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怎麼種能高產

  種植馬鈴薯的方法技巧有很多種。馬鈴薯能高產地種植嗎?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馬鈴薯能高產的種植方法吧。

  馬鈴薯能高產的種植方法

  一、品種選擇

  馬鈴薯由於在同一地塊內連續多年種植,易受病毒侵染,並在無性時代中積累病毒而導致品種退化。因此,一般選擇高抗晚疫病、癌腫病等高產、優質、抗病毒品種。

  二、種薯處理

  1、消毒將40%福爾馬林溶液稀釋200倍,噴灑種薯表面或浸種5分鐘,加蓋塑料薄膜悶種2小時後攤開晾乾。

  2、切塊整薯播種以0-25g的小種薯為宜,大塊種署可切為25g左右的小塊,每塊上帶有1-3個芽眼,儘量帶頂部芽眼,採取縱切。切塊時採用兩把刀,遇到病薯立即換已經消過毒的刀,將帶病毒的刀放入5%石灰水中浸泡備用。切好的薯塊應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或沽草木灰,使切口乾燥便於癒合。

  3、催芽在播種前20天選擇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塊做苗床,床寬100cm、深l0cm,鋪溼潤河沙或細土,放一層種薯,蓋一層沙或細土,可放3-4層,面上蓋3-4cm厚的沙或土,適當澆水,最後蓋上薄膜,膜內溫度20℃左右為宜,經15-20天后即可發芽。催芽過程中要經常翻動薯塊,使發芽均勻粗壯,當芽長至1.5cm左右時即可播種。催芽可採用5-10mg/kg赤黴素浸種15分鐘後再放入苗床,可提高出芽率。

  三、整地

  馬鈴薯屬塊莖類作物,營養器官在地下生長,因此,馬鈴薯種植應選擇在疏鬆砂質壤上較為適宜。同時要深耕土地,耙平整細,使土壤疏鬆,提高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進而提高產量。

  四、施肥

  1、基肥每畝施優質腐熱農家肥2500-3500kg,氮磷鉀硼等多元複合肥30-50kg。

  2、追肥開春後視薯苗長勢結合清糞水施尿素5-10kg/畝。

  五、播種

  1、適時描種確定適宜描種期的重要條件是溫度。要求土壤l0cm處平均溫度達到5℃以上時即可播種。若採用地膜覆蓋可提前至元月底到2月上旬播種,“五一”可陸續上市。

  2、合理密植旱地分帶輪作3000-4000株/畝,播種量100-150kg,即在旱地分帶輪作167cm開廂內,馬鈴薯帶100cm中種2行,行距8cm,窩距20-30cm。

  3、播種方式溝播或窩播。有機肥、化肥應深施,蓋土後再播種,防止肥害。播種後覆土起壟。

  六、田間管理

  1、苗出齊後,應及時查苗補缺,防止缺窩斷行。苗期尿素追肥後還要及時中耕除草培土以利於根系生長。採用地膜覆蓋的應在4月上旬***地溫穩定在16-18℃***時及時破膜,以防止地溫過高影響薯塊膨大。

  2、現蕾至開花時要將花和蕾摘除,同時噴施磷酸二氫鉀lkg/畝,以利薯塊膨大。

  3、雨季要開溝排水暢通土壤,以利於根系生長、薯塊膨大。

  4、病蟲防治。用0.1%的硫酸銅溶液***50kg/畝***或1:100的波爾多液防治晚疫病;用40%樂果1000倍液***50kg/畝***或速滅殺丁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蚜蟲;用80%敵百蟲可溼性粉劑***500g/畝***加水後拌毒餌誘殺或辛硫磷加水稀釋1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蟲。

  七、適時收穫

  當莖葉自然變黃、乾枯、葡甸莖幹縮與塊莖脫離時再收穫,此時產量最高,且薯皮不易被擦破,便運輸和貯藏。也可結合市場行情合理安排收穫時間。

  八、貯藏

  除去病薯、擦破種皮的傷薯和畸形薯,在涼爽***1-4℃***、乾燥、通風處單獨分層貯藏,每層厚50cm。每隔20天左右翻動檢查1次,揀出爛薯,防止傳染其它薯塊。

  馬鈴薯吃出好性格

  山西人愛說“山藥蛋寶中寶,頓頓飯離不了”。馬鈴薯含有維生素C,而且發熱量高。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上班族,最容易受到抑鬱、灰心喪氣、不安等負面情緒的困擾,馬鈴薯可以幫你解決難題。

  食物可以影響人的情緒,是因為它裡面含有的礦物質和營養元素能作用於人體,改善精神狀態。做事虎頭蛇尾的人,大多就是由於體內缺乏維生素A和C或攝取酸性食物過多,馬鈴薯可以幫你補充維生素A和C,也可以在提供營養的前提下,代替由於過多食用肉類而引起的食物酸鹼度失衡。

  馬鈴薯的營養價值

  馬鈴薯是一種糧菜兼用型的蔬菜,學名馬鈴薯,與稻、麥、玉米、高粱一起被稱為全球五大農作物。在法國,馬鈴薯被稱作“地下蘋果”。馬鈴薯招牌營養素齊全,而且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在歐美享有“第二麵包”的稱號。馬鈴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以及礦物質,優質澱粉含量約為16.5%,還含有大量木質素等,被譽為人類的“第二麵包”。其所含的維生素是胡蘿蔔的2倍、大白菜的3倍、西紅柿的4倍,維生素C的含量為蔬菜之最。專家們發現,在前蘇聯、保加利亞、厄瓜多等國著名的長壽之鄉里,人們的主食就是馬鈴薯。

  中醫認為馬鈴薯“性平味甘無毒,能健脾和胃,益氣調中,緩急止痛,通利大便。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腸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暢的患者效果顯著”。現代研究證明,馬鈴薯對調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臟病患者的良藥及優質保健品。馬鈴薯澱粉在人體內吸收速度慢,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療蔬菜;馬鈴薯中含有大量的優質纖維素,在腸道內可以供給腸道微生物大量營養,促進腸道微生物生長髮育;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保持腸道水分,有預防便祕和防治癌症等作用;馬鈴薯中鉀的含量極高,每週吃五六個馬鈴薯,可使患中風的機率下降40%,對調解消化不良又有特效;它還有防治神經性脫髮的作用,用新鮮馬鈴薯片反覆塗擦脫髮的部位,對促進頭髮再生有顯著的效果。

  馬鈴薯既可煎、炒、烹、炸,又可燒、煮、燉、扒,烹調出幾十種美味菜餚,還可“強化”和“膨化”。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馬鈴薯快餐食品風靡全球,美味可口的薯片、薯條受到男女老幼的喜愛。目前,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已把馬鈴薯列為主食,還用它來製作點心等小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