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漁民發現世界最大珍珠

 珍珠不僅美觀、價值連城,同時具有藥理作用。到底有多大?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資料,歡迎閱讀!

  

  珍珠是一種是一種古老的有機寶石,由軟體動物***主要是牡蠣***生產的硬的、圓滑的產物。由於內分泌作用而生成的 含碳酸鈣的礦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體集合而成的。具有瑰麗色彩和高雅氣質的珍珠,象徵著健康、純潔、富有和幸福,自古以來為人們所喜愛根據地質學和考古學的研究證明,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有了珍珠。珍珠一般被用在首飾和珍寶行業中。國際寶石界還將珍珠列為六月生辰的幸運石,結婚十三週年和三十週年的紀念石。2006年一場颱風被命名為“珍珠”。

  形成原因

  外因

  蚌的外套膜受到異物***砂粒、寄生蟲***侵入的刺激,受刺激處的表皮細胞以異物為核,陷入外套膜的結締組織中,陷入的部分外套膜表皮細胞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珍珠囊細胞分泌珍珠質,層復一層把核包被起來即成珍珠。以異物為核稱為“有核珍珠”。

  內因

  外套膜外表皮受到病理刺激後,一部分進行細胞分裂而後發生分離,隨即包被了自己分泌的有機物質,同時逐漸陷入外套膜結締組織中,形成珍珠囊而後形成珍珠。由於沒有異物為核,稱為“無核珍珠”。

  現在人工養殖的珍珠,就是根據上述原理,用人工的方法,從育珠蚌外套膜剪下活的上皮細胞小片***簡稱細胞小片***,與蚌殼製備的人工核、一起植入蚌的外套膜結締組織中,植入的細胞小片,依靠結締組織提供的營養,圍繞人工核迅速增殖,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質,從而生成人工有核珍珠。人工無核珍珠,是對外套膜施術時,僅植入細胞小片,經細胞增殖形成珍珠囊,並向囊內分泌珍珠質,生成的珍珠。

  產地分類

  南洋珍珠

  南洋珍珠是指產於南太平洋海域沿岸國家的天然或養殖的海水珍珠,其產珠貝主要為大珠母貝或馬氏貝,主要出產國包括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泰國等。

  中國南海海水養殖珍珠大規模進入國際市場是20世紀80年代,產量已接近日本海水珍珠的水平。中國海水養殖珍珠主要來自廣西的合浦和北海、廣東的雷州半島以及海南的三亞等地。

  歐卡婭珍珠

  歐卡婭***Akoya***珍珠產自日本南部沿海港灣地區。珍珠母貝名為歐卡婭***Akoya***,該品種顆顆精圓,光澤強烈,顏色多為粉紅色,銀白色,一般直徑為6-9毫米。

  歐卡婭珍珠是日本珍珠種植場專產珍珠。出產的第一批人工培植珍珠是在20世紀20年代,白色、玫瑰色的折光色彩使珍珠呈現美麗的外表。歐卡婭族珍珠是高質量的珍珠,配置18K黃金做成首飾,您將發現無論他們的搭配非常完美。您也會發現這一系列珍珠很少有瑕疵,並且擁有濃重、美麗的光澤。

  淡水珍珠

  淡水珍珠絕大部分來自中國,產量佔全世界的80%,每年中國都舉辦中國***國際***珍珠節。淡水珍珠的珍珠母貝為馬氏珠母雜交貝或河蚌,淡水珍珠的圓度和光澤是影響其價格的主要因素。

  淡水珍珠看起來非常接近於歐卡婭族珍珠,但是其價格僅是歐卡婭族珍珠的1/5。需要權衡的是淡水珍珠一般來說比較小,不太對稱,當串成鏈時,相稱效果不是那麼好。當然但權衡價格之後,淡水珍珠亦不失為完美的禮物。

  塔希提黑珍珠

  塔希提黑珍珠***Tahitian,又稱大溪地黑珍珠***產於南太平洋法屬波利尼希亞群島的珊瑚環礁。珍珠母是一種會分泌黑色珍珠質的黑蝶貝。黑珍珠的美在於它渾然天色的黑色基調上具有各種繽紛的色彩,最被欣賞的是孔雀,濃紫,海藍等彩虹色,她強烈的金屬光澤隨珍珠的轉動而變幻,遠非其它改色珍珠可比擬。一般黑珍珠的直徑為8至16毫米。從圓形到梨形甚至環帶狀都有。

  這種珍珠傳統上稱為黑珍珠,但是他們的顏色系列由金屬銀色——鉛筆鉛的顏色組成。在這一系列顏色裡,他們還伴有在光的折射下有不同顏色的泛光***overtones***,如綠色、濃紫色或海藍色。

  菲律賓漁民發現世界最大珍珠 價值1億美元

  報道稱,該漁民的漁船在海上遭遇暴風雨後將船錨拋下,船錨在海下被石頭卡主,漁民潛水後將船錨弄出,在潛水的時候發現了這顆巨大的珍珠。

  菲律賓一漁民十多年前在巴拉望島的一次捕撈活動中尋獲一枚重達34公斤、價值至少1億美元的珍珠,然而,該漁民並沒有意識到該珍珠的價值,而是將其作為了一個象徵好運和美好的象徵符放在了自己居住的木屋中。日前,因為木屋被年初的一場大火燒燬,該漁民清理財產搬家,並將珍珠交給了菲律賓旅遊局的官員,該官員看到後表示很震驚,並表示,會將其作為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存放,以吸引大量遊客的參觀。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2日報道,該顆巨大的珍珠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一顆,比先前的世界紀錄還大5倍。珍珠寬30釐米、長66釐米左右,此前世界上重6.5公斤、價值3500萬美元的最大珍珠在其面前相形見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