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秋為主題的手抄報圖片

  中秋節是我國第二大傳統節日,是第一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節日。中秋節的手抄報你會做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以中秋為主題的手抄報的圖片參考

>

  以中秋為主題的手抄報參考圖***1***

  以中秋為主題的手抄報參考圖***2***

  以中秋為主題的手抄報參考圖***3***

  以中秋為主題的手抄報參考圖***4***

  以中秋為主題的手抄報參考圖***5***

  以中秋為主題的手抄報參考圖***6***

  以中秋為主題的手抄報的資料參考

  一、關於中秋節的名言

  1*** 小時候,中秋是一個月餅,我咬一口,你咬一口;長大後,中秋是一杯濁酒,我泯一點,你泯一點;而現在,中秋是一輪圓月,我看一眼,你卻不在。

  2***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3***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4*** 秋,是收穫的季節,也是最令人感慨的季節;那豐碩的果實,每一個都滿載著勞動者辛勤的汗水;那隨風輕舞的楓葉呀,每一片都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絕唱;風輕拂,星低訴,舉杯邀明月,遙寄相思贈嫦娥。

  5*** 如此皎潔月光。那些人,便住在這月亮之中,托起的是滿滿的故鄉,只望這中秋明月,許我無數牽掛。

  6*** 用玻璃蘸取月球土壤浸出液,放在PH試紙上,紙上隱現了父母的背影。

  7*** 我們都是一塊拼圖,而主題則是團圓,而我們所拼成的圓圖名為——家庭。

  8*** 邀君共賞秋佳月,把酒共話當年時。

  9*** 神州奮起,國家繁榮,山河壯麗,風調雨順,江山不老,祖國常春!此國慶佳節,祝願祖國繁榮昌盛,也願健康快樂伴你一生。

  10***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簷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寧》

  二、中秋節的由來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三、中秋節的習俗

  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