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餵豬時的注意事項

  紅薯餵豬你有聽說過嗎,除了飼料餵豬以外還是可以通過紅薯餵豬的,用紅薯餵豬有什麼要注意的你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冬季幼豬多喂胡蘿蔔好

  冬季,青綠飼料缺乏,幼豬易患維生素A缺乏症,嚴重者常發生死亡。多喂些胡蘿蔔,可起到防治作用。

  給泌乳的母豬多喂些胡蘿蔔:母豬乳汁中維生素A含量的高低,與飼料中胡蘿蔔素的供給有密切關係,要經常給泌乳的母豬多喂些胡蘿蔔。母豬吃了胡蘿蔔後,經過腸壁和肝壁,因胡蘿蔔素酶的作用,可以把胡蘿蔔素轉變為維生素A補充到乳汁中。幼豬吸吮到維生素A含量高的母乳,不但可預防維生素A缺乏症的發生,而且對其生長髮育和健康非常有利。

  直接飼餵幼豬進行補充:如果幼豬已經會吃食,可把胡蘿蔔***紅色的更好***煮熟後搗爛,加黃玉米稀飯,讓其自由採食。如果幼豬已患了維生素A缺乏症,可把煮熟的雞蛋黃搗碎,加溫開水***加乳汁更好***,讓其自由飲用,或人工灌服,連用數天,可見到效果。

  

  飼餵方法

  青貯發酵三天以後,發酵料有甜、酸、香味時,即可按當時發酵料的含水量和每50公斤幹物質配合飼料中薯糠所佔比例,折算取出日用發酵薯糠料,然後按比例拌入配方中的玉米麵、豆餅、蠶蛹和專用複合新增劑,拌勻後飼餵,任其自由採食,供足飲水,發酵飼料取用後隨時封嚴儲存。

  先將青飼料與配合飼料混合,拌勻生喂,然後喂煮熟的紅薯。或先喂青飼料,再喂煮熟的配合飼料。做到少給勤添,定時定量,供足飲水,以利於提高其腸胃的消化能力。

  應根據豬的體重、年齡、性別等來確定飼餵量,喂量過大,其他飼料吃得少,得不到全面的營養。一般來講,仔豬、母豬、種豬、公豬要少喂,每天喂量應控制在日糧的20%左右;體重35公斤以下的豬每天每頭喂紅薯和青飼料各1.5~2.5公斤,配合飼料0.8公斤;35~60公斤的豬,每天每頭喂紅薯和青飼料各3.5~4.5公斤,配合飼料0.9~1公斤;60公斤以上的豬,每天每頭喂紅薯和青飼各5~7.5公斤,配合飼料1~1.25公斤。

  注意事項

  勿用生紅薯餵豬,否則容易引起腹瀉,消化不良,食慾減退。仔豬、母豬和公豬宜少喂紅薯。如若長期大量以紅薯為主食,忽視搭配蛋白質飼料和青飼料,容易導致仔豬浮腫等。

  中毒救治

  豬病薯中毒常於食後3~4天出現,表現體溫升高,食慾減退,便祕,糞便幹黑成球狀,且常附有粘液和血液等。一旦發現豬中毒,可內服瀉劑,同時用0.1%~0.2%的高錳酸鉀或1%的硫酸銅液進行洗胃;當代謝機能障礙呈現酸中毒時可用20%的烏洛托品溶液50~100毫升靜脈注射;有呼吸困難者皮下注射氨茶鹼或阿托品,尼可剎米等;心臟衰弱可注射強心劑等增強心臟功能,有利於康復。

  丁酸鈉對豬的腸黏膜的營養作用

  1、供能量來源

  丁酸鹽是結腸上皮最好的氧化底物,佔結腸細胞氧耗量的80%,丁酸無需經過肝膽吸收和複雜的三羧迴圈系統,可以直接為腸上皮細胞提供能量,是腸上皮細胞的快速能量源,尤其是腸細胞***盲腸和結腸細胞***首選的能量,且極易從腸腔內吸收。

  2、改善腸黏膜的形態特徵

  仔豬斷奶時,由於飼糧的改變、母源抗體的缺失、轉群和斷奶等應激因子抑制了腸上皮細胞絨毛膜的生長,造成對腸黏膜的損傷。對於斷奶仔豬,丁酸鈉有降低小腸隱窩深度,提高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的比值,降低絨毛寬度的作用,從而提高其消化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

  二、丁酸鈉對腸黏膜的免疫作用

  腸道黏膜屏障包括機械屏障、免疫學屏障、分子篩、化學屏障和生物屏障。而腸道黏膜免疫是機體防止感染的第一道防線。丁酸鈉可以提高腸道黏膜免疫力,從而提高動物的免疫水平。

  三、調節腸道微生物區系

  丁酸鈉最主要的作用還是對腸道微生物屏障的影響。腸道的有益菌群主要是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研究表明,丁酸鈉對腸道微生物具有選擇性抑制作用。在斷奶仔豬飼糧中新增0.17%丁酸鈉,可高效抑制大腸桿菌的生長,促進乳酸桿菌的滋生,尤其是對盲腸菌群的作用,從而提高仔豬的生長效能。

  四、改善仔豬的生長效能

  丁酸鈉具有特殊的乳酪酸敗氣味,對仔豬具有一定的誘食效應。在仔豬飼糧中新增丁酸鈉,還可以提高飼料轉化效率和營養物質的表觀消化率,從而改善仔豬的生長效能,與抗生素合用時效果更佳。

  總之,作為有機酸,丁酸鈉具有為腸黏膜提供營養,促進腸道絨毛結構的修復和生長,增強腸黏膜免疫力,促進有益菌抑制有害菌增殖,改善腸道環境,提高飼料適口性,促進動物健康等作用,可替代抗生素,是一種有開發潛力的功能性飼料新增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