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學習國旗下講話稿

  學會學習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它是開啟終身學習之門的鑰匙。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各位老師、同學們 陳 祥

  上午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主題是 《如何學會學習》

  談到學習,其實大家都會說,學習不就是讀書做作業嘛!誰都會學習。但是要學好習,出好成績還需要會學習,花少時間出高分數,玩得輕鬆學得愉快,這樣才叫會學習!那麼如何做到會學習呢?我想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這是學會學習的前提。

  1、勤奮學習的觀念:學習本身就是勤奮和努力的過程,“書山有路勤為徑”。勤奮是學習、成才與成功的重要前提條件。“勤能補拙”“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說明只要我們學習勤奮起來就會提高自我成績,就會進步。

  2、自主學習的觀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起主導作用,但我們學生自己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我們只有自我積極去要求自己,主動學習,把學習看做自己事情,才會聽好課,記好筆記,做好作業!學習才不需要老師督促,家長批評!自主學習就是自我上進,自我會學的體現!

  二、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會學習的內動力。

  要取得良好學習效果必須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學習興趣對學習起著巨大的推動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說明興趣對學習的積極作用。有些同學一些學科成績因為種種原因不理想,於是課堂上對這些科目教師教學沒興趣,課也不想聽,作業不想做,老師督促還生氣!自然就談不上成績提高!所以要想會學習,就要從日常課堂學習中,尋找學習興趣點,通過老師同學幫助來培養自我良好學習興趣,搞好學習。

  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會學習的關鍵。

  所謂學會學習,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學會學習的方法。“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說明科學的學習方法不僅有助於在學習活動中少走彎路,還更有利於培養和提高各種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有法,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個方法怎麼得來?可以聽老師學習方法介紹、可以學習班級好成績同學的做法、還可以在自我科目學習成績提升中,總結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方法!總之要掌握適合自己科學學習方法才是會學習表現

  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會學習的基本途徑。

  學生要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就必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

  1、制定計劃的習慣。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說明計劃重要性。每次考試來臨都要提前制定複習計劃,按照計劃複習定會考出理想成績。

  2、先預習後聽課的習慣。新內容學習前自我預習,會達到對課本知識先入為主,總體瞭解,有利於自我聽課跟上老師節奏,理解到位,自然當堂掌握!

  3、課堂專心聽講習慣。課堂一定要緊跟老師節奏,心腦手與老師講課同步,認真聽課,及時記錄,積極思考,參與課堂。只有抓住日常課堂老師講課,課後及時鞏固才會學好習,出成績。

  4、及時複習的習慣。對於老師當天講課內容,當天晚自習就要複習鞏固知識,要再梳理課本,通過完成課堂作業、配套練習複習鞏固。對於記憶背誦知識第二天早輔導還要再強化!另外自我還要有單元知識複習鞏固習慣,一週知識回頭複習習慣,考前自我課本知識梳理複習習慣,整理做過測試卷習慣。。。等等。複習是最有效的學習。

  5、練習測試糾錯反思習慣。所有做過試卷都要糾錯。都要整理歸納,都要糾正錯誤原因,訂正頭腦因課本知識掌握不牢產生錯誤思維所致的錯題。糾錯就是查詢自我課本知識的薄弱點和知識盲點,糾正過來就是進步!

  6、積極應考的習慣。對待每次考試,我們都要有積極態度對待考試,積極心態理解考試,積極做法迎接考試,要有計劃與具體學習做法去準備考試!這樣才是會學習,肯學習的行為!

  同學們,學習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有苦也有樂!有淚也有笑!只要我們用積極態度去對待它,用自己的興趣去感染它,用自己的勤奮去督促它,用科學方法去指導它,我們的學習成績也定會如芝麻開花節節高!我們也就掌握學會學習的密碼,開啟知識寶庫的大門,我們每位同學的前途定然無限光明!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二】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學會學習,努力學習。

  中國人有一句話:活到老,學到老。美國未來學家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學會學習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它是開啟終身學習之門的鑰匙。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學會學習”呢?

  首先要牢記:我們為什麼要學習。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呢?有人會說,這很簡單。因為我是學生,我到學校來就是為了學習。是呀,我們這樣的年齡不讀書幹什麼呢?只要你是學生都要學習。那麼,學習幹什麼?用一句老話講: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通俗的說:為終生髮展學習。學習看上去是為了眼前的事情,實際上,學習是面向明天的,面向未來的。

  其次要思考:我們如何學習。

  最好的學習就是自主的學習。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自己主動地學習,自己有主見地學習。古往今來,學生都是學習的主人,學習要靠自己的艱苦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績。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意思是說,給人家魚吃,還不如教會人家捕魚的方法。一條魚能解決一時之需要,卻不能解除長久的困難,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捕魚的方法。這就告誡我們:掌握方法比知識本身要重要。

  同學們圍繞學習這個中心,可以將課堂分設為五個步驟:

  一是自己定出學習目標,提出問題;二是學會緊扣課本、圍繞目標自主學習,嘗試解決問題;三是小組合作,基本解決問題;四是展示點撥,全面解決問題;五是鞏固提升,達成目標。

  這種學習模式,核心就是要培養同學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積極地預習和複習,積極思考和討論,積極作業和實踐。在“培養有學習能力”的育人目標的導向下,你一定能夠學有所成。

  第三要關注:我們怎樣學習最有效。

  所謂學會學習,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很多,如:巧妙安排時間,科學運用大腦,循序漸進,科學記憶,理論聯絡實際等等。這裡向同學們簡要推薦與學習密切相關的“學習金字塔”。不同的學習方法所獲得的知識在24小時之內的保留程度是不一樣的: 聽講法——5%;閱讀法——10%;視聽法——20%;示範法——30%;討論法——50%;練習法——75%;而***學生與學生***互助式自主學習法——95%。 同學們,只有樹立了美好的的奮鬥目標,做學習的主人,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鍥而不捨,奮勇向前,我們取得好成績,博得好人生,讓我們一起學會學習、努力學習吧!

  【篇三】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從來不欣賞一天到晚呆在實驗室裡的科學家,正如我從來不鼓勵盲目用功的學生。只需一點點技巧,我們就能用最短的時間做出最大的成績來!中學時期的學習是緊張的,面對學科的增加,作業的繁多,許多同學變得手足無措,我也曾經歷過這過程。可是一天到晚,都坐在教室裡不停地學習,每天回家把作業和資料做到晚上十二點的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當我們看到愛因斯坦的這句名言之後我們就認識到,學習還要講究技巧,學習更要講究方法。

  首先,要培養自己對學習的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告訴我們,同樣在學習,按照老師和家長的要求去學,和自己喜歡去學,甚至把學習當做一種樂趣去學,學習的效果是不一樣的。能從枯燥的數學中發現生活,能從語文中體悟和交流對人生的認識,能從歷史中感悟歷史等等,你就能去除對學習的浮躁,能夠靜下心來帶著興趣去學習。

  其次,要樹立學習的目標。沒有前進的目標就彷彿航船在大海中找不到航行的方向。我們學習為了什麼?我們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學習最好要達到一個怎樣的結果?和自己比,今天是不是比昨天進步了,和同學比下次考試我能否超越別的同學,不斷給自己尋找可以超越的目標,你就會每天有不斷的進步。

  第三,要學會學習。學習是講究方法的,學科的學習有許多共同的特點,只要你認真總結就會找出規律,按著規律去學習,就會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上課前要提前預習,找出每一課的重難點,便於在課堂上重點學習,比如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講,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讓你的學習會少走彎路,比如要學會總結,把每一章的內容要在學習之後進行歸納整理和進行分類消化。只有掌握這些學習的方法才會讓你的學習更輕鬆,更有效果。

  第四,要多讀課外書。書本中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更多的從課本之外汲取營養,讓自己的學習可以變得更優秀。

  總之,學習還要講究方法,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就像給自己的學習插上飛翔的翅膀。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