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食品手抄報

  減少,控制食物中毒,保障大眾健康。關注食品衛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來把!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內容1: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偽劣食品防範“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記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範,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防範“七字法”:即防“豔、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豔”。對顏色過分豔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新增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儘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圖片:

  圖片一

  圖片二

  內容2:怎樣識別用激素促進成熟的蔬菜?

  有的菜農為了使蔬菜生長加快、生長的多就用激素噴灑,吃了這種菜對健康不利,怎樣識別呢? 西紅柿表皮光滑,當菜農對它噴灑催大、催肥、催熟激素後,激素藥液一部分流至下端,致使該部位特別長肉,形成“尖屁股”。這種西紅柿當然不能吃。此外,個頭很大,紅綠斑駁,摸起來發硬,切開後沒汁或汁很少,這也是催熟劑催熟的,不宜購買。生長怪異的如冬瓜、黃瓜、茄子之類,冬瓜、茄子上小下大,黃瓜則全身長坨,都是噴灑激素的結果。有的水果細皮嫩肉,有的芹菜體大身長,均不要吃為好。

  內容3:如何採購食用油,應索取哪些證件?

  採購食用油時,一定要採購標有“QS”標誌的桶裝食用油,若採購散裝食用油,極易購買到潲水油及問題食用油,質量得不到保障。應索取的證件有:銷售商的衛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食用油的“質量檢測報告”影印件。若不按要求對食用油進行採購和索證,一經油出了問題,找不到銷售商,責任由自己全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