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類好文章精選

  有條件的年輕朋友可以多找一些勵志類好文章來看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你正擁有青春時光

  有很多的年輕人會問我,說現在的社會不良現象都是憑父親,有關係,看相貌等等。我就問他,憑父親,起碼還得有父親,我八歲的時候,我父親就去世了,我母親一個人帶大我們哥倆。我們在內蒙古偏遠的地方長大,離蘇聯最近。我在北京沒有一個親戚,我沒有因為自己的工作送過一回禮,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嗎?

  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不良的現象,我告訴你,信那些該信的東西,它能改變你。因為如果你要信那些你沒法不憤怒的事情,它只能害了你。

  日本有一個非常年輕的小夥子,他很驚訝,他說富二代在日本被人瞧不起,大家都認為他是寄生蟲,反而逼得富二代自己去拼、去奮鬥,而我們為什麼不這樣想呢?

  房價會不會降,我不是算命師,我只知道中國13億人,你們自己去想。讓更多人居者有其屋,不是居者有產權屋,將來我希望你們有產權,但是一步一步地來。因此告訴你更真實的事實,殘酷卻美好,不至於騙了你。

  北漂一族,大家說,離開北京,回重慶、成都,回自己的家鄉,探討這個問題有意義嗎?你有機會就留在這兒,甚至可以去紐約、倫敦,沒有機會死守在這兒沒有意義。

  但是我想說,當初我們想留在北京都不可能,因為沒有全國糧票。那個時候沒有全國糧票,想到外地漂不可能,我的很多同學都是30歲以後,背井離鄉,放棄家裡溫暖的被窩和孩子關切的目光,到北京來闖蕩和流浪的,比你今天要絕望得多。但是都走過來了。

  我們那個時代的青春,不如你們的一點就是,有天大的委屈都無處申訴,因為沒有網際網路,沒有廣泛的媒體。而你們所有的聲音可以迅速地放大成為全社會的問題,社會不得不關注你們。

  沒有一代的青春是容易的。青春如果沒有了奮鬥,沒有了掙扎,沒有了希望,沒有了絕望,還叫什麼青春?我告訴各位,青春是一生當中最迷惘、焦慮、充斥著絕望、挑戰的時期,但是為什麼所有的人都說青春美好呢?說青春美好的人,全部是在回憶的時候下的定義,親自走過的人,沒有幾個人說過青春美好,除非你喊空洞的口號。

  我在內蒙古的老家時,曾經坐在最後一排的同學問我,白老師,你坐在主席臺,我在最後一排,我什麼時候才能到你那個位置呢?我說老弟,角度不同,在我的位置上,你在第一排,你有無數條路可以走到這兒來,我再也找不到一條可以走到你那兒去了。是我該羨慕你,還是你該羨慕我呢?

  史鐵生曾經有這樣一段話,當時四肢健全的時候,可以隨地奔跑的時候,抱怨周圍的環境如何的糟糕的時候,突然癱瘓了,坐在了輪椅上。坐在輪椅上的時候,抱怨我怎麼坐在了輪椅上,不能行動了,懷念當初行走、可以奔跑的日子,他才知道那個時候多麼的陽光燦爛。

  所以史鐵生說生命中永遠有一個“更”,為什麼不去珍惜呢?為了未來憂慮,失去了美好的時光,你值嗎?如果我們要為未來憂慮的話,你擁有一輩子的機會,難道你會為了你的未來一輩子憂慮嗎?

  愛你現在的時光,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的還沒有來,你焦慮什麼?你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恐懼嗎?真正的恐懼不是血肉橫飛的畫面,真正的恐懼是調動你的想象力,把你自己嚇著了。

  :人生,不可能總是精彩

  信念是人生的太陽

  人生短暫也好,漫長也好,需要我們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品味。佛家說:一葉一菩提,農夫講:一花一世界。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沒有人在生命的所有季節裡不受到一絲嚴寒酷暑,風霜雨雪的侵襲。只是在相同的景況下,每個人不同的心態決定了自己的人生成敗。

  用良好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重要的是調整自己,如果改變不了現實,我們就改變自己。成功是美麗的,但人生中有許多的事,付出了未必成功,其實,只要自己付出了,沒有成功也是收穫。如果把追求成功看做是開花結果,那成功就是果實,追求就是花開到結果的美麗過程。有一句這樣的詩:“天空沒有鳥的蹤跡,但我已經飛過。”並不是每一朵花開,都收穫果實,只要綻放過美麗,就是無憾的人生。

  無論是誰,都不敢說自己終生與失敗無緣,如果人生註定要與失敗打交道,那就要學會做一個善敗者,人生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擊敗,精神和氣魄才是真正的勝利,信念是人生的太陽。失敗不失志,不言放棄,失敗不失智,冷靜面對,失敗不失勇,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只有堅持,你才能繼續前進,收穫成功。

  工作上的不快樂,領導有時不能賞識你,工作中或許有些小磨擦,不要去責怪他人。自己可以更努力工作,盡心做事,捫心自問,只要能對得起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只要問心無愧,只要自己心安,就可以笑對他人。

  人生有低谷也有高峰,你要做的不是想的太多,要的太多,重要的是擺正位置,拿出真正的豁達。不必把一時的得失看的太重,更不必把別人一句無意的話當成有意的話,自尋煩惱和痛苦。心要像明月一樣,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樣,雲開見青天。

  沒有人一生是一帆風順的,會經歷滄桑,會偶感憂鬱,有時候會憤怒充滿胸膛。每一個有靈性的生命都有心結,心結是自己結的,也是自己解的,生命就在一個又一個的心結中成熟,然後再生。

  如果你的工作幹得無人可比,你的努力沒有得到回報,卻給一個你無法接受的理由,你不要悲觀地擰出一個失望的心結。如果你才幹超群,得意春風送你走上陽光大道,困難在你目前迎刃而解,你被嫉妒,被排擠,你不要氣憤得擰出一個無奈的心結。

  在失敗和困難面前,樂觀,豁達,總是戰無不勝的。要相信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要相信明天的狀況會比今天好,困難是暫時的,失敗是暫時的,美好的明天才是永恆的。

  人世滄桑,幾多悲歡,一帆風順的能有幾人。恩恩怨怨,坎坎坷坷,沒有人能夠不面對,弱者在淚水中沉淪,強者在磨難中拼搏。歲月如溪水流走,匆匆又匆匆,也如天際的那片白雲,飄走得無聲無息。季節的輪迴,是自然的規律,不容你改變,但人生的四季,卻可以留住春天的蔥綠。強者不一定是勝利者,但是勝利者一定都是自信的人。

  凡事應該想遠點才好,淡化痛苦,超然灑脫,就能意外增添幾許歡樂。人生中,用不著事事求別人理解,用不著事事都考慮別人怎麼說,你不欠別人一個解釋,別人也未必理解你什麼,因為“天南地北容易辯,人世真假最難說”只要有顆真誠的心,就應該為自己的幸福而執著。如此想想,你就坦然輕鬆了許多。

  我們不必期望每個夢想都成真,不必在乎每一個得失和錯漏,不要總是想自己得到沒有,人生,不可能總是精彩。生活原本是多樣的感受形式,快樂,痛苦,失望,憂傷,都是一次一次選擇的閱歷,一次一次人生的體驗。有哲人說過,“意義在於過程,幸福源於細節。”推開窗,窗外是藍藍的天。

  只有積極的心態才會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歡樂與陽光,才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朋友,請記住,人生,不可能總是精彩的,信念是人生的太陽,堅定信念,打造自己精彩的人生吧。

  :人的一生都是為了掙脫

  其實人的一輩子都有某些東西束縛著我們,不管是貧困生活還是社會地位,不管是傳統習俗還是法律條文。生命的抗爭就是在束縛中跳出美麗舞蹈的過程。沒有束縛的生命反而顯得輕浮而沒有分量,生命的束縛和掙脫束縛的努力,使我們生命變得厚重而美麗。

  每個人都渴望生命能夠像海水一樣沒有障礙地奔騰流動,和藍天相接;每個人都渴望生命像風一樣從天空自由自在地飄過,除了帶走白雲,沒有一絲牽掛。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生命受到束縛,就像沒有任何動物願意被關在籠子裡一樣。人的一生都是為了掙脫某種束縛而努力的過程,這一過程使生命變得豐富多彩,充滿機遇,咀嚼失敗,品味成功。

  人一旦有了自覺意識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束縛抗爭。從十一、二歲開始,青少年一般都會有幾年很強烈的反叛期,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常常不管父母或老師說得對不對都和他們對著幹。這一現象正是生命想要掙脫束縛的具體表現。可以說青少年對於父母的第一次抗爭,就拉開了一輩子和各種各樣的束縛進行鬥爭的序幕。動物通過角鬥來宣示自己的力量,確定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人類通過智慧和耐心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最終擺脫社會的束縛進入自由狀態,儘管這一自由狀態有可能只是一種虛幻,但爭取進入這一狀態的奮鬥過程正好賦予了生命很豐富的意義。

  一個人與其說是為了理想而努力,還不如說是為了擺脫某種束縛而努力。如果我們出生在貧苦家庭,我們可能所有的努力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擺脫貧困。因為貧困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束縛,在貧困中生命得不到張揚,也得不到尊重。所以在貧困中的人常常更加能夠自強不息,因為他的背後有足夠的動力:想要像城裡人一樣過上好日子,想要像城裡人一樣吃得更多,走得更遠。這些最樸素的理想恰恰變成了最有持久力的拼命。

  當人們脫離貧困之後,馬上就會為了爭取自己的社會地位而努力,因為社會地位的高低直接和一個人的尊嚴有關。一個人如果社會地位低下,就像一群狼中的尾狼一樣,永遠只能吃最後一口肉,永遠得不到最好的機會,甚至得不到母狼的青睞。社會地位低下這一可悲的狀態足以鼓動任何男人和女人用盡一切力量和辦法來擺脫卑微。社會地位的低下是一種非常現實的痛苦,當那些來自社會底層的大學生看到有家庭背景的同學總有人前呼後擁,被女孩子前堵後追的時候,不管有多大的心肺都會胸口發悶。在這種感覺下,懂得社會地位不可一蹴而就的人會用持續耐心的努力來爭取社會地位的改善,而沒有耐心的人就會採取危險行動,通過逢迎拍馬、坑蒙拐騙來達到目的。面對社會地位,有虛榮心和貪婪心的人尤其危險,虛榮的人容易為了面子而斷送幸福,而貪婪的人極有可能為了地位而斷送生命,因為地位和金錢一樣,沒有任何滿意的衡量標準,只能用內心去感受,一個面對地位和權力的誘惑不知道適可而止的人,極容易進入危險之地。但不管怎樣,大多數人一輩子的奮鬥過程,就是為了提高自身社會地位的過程.

  當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之後,人們就開始要求精神的解放、心靈的自由,希望擺脫社會對於自己心靈和精神的限制,這是更高層面的生命抗爭。人生而平等這句話表達的不僅僅是一個社會地位問題,也是一個精神自由問題,民主訴求的實質是擺脫思想束縛,獲得精神平等。當我們發現現實世界的很多束縛不可掙脫時,我們希望自己的心靈得到解放,而這一掙脫心靈中各種束縛的過程正是偉大文學和哲學思想產生的過程。人們進行文學和哲學思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放自己的情感,同時獲得通向幸福和自由的路徑。

  如果說一般人的生命奮鬥過程就足以令人感動,那另外一種人的成功更加震撼人心,那就是擺脫了身體殘疾的束縛而創造出奇蹟的人,因為他們常常做到了連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海倫凱勒從小失聰失明,但最後寫出了令人顫抖的美麗文字;貝多芬在失聰之後譜寫了第九交響曲,霍金坐在輪椅上通過手指的動作寫出了《時間簡史》,司馬遷在遭受宮刑之後完成了《史記》;這些人的偉大成就沒有一個不是在擺脫了身體殘疾的束縛之後,放飛了自己強大的精神力量。還有在中國那些聾啞女孩跳出的千手觀音,每一個動作都牽動著人們對於美麗的神經。我曾經碰上一個叫左力的浙江學生,從小耳朵就完全聽不見了,到今天為止這個世界對他來說依然是一片寂靜,但他卻通過自己的努力一直讀到了大學,而且一直都是好學生,他能夠通過閱讀老師的嘴脣知道老師在講什麼,他寫出來的文字流暢通順,思想豐富;現在他還準備到國外最好的大學去讀書,從脣讀中文轉向脣讀英文。我們擁有美好聽力的人都沒有把英文聽懂學好,面對左力這樣的學生,我們除了努力,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我把左力這樣的人稱作是帶著束縛跳出了最美麗舞蹈的人。在學習單板滑雪時對於這一點體會尤其深刻,單板滑雪必須把兩個腳牢牢地固定在板上,因此在光滑的雪地上你只要站起來就會摔下去,在你和滑雪板進行抗爭的過程中,你會摔得鼻青眼腫,但只要堅持下去,你會慢慢發現,單板好像慢慢融化成了你身體的一部分,已經在你腳下運用自如;藉助單板,你已經可以翻滾騰挪,飛馳向前,為生命留下一連串的瀟灑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