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有哪些相關治療方法

  肝臟疾病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很是常見,年輕人患肝病的機率也越來越高。?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肝病的相關治療方法。

  肝病的治療方法

  1、休息

  肝硬化處於代償期或無症狀時,可做輕工作,以不疲勞為度。在失代償期,以休息為主,可減少肝臟的負荷,使肝細胞有機會修復和再生。

  2、飲食治療

  一般每日應攝取熱量2500kcal。宜高蛋白飲食,以促進肝細胞再生和恢復,特別是病人有腹水和低蛋白時。但病人肝昏迷時,蛋白攝入量應降低,甚至暫時不給蛋白質。應給予適量脂肪,過分限制脂肪會影響食慾,並且影響脂溶性維生素吸收。適當地食用糖,可在肝內轉變為肝糖原,促使肝細胞新生,增加肝細胞對毒素的抵抗力。

  3、“保肝”藥物

  尚無一種藥物真正具有護肝作用。各種“保肝”藥物,在無可靠證據肯定其療效之前,必須慎用。因為幾乎所有藥物都需經肝臟代謝,過多地應用藥物反而增加肝的負擔。但肝有活動性炎症時,應使用甘力欣,利肝泰,肝泰樂等藥物。

  4、維生素

  服用維生素A,B1,B2,B6,C,E等,補充肌體的需要。目前國內外均有多種維生素混合膠囊或丸劑供應。

  5、治療併發症

  肝硬化一旦進入失代償期,出現腹水,食管靜脈曲張並破裂出血,脾大,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肝昏迷和功能性腎衰竭***肝腎綜合徵***等併發症,此期治療甚為棘手,甚至危及生命,往往需要住院搶救,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如能正確處理,仍可使病情逆轉,使病人能夠在較長時期內處於穩定狀態。

  6、肝移植

  終末期慢性肝病是肝移植的主要適應症。隨著移植技術的改進和有效抗排異藥物的問世,肝移植後1年生存率已達70—80%以上。肝移植目前已成為治癒肝硬化病人唯一希望所在。

  7、抗纖維化療法

  近期研究肝纖維化是肝臟在損害因子作用下漸進性的病理過程。在肝硬化形成之前,抗纖維化藥物治療很有效。

  肝病的主要症狀

  1、消化道表現

  這是最常見的肝病症狀,大多數肝病都會出現,比如:噁心、厭油膩、食慾差、全身乏力等,可出現嘔吐,腹瀉,脾腫大等症狀。此類症狀也可能與慢性肝病引起的肝原性潰瘍病,門靜脈高壓性腸病等有關。

  2、肝區不適

  在所有肝病症狀中,肝區不適和肝區疼痛較具有特異性,出現此類症狀時首先懷疑是肝病引起的,應排除外傷因素。偶爾正常人也會出現暫時性肝區疼痛不適,比較少見。肝區不適和肝區疼痛往往與肝腫大壓迫肝包膜有關,隨著病情的轉歸,肝腫大的加重或減輕,肝區疼痛的性質和程度也不相同。肝癌一般是進行性加重,主要是肝癌腫瘤不斷增大壓迫肝包膜所致。

  3、全身表現

  身體乏力、容易疲勞是最常見的全身表現。部分肝病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黃疸,表現為尿黃、眼睛黃和面板黃,是最具有特異性的肝病症狀***小兒生理性黃疸除外***。黃疸過高時出現面板瘙癢。

  4、肝掌蜘蛛痣

  很多慢性肝病會出現肝掌、蜘蛛痣、肝病面容,尤其肝硬化病人比較多見。但是肝掌和蜘蛛痣沒有特異性,在正常人中同樣可以見到,因此不能人有蜘蛛痣或肝掌就說是肝病症狀。

  5、肝腹水

  肝腹水一般在肝病晚期或病情極為嚴重時才會出現,如肝硬化出現肝腹水錶示已經進入肝硬化晚期。

  6、出血傾向

  肝病出血現象體現在肝功能減退,使凝血因子合成減少所致。容易引起肝病患者牙齦出血、痔瘡出血、胃腸道出血等,且出血時難以止住。

  7、門靜脈高壓

  門脈高壓是指門靜脈系統壓力升高。常引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是造成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一旦發生出血,結合出血傾向病情往往比較凶險,是肝病***主要指肝硬化、肝癌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