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在中國夢的豐富內涵中,“人”無疑是關鍵要素。“,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主席的重要講話,闡明瞭中國夢的核心價值,也指明瞭中國夢的動力源泉。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勾勒出的美好圖景,最終統一於人民夢的歷史語境。“大河沒水小河干”,近代中國的百年奮鬥,不斷證明著一個樸素道理,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征程中,唯有將個人之夢寄託於國家之夢、民族之夢,夢想才有成真的可能。

  在中國夢的雄壯交響中,無論是實現國家民族的繁榮富強,還是追求普通個體的幸福生活,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始終是最催人奮進的旋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從實現總體達到小康水平,到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再到構建覆蓋13億人的保障體系……國泰則民安,民富則國強,偉大的中國夢,使個人夢想有了廣闊空間。

  在這個意義上,“巨集大敘事”的國家夢,也是“具體而微”的個人夢。中國夢,最終是由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個體夢想匯聚而成。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人生出彩機會的渴望,正是中國夢最富生命力的構成。

  人人都有追夢的權利,也都是夢想的築造者。如果說,“大河沒水小河干”闡明的是命運共同體邏輯;“小河有水大河滿”,則揭示了發展進步的動力機制。正如同志指出的,中國夢的實現,“必須緊緊依靠人民”。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個體夢想的實現,正是國家夢想實現的重要前提和必備條件。

  一切為了人民,夢想便有了牢固的根基。淮海戰役戰場上一望無際的手推車,見證了人民戰爭的偉力;安徽鳳陽小崗村18個鮮紅的手印,標註著人民改革的精神。人民群眾的創造實踐,是創造歷史不竭的源動力。正是得到了人民的擁護支援,尊重了人民的首創精神,激發出人民的無窮力量,我們才在披荊斬棘的奮鬥中,創造了經濟增長的奇蹟,釋放了社會發展的活力,開闢出一條生機勃勃的復興之路。

  歷史證明,個人的前途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而每一個人的奮鬥努力,都是中國夢的組成部分。在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階段,最大程度吸納人民群眾參與改革發展,最大程度促進全面小康的共建共享,最大程度動員全體人民同心共築中國夢,就能激發每個中國人的進取心和創造力,就能在逐夢之路上始終有眾志成城的民意支撐,始終有破浪前行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