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由什麼引起的_六大因素引發胃下垂

  胃下垂在發病初期,會使人感到胃極度不舒服,而且還會引發其它疾病。那麼,引發胃下垂的病因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分享了引發胃下垂的因素,一起來了解吧。

  胃下垂的形成原因

  1、飲食不節:吃飯飢一頓、飽一頓,暴飲暴食,不吃早飯,愛吃辣的、燙的,偏食等各種不良習慣都會對胃造成損害,引起胃黏膜發炎或導致胃腸消化功能的減弱。

  2、精神刺激:長期精神憂鬱、緊張、焦慮、家庭不和、疲乏勞累等都會對大腦皮質造成不良刺激,發生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使胃液分泌減少,導致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這不但影響胃的功能,而且可導致胃炎的發生。

  3、貪嗜菸酒:煙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其他化學物質,可以刺激胃黏膜,使鹽酸分泌增加,促使胃炎或潰瘍的發生。而酒精對胃黏膜可造成強烈的刺激,久之可使胃黏膜充血、水腫,發生胃炎。

  4、藥物損害:不少人服藥方法不當或服用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時,不加以保護,使胃黏膜受到損害。如有些人服藥不分飯前飯後,有的不用水送服,乾嚥幹吞,均可對胃造成損傷。尤其是服用對胃黏膜有刺激和損害的保泰鬆、吲哚美辛、磺胺類等藥物時,如空腹服用,或是長期服用,都可引起慢性胃炎。

  5、幽門螺桿菌傳播:幽門螺桿菌可以傳播胃炎和胃潰瘍。家庭成員中混用碗筷或在公共場所使用非一次性確筷,均是幽門螺桿菌傳播的重要途徑。

  6、患有某些疾病:長期患貧血、營養不良、B族維生素缺乏症時,也容易引起慢性胃炎。患有慢性扁桃體炎、鼻竇炎、慢性咽炎、口腔潰瘍等疾病時,經常將細菌和毒素吞嚥到胃裡,在胃腔殺菌作用降低情況下,不可引起胃黏膜發炎,還會加重已有胃炎的病情。

  胃下垂中醫食療

  一、豬肚黃芪湯

  原料:豬肚1只,黃芪200克,陳皮30克。

  做法:將豬肚去脂膜,洗淨;黃芪、陳皮用紗布包好放入豬肚中,麻線紮緊;加水文火燉至豬肚熟,再加適量調味品;趁熱食肚飲湯,分4次2天食完。5只豬肚為一療程。

  食療功效:豬肚黃芪湯可補中氣,健脾胃,行氣滯,止疼痛,對於中氣不足,脾胃虛弱之胃下垂,頗有功效。

  二、豬脾棗米粥

  原料:豬脾2個,大棗10枚,粳米100克。

  做法:將豬脾洗淨切片,鍋中微炒;加入大棗、粳米添水煮粥;可酌加白糖調味,空腹服食,每日1次。半個月為一療程。

  食療功效:豬脾可健脾胃,助消化;大棗和胃養脾,益氣安中:粳米補胃氣,充胃津。對因胃下垂引起的形體消瘦、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倦怠乏力有康復保健之效。

  三、蓮子山藥粥

  原料:豬肚1只,蓮子、山藥各50克,糯米100克。

  做法:將豬肚去除脂膜,洗淨切碎;蓮子、山藥搗碎,和糯米同放鍋內;加水文火煮粥,早晚2次食完,隔日1劑。10天為一療程。

  食療功效:豬肚乃補脾胃之要品,山藥、蓮子、糯米補中益氣而養胃陰。脾胃得補,則中氣健旺,下垂的臟器即可恢復。

 

胃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