔘

  丹蔘的主要功效是活血祛瘀。由於丹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鋅、銅、鐵等,能促進毛髮黑色素的生成,亦能改善因微量元素缺乏而造成的白髮、黃髮、乾燥等症。同時,丹蔘本身為紅色,熬製後紅色紫草素會溶於油中,具有美容作用,。可將其添加於各種化妝品,或與其他天然藥物配合應用,有止癢、去屑、防治脫髮、烏髮、潤髮、增強面板彈性等多種功能。

  4、核桃仁

  核桃仁性味辛,溫。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E鋅鐵鈣鎂等,其中鋅的含量比較高。具有補氣益血滋腎固精養顏烏髮等功效。《羅氏會約醫鏡》中記載:“食之令人肥健,潤肌膚,烏鬚髮,固精氣。”

  5、芡實

  又名雞頭米雁頭米水雞頭等。其味甘澀,性平。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族鐵鈣蛋白質澱粉脂肪等。具有益腎固精健脾理胃美顏美髮功效。《滇南本草》中說:“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髮可明目。”

  用中藥防止脫髮。

  1、白礬、鬱金各等分。將白礬、鬱金製成丸,每次4--5克,每日2次。

  2、食鹽15克。將食鹽加入1500毫升溫開水,攪拌均勻,洗頭,每週1--2次。 此法長期應用,可防止脫髮。

  3、榧子3枚,胡桃2個,側柏葉30克。將藥共搗浸雪水梳頭,其發水不脫落,而且光潤。 本方尤適用於腎虛型脫髮。

  另外,生活中要注意下面兩點。

  適當運動,保證睡眠

  運動有利於舒緩壓力,提高自身免疫力,而充足的睡眠可以促進面板及毛髮正常的新陳代謝,而代謝期主要發生在晚上,特別是晚上10時到凌晨2時之間,這一段時間睡眠充足,就可以使得毛髮正常新陳代謝。反之,毛髮的代謝及營養失去平衡就會脫髮。建議:儘量做到每天睡眠不少於6個小時,養成定時睡眠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