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氣養生起居準則

  小暑節氣是生命旺盛的季節,滿眼的綠樹濃陰,荷花亭亭玉立,茉莉花香沁人,給人們帶來一絲絲夏日的清涼。暑天易傷氣,將導致體力、元氣不足,機體功能下降。容易使得感冒、腸胃疾病往往乘虛而入。所以小暑節氣迎來要注意起居養生。具體應該如何操作呢?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吧。

  小暑節氣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早睡早起。這才能維持身體各項機能正常運轉,建議成年人每天保證7小時的高質的睡眠。

  小暑節氣養生起居:作息要定時

  小暑後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作一些相應的調整,適當地減緩生活節奏,平靜地、有計劃地進行工作,有利於減少焦慮的情緒。

  專家表示,小暑後起居作息要有規律,一般晚上10點-11點就寢,早上5點半-6點半起床,一旦養成了定時就寢的習慣,比較容易排除氣候對睡眠的干擾,上床不久即可入睡,並很快轉入深睡,早晨也容易自然醒。此外,三餐及鍛鍊、用腦、休閒的時間均應明確。這種“定時”在夏季,尤其是小暑後的盛夏尤其重要。

  小暑節氣養生起居:衣著勿赤膊

  盛夏時節,高溫酷暑,有些人喜歡光著上身乘涼,認為赤膊涼爽,其實未必如此。當氣溫接近或超過人的體溫時,赤膊不但不涼爽,反而會感到更熱。因為人的體溫調節不僅靠面板蒸發,還和面板輻射有關。當外界溫度超過37℃時,體溫主要靠面板蒸發來散熱;當氣溫繼續升高時,面板不但不能通過輻射方式來散熱,還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使人感到更加悶熱。所以,盛夏時節最好不要光著上身。

  小暑節氣養生起居:夏天室外露宿容易誘發頭痛、腹痛、關節不適

  小暑節氣養生起居:露宿不可取

  盛夏時節,很多人喜歡在室外露宿,這種習慣不好。專家解釋說,因為當人睡著以後,身上的汗腺仍不斷向外分泌汗液,整個肌體處於放鬆狀態,抵抗力下降。而夜間氣溫下降,氣溫與體溫之差逐漸增大,很容易導致頭痛、腹痛、關節不適,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瀉。

  小暑節氣養生起居:心靜好養陽

  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鍊時,我們應按五臟主時,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這就是中醫強調“春夏養陽”的緣由,所以夏季養生更要重點突出“心靜”二字。

  小暑節氣多吃清淡解暑食物清火氣

  小暑飲食調養應注意防暑降溫,飲食上要增加營養,多食清淡解暑的食物,如麵條、薏米、粳米、綠豆、綠豆芽、苦瓜、冬瓜、番茄、黃瓜、絲瓜、蠶豆、芹菜、豬肉、豬心、鴨肉、鴿子、雞、鱔魚、鯽魚、梅、蓮子、西瓜、桃、杏、木瓜、龍眼、椰子牛奶、金銀花、菊花、綠茶等。

  俗話說“熱在三伏”,小暑節氣恰在初伏前後,因此在飲食上應注意清熱祛暑,宜多食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苡仁、豬苓、澤瀉等材料煲成的湯或粥,多食西瓜、黃瓜、絲瓜、冬瓜等蔬菜和水果。適宜小暑節氣食用的有:冬瓜、白蘿蔔、番茄等這類化溼通淤、有助於改善腸胃功能的食物,夏季宜多食用淡水魚,少食紅肉。可飲決明子茶、大麥茶、菊花茶、苦丁茶、綠豆湯等飲料。

  小暑節氣飲食不宜過飽,通常吃到七、八分飽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的營養搭配,不可挑食、偏食。有些人受天氣影響,食慾不振,則可以吃得稍微清淡些。專家建議,夏季應多食用低糖、低鹽、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儘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

  小暑溫馨提示

  小暑天熱溼氣重,人們一般都喜歡吃清淡味鮮而不油膩的食物,而青菜既有這種特點,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所以,應儘量多吃青菜,如各種豆類、瓜類、小白菜、香菜、小茴香等,在補充營養的同時,還有清熱解暑的作用。比如黃瓜、冬瓜、苦瓜都有非常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既可以涼拌生吃,也可放少許瘦肉絲炒熟吃。小暑蔬菜除南瓜、金瓜屬溫性外,苦瓜、絲瓜、黃瓜、菜瓜、西瓜、甜瓜、西紅柿、茄子、芹菜、生菜、蘆筍、豆瓣菜、涼薯等均屬涼性蔬菜。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7月7日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專家提示說,小暑期間,迎來三伏天,空氣溼度大,天氣由乾熱轉為悶熱,公眾要注意防暑。7月7日至21日為小暑,期間正逢三伏天的頭伏。今年7月17日入伏。“小暑和大暑雖然在字面上有大小之分,但都是製造高溫高熱的高手。”小暑前後,我國西北、華北、江南和華南中北部會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可能還會出現“桑拿天”,對公眾日常生活、人體健康和水電供應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