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又漂亮的科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

  科學是一切生活的基礎,如同一把鑰匙,為我們開闢前進的道路。做好科技手抄報,學好科技知識。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簡單又漂亮的科技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簡單又漂亮的科技手抄報圖片1

  簡單又漂亮的科技手抄報圖片2

  簡單又漂亮的科技手抄報圖片3

  簡單又漂亮的科技手抄報圖片4

  簡單又漂亮的科技手抄報圖片5

  簡單又漂亮的科技手抄報的資料:身邊的科技知識

  1、兔子用腿拍打地面的動作來傳遞資訊,用後腿拍打地面的大多數是雄兔,這是它向雌兔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2、世界上最大的猴是狒狒,最小的猴子是倭狨.

  3、"四不象"真正的名字叫麋鹿,是我國的珍奇動物.

  4、冰糕為什麼會冒氣?

  冰糕冒氣是因為外界空氣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見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時,一遇冷就液化成霧滴包圍在冰糕周圍,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氣”一樣。

  5、向日葵為什麼總是向著太陽?

  向日葵的莖部含有一種奇妙的植物生長素。這種生長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線照射,它就會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時它還刺激背光一面的細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長的快,使向日葵產生了向光性彎曲。

  簡單又漂亮的科技手抄報的內容:中國科學家的小故事

  美籍華裔物理學家。祖籍中國山東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於美國密執安州安阿伯,中學時代是在臺灣度過的。1956年丁肇中入美國密執安大學學習,1960年獲碩士學位,1962年獲博士學位。1963-1964年在歐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作。1967年起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1977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丁肇中主要從事高能實驗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電動力學、γ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他最傑出的貢獻是在1974年,與裡希特各自獨立地發現了J/ψ粒子。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2年夏,丁肇中實驗小組利用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質子加速器尋找質量在1.5×109eV~5.5×109eV之間的長壽命中性粒子。1974年,他們發現了一個質量約為質子質量3倍***能量為3.1×109eV***的長壽命中性粒子。在公開發表這個發現時,丁肇中把這個新粒子取名為J粒子,"J"和漢字"丁"字形相近,寓意是中國人發現的粒子。與此同時,美國人裡希特也發現了這種粒子,並取名為ψ粒子。後來人們就把這種粒子稱為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質,其壽命值比預料值大5000倍。這表明它有新的內部結構,不能用當時已知的3種味夸克來解釋,而需要引進第四種夸克即粲夸克來解釋。J/ψ粒子的發現大大推動了粒子物理學的發展。

  此外,通過高能正負電子對撞的物理實驗,丁肇中在1979年夏發現了三噴注現象,為膠子的存在和量子色動力學提供了實驗依據。他進行的高能下電磁作用與弱作用干涉效應的實驗,為弱電統一理論提供了實驗依據。1981年起,他組織和領導了一個國際小組──包括中國在內的約13個國家近400名物理學家參加的L3組。在歐洲核子中心高能正負電子對撞機LEP上進行高能物理實驗,尋找新的基本粒子及其粒子物理的新現象。

  丁肇中熱心培養中國高能物理學人才,經常選拔中國青年科學工作者去他所領導的小組工作。他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校的名譽教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5年世界物理年活動日前在歐洲啟動。他正領導著來自美、法、德、中等14個國家43所一流大學和科研院所的581名物理學家,在日內瓦建造的世界上能量最大的正負電子對撞機上,探索宇宙中的新物質、反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