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中秋節手抄報圖片大全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文化含量最重、能完整展現華夏民族特有的“血親團圓、民族團結、國家統一”願望的節日。你知道怎麼做中秋節的手抄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於中秋節手抄報的圖片參考

>

  有關於中秋節手抄報參考圖***1***

  有關於中秋節手抄報參考圖***2***

  有關於中秋節手抄報參考圖***3***

  有關於中秋節手抄報參考圖***4***

  有關於中秋節手抄報參考圖***5***

  有關於中秋節手抄報參考圖***6***

  有關於中秋節手抄報的資料參考

  一、中秋節祝福短語

  1、中秋月兒圓圓,故鄉遠在天邊,親人夢繞魂牽,愛人關愛綿綿,朋友情誼萬千,祝願此情此景,心底溫暖無限!

  2、去年圓月時,花燈亮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圓月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3、您的手機從今日起已具備買月餅功能,預定請撥0,送貨撥,如有疑問請與本中心聯絡,網址:三達不溜點不坑你坑誰點坑麼!提前祝您中秋節快樂!

  4、月已圓,人未到!只願天涯同淪落,相逢永不老!乾坤權當定情物,廣寒宮裡有人邀!

  5、聖旨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中秋將至,特賜紅包一個,內有幸福萬兩,開心萬兩,快樂萬兩,青春萬兩,笑容萬兩,願你飽嘗幸福快樂之微笑。欽此!

  6、心到想到得到,看到聞到吃到,福到運到財到,中秋節還沒到,但願我的簡訊是第一個到,提前祝你中秋節快樂!

  7、祝你忙中有閒,兜中永遠有錢,身邊好人相伴,容顏永駐今天,人生目標一直向前,日子越過越甜,如此年復一年!中秋快樂!

  8、月很圓,花更香,保重身體要健康;魚在遊,鳥在叫,願你天天哈哈笑;手中書,杯中酒,祝你好運天天有!歡樂多,憂愁少,預祝中秋節快樂!

  9、月圓家圓人圓事圓圓圓團團,國和家和人和事和和和美美。祝全家幸福、和氣滿堂、閤家歡樂!

  10、送一個圓圓的餅,獻一顆圓圓的心,寄一份圓圓的情,圓一個圓圓的夢。中秋節快樂!

  二、中秋節習俗

  兔爺兒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這兔兒爺,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已經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後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等猛獸,有的騎著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為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

  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後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為熱鬧。

  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讚歎。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綵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袖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到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製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油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遊戲。

  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如今廣西廣東的不少地區,在中秋夜佈置燈會,扎制用電燈照亮的大型現代燈綵,還有用塑料製成的各式新型花燈供兒童玩,但卻少了一份舊時燈綵的純樸之美。

  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鬥,頗有愛國的思想。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傳說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後,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統治,於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號。類似於峰火臺點火起事,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這個傳說與中秋吃月餅的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