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名人故事大全

  很多名人之所能夠成為大眾心中的偶像,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現在的成就,更是因為在獲得成就之前,那一段迎難而上、積極奮進的經歷,在我們處於歷經的時候我們總能夠從他們的身上獲得啟發,他們的勵志故事還可以成為你作文的素材喔!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她註定要當總統

  1980年3月,時任澳大利亞的弗雷澤要到墨爾本大學視察工作。按照常規,下屬事先通知了校方。

  為防止出現疏漏,校方連忙安排相關措施。這時,校長接到了一個女孩子的來信,她自我介紹說願意在晚會上邀請跳舞,以營造溫馨浪漫的氣氛,從而提高校方的聲譽。在校長眼裡,這個建議顯然很冒失,便拒絕了。

  她註定要當校方精心策劃每一個活動,包括演講場所和晚會,參與的每位學生都要求成績優秀、口才流利。

  這個叫吉拉德的女孩子十分氣憤,她認為這是校長對自己意見的不尊重,她憤然寫了一封信,寄給了府,希望可以接受她的要求。

  弗雷澤收到這封信時,回覆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他們下午就要到達墨爾本大學。他讓祕書聯絡校長,要求校長找到這位不同尋常的女孩子。因為弗雷澤的舞技實在一般,跳舞不必了,但可以與她合影。

  校長找了半天,卻沒有找到吉拉德。他不得不向祕書報告了這個結果。祕書攤了攤手,報告給。

  弗雷澤的視察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只是在晚會表演時,出現了一個小插曲。這是一個魔術節目——大變小丑,一開始箱子裡什麼也沒有,轉了多圈後,開啟門,一個小丑憑空出現。接照節目的排練,小丑應該謝幕離開舞臺,但她卻摘下面具,露出俏麗的面容,徑直來到了弗雷澤面前,邀請跳舞。

  弗雷澤猝不及防,但他還是得體地接受了邀請。人群立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記者們也迅速按下了快門。弗雷澤在舞蹈結束時,輕輕地吻了女孩的面頰。這溫馨的場面,上了第二天澳大利亞各大報刊的頭條。

  用這樣別緻的方式邀請跳舞的女孩子,就是朱莉婭·艾琳·吉拉德。

  她註定是一個傳奇人物。吉拉德1998年進入了澳大利亞國會,2006年開始與陸克文政府合作,在2010年的政治大選中,她榮任澳大利亞新一屆,這也是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一位女。

  想別人不敢想,做別人不能做,也許是吉拉德成功的祕訣。校長當年不無感慨地說道:她註定是一個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孩子。

  :拒絕長大的天才

  據說,當年維多利亞女王看過《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後,愛不釋手,下令收集作者卡洛爾的所有著作,準備大快朵頤,結果收上來的除了描述撲克牌或文字遊戲玩法的小手冊之外,多是深奧難懂的數學論文。

  拒絕長大的天才卡洛爾代表了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生活在別處。”他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並沒有混得風生水起,卻一不留心在另一個不經意的領域裡玩得活色生香。卡洛爾的社會身份是牛津大學數學教授,他出生在一個牧師家庭,他本人也是英國聖公會的牧師。他22歲時畢業於牛津的ChristChurch學院,並留在牛津大學執教終身。

  他的一生很以做一名數學教授為榮,卻沒想到自己的天賦竟然與他的數學專業,在另一個奇異的世界裡發生了化合反應,並放射出舉世矚目的光彩。卡洛爾的傳世之作除了《愛麗絲夢遊仙境》之外,又續寫了《愛麗絲鏡中奇遇》。到1898年作者逝世時,這兩本書已成為英國最暢銷的兒童讀物。這兩部童話都包含了許多數學、邏輯、益智遊戲和各式各樣奇特的英文詩。

  數學教授沒有在他的數學專業做出重大貢獻,他在數學鑽研上的事倍功半和他在童話寫作上的靈光四射形成了有趣的對比。對這部後人評價堪與“莎士比亞最正經的書”並稱的傑作,是在和孩子們做遊戲講故事時悠然誕生的。

  更有趣的是,卡洛爾對自己的天才之作渾然不覺。對童話《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發表,他羞於用自己當大學教授的真名查爾斯·道奇森,隨手用了卡洛爾這個筆名。結果查爾斯·道奇森這個數學教授的名字湮滅在學術的高山深壑,劉易斯·卡洛爾這個童話作家的筆名卻在童話世界裡閃閃發光。

  身為數學教授和牧師的卡洛爾和大人共處時,多數時候沉默寡言,甚至木訥拘謹;和小孩子在一起時則輕鬆快活乃至樂不可支。卡洛爾一輩子沒結婚,但他非常喜歡小孩,特別是乖巧伶俐的小女孩,卻極其排斥長大了的女孩。他面對成年女性會窘得臉紅,甚至說話也會口吃,所以也不難理解他為何一生獨身了。他幾乎是一個拒絕長大的孩子。當女人們擠在一起家長裡短眉飛色舞、當男人們探討功名利祿說得口沫橫飛時,他卻寧願鑽到兔子洞裡去。他的單純到沒有心機,使得他面對世俗社會時感到既乏味無聊又手足無措。

  當他去參加宴會時,別人都就座了,他卻兀自和幾個孩子嬉笑玩鬧得物我兩忘,扮成小狗一邊狂吠一邊追趕著孩子們闖進了主人家的大客廳,這是一副滑稽到爆笑的場面:富麗堂皇的客廳、衣裝楚楚正襟危坐的紳士、光鮮亮麗端莊優雅的淑女,忽然間,一群孩子尖叫著推搡著破門而入,後面跟著趴在地上汪汪叫著衝進來的數學教授。舉座譁然,伴著小孩子們躲在窗簾後的咯咯竊笑……

  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卡洛爾就擁有一顆難能可貴的赤子之心。一個可愛的人一定要有些孩子氣和真性情。

  老謀深算、一本正經的大人,有幾個能享受到童心天真的快樂呢?穿戴著峨冠博帶、奔忙於禮尚往來的成年人,有幾個能聽懂來自孩童世界無邪的天籟之音呢?

  茨威格的小說《象棋的故事》裡那個“除了下棋,他的無知在哪個方面都一樣博大無邊”的怪物,恰恰與卡洛爾如出一轍。一個天才,很有可能在其他方面是個白痴。一個人越孤陋寡聞,他在另一個領域裡可能越接近無限。童心和機心,是勢不兩立的兩種心態,呈現在一個人身上是此消彼長的。一個人機心多了,童心勢必就少了;眼裡的沙子多了,珍珠就少了;心裡的雜草多了,鮮花就少了。人一輩子,又能兼顧多少事兒呢?和道貌岸然的成人世界格格不入的卡洛爾,對於世俗社會近乎無知的天才作家,像白蟻一樣,用特殊材料為自己建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奇妙天地。

  :李四光的故事

  李四光***1889-1971***,中國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始人。在20年代,他首先發現了我國存在的第四紀冰川遺蹟,提出了地質力學的構造理論。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李四光是湖北黃岡人,原名李仲揆。14歲那年,因他學業優秀,被保送去日本學習。在填寫出國護照時,他把年齡“十四”誤填入姓名欄裡。怎麼辦?李仲揆靈機一動,把“十”加幾筆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氣了;又在後面加了一個“光”字。從此,他開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時候,家裡很窮,兄弟姐妹7人,爺爺又臥床不起。父親是教書先生,收入微薄,媽媽一人種田,日子很艱難。李四光排行老二,年歲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時看到媽媽一人幹活,心裡難過,就千方百計幫助媽媽幹活。天剛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裝得滿滿的;上山砍柴,總要挑得滿滿的才回家。

  李四光從小愛動腦。他幫媽媽舂米,用腳踩踏板,人小踩不動,他動腦筋用繩子綁在石杵那一頭的踏板上,當腳往下踩時,同時用手使勁拉繩子,這樣石杵就動起來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採藕,小夥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鬧取樂,半天只能採幾節斷藕帶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幹,他先順葉踩到藕,再用腳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後依著它生長的方向一點點把泥踩去,收穫一根根完整的鮮藕。

  後來,李四光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官辦小學堂。考試發榜,李四光名列第一,在小學堂,他勤奮攻讀,刻苦鑽研,成為小學堂一位優等生。14歲那年,他被學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學期間,他對地質學發生了興趣,立志探索地質構造的奧祕。

  幾十年來,他在地質構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質力學的構造理論,並用這個理論去尋找石油天然氣資源、礦產,預測地震,開發地熱,在中國地質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