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鈴花怎麼種

  風鈴花是園林中常見的冬、春季草花,也適合庭院栽培或作大中型盆栽,佈置客廳、陽臺等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風鈴花種植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風鈴花種子種植方法

  一、生長習性

  喜夏季涼爽、冬季溫和的氣候,喜光照充足環境,可耐半陰。生長適溫為13~18℃。喜幹耐旱,忌水溼。

  二、繁殖

  繁殖以播種為主,在農曆7月下旬至8月初進行,到春節即可開花。從播種到開花需6個月左右。在播種前首先要選擇陽光充足、地下水位高、排水良好、土質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基質pH值在5.5~6.2之間為宜。整地時要細緻,深翻碎土兩次以上,清除石頭、雜草,碎土均勻,刮平地面。苗床主要害蟲有摟貼、躋蠟、地老虎等,播種前要對土壤進行消毒。播種前先將種子漫泡10~12小時晾乾,然後將種子和沙按1:5比例混拌後再播。播前要澆透水,然後將種子均勻撒播於苗床,播後不再覆士或薄蓋過篩細土。播種後保持苗床微潮,溫度在20~24℃範圍內,播後14~16天即可發芽。

  三、苗期管理

  當小苗長出2片葉時,可結合除草進行間苗。水分出苗後降低溼度,一般在兩次澆水間可讓基質稍乾燥為宜。只需少量施肥,如需幼苗快速生長,可用0.003%~0.005%***30~50ppm***鈣氮肥噴施。發芽不需光照,發芽後要逐漸接受陽光。發芽適溫在白天為ZO~22℃,夜間為16℃。栽培基質配製用園土、甘蔗渣***腐熟***、雞糞***腐熟***以6:3:1的比例再加少量石灰拌勻。

  四、上盆後管理

  當幼苗長出5~6片真葉時可移栽上盆,用口徑為9~11釐米的花盆進行移植。移植一般在陰天或下午4點以後,種植時不要太深。種後需馬上澆足定根水,如陽光太強,需用遮陽網適當遮蓋3~4天。如需摘心,可在幼苗長至6~8釐米時進行。澆水時盆土要見幹見溼,澆則澆透,但不要使盆內積水。陰雨天要少澆或不撓,氣溫高、蒸發量大時要多捷,反之則少撓。種後每週交替施用濃度為0.01S%~0.02%***1S0~200ppm***的氮肥和餌平衡肥。生民旺盛期每lS~20天施一次稀薄腐熟餅液肥或人糞液肥。花前增施含磷、餌的複合肥,冬季和盛夏停止施肥。喜長日照,每天14小時光照可以自然開花。在陽光充足條件下,植株生長整齊,高度一致,開花整齊,花色鮮豔。半陰條件下,植株生長偏高、花序伸長、花色較淡。冬季無霜的條件下,室內或室外溫度可保持在3~5℃。室外栽培需覆蓋,3°C以下生長緩慢。

  風鈴花簡介

  風鈴花***學名:Abutilon striatum Dickson***又名,紋瓣懸鈴花。花腋生,花柄長而細的,花朵橙紅色,具紅色紋脈,瓣端向內彎,似鐘形顯得美麗而可愛。一朵朵半展開狀的花朵掛在柔軟的枝條上,迎風搖曳,像一串串發音清脆的風鈴。

  風鈴花原產南美洲,屬於錦葵科***Malvaceae***茼麻屬常綠灌木,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也耐半陰,適宜在含腐殖質豐富、疏鬆透氣的沙質土壤中生長,在我國福建、浙江、江蘇等地都有栽培。在條件適宜的地區,週年開花,四季常綠,其優良性狀在觀賞植物中很罕見,倍受人們喜愛。此外風鈴花還具有工業價值和藥用價值,莖皮可以取纖維加工編織用品,葉和花具有活血袪瘀、疏筋通絡等功效。

  風鈴花葯用價值

  【別 名】:猩猩花***雲南***、風鈴扶桑、紋瓣懸鈴花

  【資源分佈】:分佈南美洲的巴西、烏拉圭。江蘇、湖北、福建、臺灣、雲南均有栽培。

  【藥 名】:風鈴花

  【來 源】:為錦葵科植物風鈴花的全花。

  【功 效】:行氣止痛。

  【主 治】:用於腹痛,胃脘痛。

  【性味歸經】:辛,溫。胃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6克;或研末沖水服。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