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雨水節氣的優秀作文

  在雨水時節都有哪些習俗呢?大家對於雨水這個節氣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關於雨水節氣的作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雨水時節溼漉漉

  不知不覺,二月已經走過多半,那天翻去一頁日曆,兩個溼漉漉的漢字顯露出來雨水,這兩個字真夠形象,渾身上下掛滿了水珠。

  雨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立春雖然過了,好像還沒有與冬天劃清界線,常常讓人感到揮之不去的寒意。而雨水一到,就覺得那風軟了許多,不再硬生生地刺臉,也不再直通通地往懷裡鑽了。若抬頭看看柳枝,好像已由乾澀的褐色變出了一層似有似無的綠。

  五九、六九,抬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節氣是老祖宗對一個時段的概括,到了雨水就是那河開雁來的時候,天漸漸趨暖,雨水也會相應增多,這時如有一場透雨,對冬小麥返青是至關重要的。

  過去,年年有大雪,人說雪是小麥的被子,在那厚厚的雪被之下,麥苗暖暖地睡著。開春,雪慢慢化去,滿眼是蔥綠的麥子。今年大旱,百日無雨,據說這是幾十年乃至一百年所不遇。遍地裂著大口子,麥苗都成了枯褐色,哪還有以前常見的蔥綠。

  雨水人們那個盼啊,可想而知。不久前來了一層薄雲,為了促一場雪,天上飛機,地下大炮,人為地撒佈乾冰,千呼萬喚,算落了一層淺雪。天明我瞅瞅,牆沿、屋頂,三指來厚,半天沒過,蹤跡全無,等於溼了溼地皮兒。

  想我少年時,雨水節氣的麥苗好像有一高了,綠瑩瑩直愣愣的,由南方歸來的大雁成群地落在麥地裡休憩覓食,我曾順著河溝悄悄地接近它們,趴在土沿上偷看,那花麗的羽毛,笨拙的身子,一隻只肥碩飽滿,或臥或立,散淡休閒,放哨的大雁在外圍,不停地扭來扭去,伸長脖子警惕地看著四周。距離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抓到它,但真正一露頭,雁群便嘎嘎地叫著仰天而去,溼潤的土地上只留下我匍匐的痕跡……

  眼下,田裡乾乾的,麥苗趴在地上不起,好像病了的嬰兒,氣力全無。也許還有些早,亦或是天旱無水,更不見落雁。村莊裡,能出動的人都出來了,為了保墒,人們開著小拖拉機,後面拉著石磙,要把那裂開的地縫壓住,更多的人拿著抓勾,一趟一趟地拉過,將麥苗周圍的縫隙抹去,目的只有一個,保住土壤原有的水分不再流失。

  地裡,滿眼都是澆麥的鄉親,報紙上,電視裡,可以看到國務院總理雙手抱著軟管龍頭幫助農民澆水的畫面,涼水打溼了他的衣袖,總理全然不顧,可見這場大旱已是驚天動地。忘了是誰說過,糧豐,中原穩,天下安!

  於此同時,還看到另一則報道,農民用水庫的水澆麥,越澆越死,麥苗幹了,像枯草,原來,水源被化工廠汙染……

  盼著,盼著來一場透雨吧!

  終於有了一些端倪:風啥時候來了,悄悄地掀起了大紅春聯的一角,而後,便吹得它一上一下,好像不願意再停下了。天色漸沉,四圍都變得溼漉漉的,樹枝也在風裡舞動,但沒有先前那種嘎嘎的碰撞,枝頭似乎柔韌了許多,即使挨著了,也只有悉悉索索的聲響,想來,是不是葉芽也該萌動了。門前的大道開始泛潮,多少車輪碾過,它也沒有變幹,我知道,這是雨的前兆……

  街上人們沒有匆忙,沒有驚慌,沒有焦急,也沒有拿出雨具;田裡呢,小拖拉機先停了,它的安靜忽然提醒了正在勞作的鄉親們,大家扶著抓勾把兒,久久地仰望著遠天,他們沒有急忙離去,好像在等著,迎接一位久盼的親人,即便雨來了,淋溼了,也倒甘心情願。

  來吧,來吧!我們等待雨水的到來!接著便是“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雨水習俗

  “雨水節,回孃家”是流行於川西一帶漢族節日習俗

  到了雨水節氣,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孃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婦女,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久不懷孕的婦女,則由母親為其縫製一條紅褲子,穿到貼身處,據說,這樣可以儘快懷孕穗子。該習俗現在仍在農村流行。

  “拉保保”是四川一些地區的民間習俗

  舊社會,人們迷信命運,為兒女求神問卦,看自己的兒女好不好帶,尤獨子者更怕夭折,一定要拜個乾爹,按小兒的生辰年月日時同、金、木、水、火、土,找算命先生算算命上相合相剋的關係,如果命上缺木,拜乾爹取名字時就要帶木字,才能保險兒子長命百歲。此舉一年復一年,久而盛開一方之俗,傳承至今更名拉“保保”。

  在正月雨水節拉乾爹,意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還有不擇時日地址所謂"拜拉路乾爹"、"上門拜乾爹"者。

  古柏森森的道路上人流如潮,巫卜星相、低錢香蠟、小食攤點、流動商販,雲集道旁善男信女,大家閨秀、公子哥兒、山民村姑,三五成群,拉拉扯扯,擠來擁去,歡聲笑語,熱鬧非常。

  要拉乾爹的父母手提裝好酒菜香蠟紙錢的篼篼、揹著、抱著、牽著娃娃在人群中穿來穿去找準乾爹物件,如果顧娃娃長大有常識就拉一個知書識禮有字墨的文人為乾爹;如果娃娃身體瘦弱就拉一個身材高大強壯的人作乾爹。

  一旦有人被拉著當"乾爹",有的扯脫就跑,有的扯也扯不脫身,大都爽快的應允,認為這是對自己的信任,相信自己的命運也會好起來。而今,雨水節這天舉辦“拉保保”,已成為一項特具風趣的活動。

  雨水之韻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朦朦朧朧地籠罩著大地,雨滴落在樹葉上,發出沙沙的聲音,美妙極了……

  我睜開惺忪的眼眸,往窗外望去,我種的花兒早已被洗得油亮油亮,“叮咚叮咚”清脆如銀鈴般的聲音傳來,我俯身一瞧,原來是一隻小銅碗,裡面只裝了少些水,一滴滴雨水從屋簷滑落,似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水晶落到碗裡,隨即碗裡濺落出一串水花,發出了一串好聽的水聲。

  我簡直不敢相信,常見的雨水竟能創造出如此清脆的聲音,我久久不想離去,伏在陽臺上,感受水的生命。

  “沙啦沙啦”,既而,我又聽見了這種聲音,輕飄飄的,雖沒有先前的清晰有力,卻給我帶來的是朦朦朧朧的美妙,我在猜想,這一定是落在吊蘭上的聲音,我睜開雙眸,果然,那隱約的聲音正是從這傳來的,急而短促,是那樣的歡快!我想吊蘭此刻,也舒展著長葉,盡情任雨水為她澆淋,她愈發得亮、綠,在沙沙聲中,我彷彿聽到了她在向水致謝。

  我拿出一個方便袋,放在雨水飄落之下,“通通”,我不禁撲哧笑出聲來,這水落在袋子上的聲音,是如此的深沉,好似大提琴的聲音,綿綿的,彷彿這聲音是斬不斷的,我完全自失起來,沉浸在水的交響樂中!

  不知是誰把天空濃濃地塗上了墨,在橘紅色的燈光下,我清楚地看到雨愈下愈小,那水的聲音也隨之愈來愈小,我有些捨不得,於是拿出好幾個碗接雨水,“滴答滴答”真美妙……

  雨停了,我把碗拿回家裡,拿出一支筆,敲了起來,“叮咚叮咚”這聲音將歡笑送得很遠很遠……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