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發現世界最大礦

  我國新疆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礦,對我國有重大意義,其中過程如何?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文章,我們一起分享吧!

  世界最大礦在新疆

  經過地質工作者6年的勘查評價,新疆地礦局25日宣佈,在新疆和田地區和田縣境內火燒雲一帶,發現一處資源儲量近1900萬噸的世界級超大型鉛鋅礦,這也是目前我國資源儲量最大鉛鋅礦。

  據介紹,火燒雲鉛鋅礦最初由新疆地礦局第八地質大隊於2011年在和田縣境內喀喇崑崙山腹地發現。礦區位於海拔5500米以上的高原無人區,面積達6.6平方公里。礦體具有厚度大、埋藏淺、品位高等特點,鉛鋅礦資源儲量1894.96萬噸,其中,可用於工業開採的儲量達1887.37萬噸,佔總儲量的99.6%。

  鉛鋅廣泛應用於電器、機械、軍事、冶金、化學、輕工和醫藥等領域,鉛在核工業、石油工業等方面也有較多用途。我國已在27個省份發現鉛鋅資源,目前主要集中在雲南、甘肅、內蒙古等6個省份,新疆並不在其中。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新疆地礦局第八地質大隊在喀喇崑崙山勘探並發現了一個超大型鉛鋅礦,資源儲量達1894.96萬噸,為中國最大的鉛鋅礦,在世界鉛鋅找礦史上亦屬罕見。

  據新疆地礦局第二地質大隊大隊長崔洪斌介紹,1993年在烏恰縣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邊境薩瓦亞爾頓一帶發現該金礦。經過20年的持續勘查,在海拔3100米到4300米約20平方公里的勘查範圍內,發現了21個金礦化帶,平均品位2。45克/噸,提交黃金資源量127。09噸,遠景資源儲量在200噸以上。其中,4號成礦頻寬度達85米,長4000米,平均品位2。57克/噸,區域性最高品位達63。88克/噸,估算金資源量達98。33噸。

  目前,《新疆烏恰縣薩瓦亞爾頓金礦床詳查報告》已經通過評審。崔洪斌說,早在2008年,薩瓦亞爾頓金礦的巨大資源潛力就已經吸引了香港偉福礦業與新疆地礦局合作勘探。今年勘查提交金礦資源量達到百噸級後,山東招金集團、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黃金巨頭企業均表達了合作開發意向,專案建成投產後將對當地稅收、就業起到巨大拉動作用。

  據介紹,薩瓦亞爾頓金礦地處世界著名的“中亞金腰帶”,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已在這條成礦帶上發現了眾多大型、超大型金礦。

  據新華社電記者從國土資源部獲悉,由中央地質勘查基金投資實施的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鈾礦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國內最大規模的可地浸砂岩型鈾礦床。連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該地區累計控制鈾資源量躋身於世界級大礦行列。這對我國立足國內提高鈾資源供應,提高核電發展資源保障能力有重大意義。

  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鈾礦勘查實現找礦重大突破,主要得益於中央地質勘查基金“煤鈾兼探”的勘查思路創新,即根據區域礦產分佈規律,進行勘查技術優化組合,在開展煤炭勘查的同時,利用煤炭鑽孔同步進行放射性測井和編錄,探索砂岩型鈾礦存在的可能性。在發現並圈定一系列重大鈾礦找礦靶區後,果斷決策開展鈾礦勘查會戰。

  據悉,中央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組織了分別隸屬於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內蒙古國土資源廳和地勘局的4支勘查隊伍、28臺鑽機、500餘名勘查技術和施工人員,頂嚴寒、冒酷暑,精心組織、科學施工,苦戰300天,一舉實現大營鈾礦勘查的快速重大突破。

  “煤鈾兼探”找礦新思路實現了一礦變雙礦的創舉。中央地質勘查基金在該地區既勘查評價了一處資源量達510億噸的超大型煤礦,又發現了一處超大型鈾礦。不僅節省了大量鈾礦前期找礦投資,同時也縮短了4至5年的鈾礦勘查週期,預計開發利用後可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