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足部養生的方法

  冬天腳冷是常見的事情,但是話說,腳底受寒百病生,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好保暖的動作。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你喜歡!

  冬季6個足部養生小常識

  1、走以步代車走,活到九十九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要靠雙腳,“以步代車走,活到九十九”。雙足現代醫學稱之為“第二心臟”。行走時腳部肌肉的收縮與鬆弛,能使靜脈血管的流速增強,從而減輕了心臟回收血液的負擔,確保血液迴圈的暢通無阻,以便將營養物質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使其得以濡養,從而可達到健康強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2、溫寒從足下生,溫足保太平

  祖國醫學認為“諸病從寒起,寒從足下生”。所以,經常保持雙足的適當溫度是預防疾病從腳底入侵必不可少的一環。一般健康人腳部的正常溫度應該是:腳尖約為22℃左右,腳掌的溫度約為28℃左右。如果過高或者過低時均屬異常,即為病態。若腳尖發涼,一般多為頭部疾病,如頭痛、頭脹、失眠、腦部供血不足等疾病;若是足跟部冰涼,多為腎虛症狀;若全足冰涼,多屬下肢迴圈欠佳,氣血雙虛的徵兆。故應經常注意勿使足寒。足部保溫的方法常採用的是:揉搓法、溫水泡洗法、運動雙足法,這些方法都可以保持足部的溫度。

  3、洗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

  溫水洗腳既能清洗保潔雙足,又能保持足溫,防止寒從腳底入侵,還能促進末梢血液迴圈,保證人體新陳代謝功能的正常運轉。洗腳能健腦安神,補腎健體。防治失眠,還能消除疲勞,恢復健康。我國民間流傳許多洗腳健身的說法,如“睡前洗腳,強似用藥”,“熱水洗腳,如吃補藥”、還對一年四季洗腳的療效概括為:“春天洗腳,昇陽固脫;夏天洗腳,除溼去暑;秋天洗腳,肺腑潤育;冬天洗腳,藏精溫腎”。為了您的健康長壽,勸君每晚不妨用溫水泡洗您的雙腳。在觸硬塊且有疼痛的部位上採用各種手法適時地進行按摩刺激,使其結節逐步減輕或消除,經絡就會逐步暢通無阻,陰陽就會相對趨於平衡,疾病隱患也就會自然消除。

  5、搓經常搓湧泉,百病不沾染

  經常搓揉腳心的“湧泉穴”便可強身健體。湧泉穴是人體“足少陰腎經”中的一個重要穴位,也是反射醫學中腎臟在腳部的“反射區”。祖國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經常按搓湧泉穴,就能補精強腎,健體消疾。而且腎臟功能強壯後,對其它臟腑器官亦有保健作用,故應常搓腳底湧泉穴。

  6、摸摸腳自診病,防患於未然

  經常用手指觸控您雙腳的各個部位,如觸控到皮下組織有結節、硬塊或水泡樣感覺,且感到疼痛時,說明該處所對應的內臟器官已發生病變或功能不正常,應及時診治,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冬季足部保暖方法

  1、起床前活動腳趾

  英國理療師薩米·馬戈建議,起床前腳趾上下活動20次,然後用腳畫圓圈活動腳踝,正反方向各10次,再將大腿收緊放鬆10次。這樣可讓身體活動開,下床不會感覺太冷。

  2、鞋子大小要合適

  鞋子窄小會阻礙血液迴圈,不易保溫。同時,秋冬季節,老人和小孩的鞋子要以舒適暖和為宜。冬天多穿棉鞋,少穿皮鞋。棉鞋恆溫保暖,柔軟舒適,而皮鞋散熱較快,皮革生硬,不利於保暖。

  3、鞋子放在暖氣旁

  冷天時,血液多數被輸送到重要器官,手腳處的比較少。英國足病專家邁克·奧尼爾表示,雙腳猶如保溫瓶,只要一開始冷,就會一直冷。因此,穿鞋前最好將鞋子放在暖氣旁熱一熱。

  4、常按湧泉

  具體按摩方法,每天用熱水洗完腳後,仰臥床上,舉起雙腳用勁地相互摩擦至腳部感到溫熱即可。然後用手的勞宮穴和腳的湧泉穴相互按摩刺激,心腎相交。此法不僅可以加速腳部血液迴圈,同時還能提高睡眠質量。

  5、選對鞋襪

  足部保暖除選擇寬鬆、柔軟、保曖效能好的鞋襪之外,易出腳汗者,鞋內還應放上吸溼性較好的鞋墊,雙足的表面溫度宜維持在28℃~30℃最為舒適。

  6、睡前不妨泡泡腳

  每天晚上睡前泡泡腳是養腎的一個非常好的習慣,每天晚上泡泡腳不僅能夠放鬆全身,而且能夠感覺到一股暖氣順著腳部蔓延至全身,不僅能養腎,而且還能有利於睡眠。也可在水中加入艾蒿、老薑、肉桂等中藥材,祛溼除寒。

  7、穿襪睡覺

  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明明睡前被子蓋得好好的,可半夜總是被凍醒,發現雙腳在外面已是冰涼。如果這時穿著襪子,即使蹬了被子,也不會感覺到雙腳冰涼了。脫掉襪子睡覺,會降低腳部的溫度,對促進睡眠不利。在脫衣上床後,剛開始體溫肯定是會有所降低,如果這時穿著襪子,可以使雙腳保持一個比較高的溫度,有利於快速入睡和提高睡眠質量。

  8、睡前按摩腳心

  按摩的方法是這樣的:先用右手掌搓左腳掌,從腳跟搓向腳心,再一順而下搓到腳趾,動作要慢,用力要均,反覆搓動,直到腳掌發熱為止;接著用同樣的方法,用左手掌搓右腳掌。第二步是用右手的五指分別抓住左腳的五趾,按時針方向作“圓形運動”數十次,再做反向運動;做完了左腳,再做右腳。兩套動作下來,應當是20分鐘左右。如果腳底還沒有發熱的感覺,則應當延長一些時間,直到腳底發熱為止。這種腳部按摩的好處,同樣是為了促進腳部的血液迴圈。全身血液通暢,自然減少了疾病。

  9、暖水袋

  睡覺時在腳的旁邊放置暖水袋,不僅能夠增溫,還能起到恆溫的作用,促進腳部血液迴圈,改善睡眠。

  10、多運動

  “動則生陽”,運動可以改善體質,每天保證半小時的走路時間,能改善迴圈。腳部的活動可使腳部的肌肉、筋膜、韌帶、穴位、神經末梢得到鍛鍊,並能促進腳部血液迴圈,改善腳部供熱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