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標準的基本特性是什麼

  飼養標準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飼養標準的基本特性,一起來看看。

  飼養標準的基本特性

  ***一***飼養標準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飼養標準或營養需要是動物營養和飼料科學領域科學研究成果的概括和總結,高度反映了動物生存和生產對飼養及營養物質的客觀要求,具體體現了本領域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和生產實踐的最新總結。“標準”的科學性和廣泛的指導作用無可非議。此外,總結、概括納入飼養標準或營養需要中的營養、飼養原理和資料資料,都是以可信度很高的重複實驗資料為基礎,對重複實驗資料不多的部分營養指標,在“標準”或“需要”中均有說明。表明“標準”是實事求是、嚴密認真科學工作的成果。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髮展、實驗方法不斷進步、動物營養研究不斷深入和定量實驗研究更加精確,飼養標準或營養需要也更接近動物對營養物質攝入的實際需要。

  ***二***飼養標準的權威性

  “標準”的權威性首先是由其內容的科學性和先進性決定的。其次以其制定的過程和頒佈機構的地位作用看,也體現了權威性。“標準”不但是大量科學實驗研究成果的總結,而且它的全部資料都要經過有關專家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嚴格審定,其審定結果又以專題報告的的檔案形式提交有關權威行政部門頒佈。這樣,“標準”不僅有權威性,其嚴肅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我國研究制訂的豬、雞、牛和羊等的飼養標準,均由農業部頒佈。世界各國的“標準”或營養需要均由該國的有關權威部門頒佈,其中有較大影響的飼養標準有: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NRC*** 制訂的各種動物的營養需要;英國農業科學研究委員會***ARC*** 制訂的畜禽營養需要;日本的畜禽飼養標準等。它們都頗有代表性,並各有特點,值得參考。

  ***三***飼養標準的可變化性

  “標準”不可能一成不變。就“標準”本身而言,它不但隨科學研究的發展而變化,也隨實際生產的發展而變化。變化的目的是為了使“標準”規定的營養定額儘可能滿足動物對營養物質的客觀要求。就應用“標準”而言,僅起著指導飼養者向動物合理提供營養物質的作用。不能一成不變地按“標準”規定供給動物的營養,必須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營養定額,認真考慮保險係數。只有充分考慮“標準”的可變化性特點,才能保證對動物經濟有效的供給,才能更有效地指導生產實踐。

  ***四***飼養標準的條件性和侷限性

  “標準”是確切衡量動物對營養物質客觀要求的尺度。“標準”的產生和應用都是有條件的,它是以特定動物為物件,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研製的滿足其特定生理階段或生理狀態的營養物質需要的數量定額。但在動物生產實際中,影響飼養和營養需要的因素很多,諸如同品種動物之間的個體差異,各種飼料的不同適口性及其物理特性,不同的環境條件,甚至市場經濟形勢的變化,等等,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動物的營養需要量和飼養。這種“標準”產生和應用條件的特定性和實際動物生產條件的多樣性及變化性,決定了“標準”的侷限性,即任何飼養標準都只在一定條件下、一定範圍內適用。切不可不問時間、地點、條件生搬硬套“標準”。在利用“標準”中的營養定額擬訂飼糧,設計飼料配方,制定飼養計劃等工作中,要根據不同國家、地區、不同環境情況和對畜禽生產效能及產品質量的不同要求,對“標準”中的營養定額酌情進行適當調整,才能避免其侷限性,增強實用性。

  飼養標準的使用方法

  根據不同畜禽的不同生理特點及營養需要特點,合理確定其不同營養物質的需要量。主要注意:

  能量水平隨環境等條件變化進行調整。家禽對能量的需要受許多因素影響,品種、性別、周齡、營養狀態、日糧及環境因素等都影響家禽對能量的需要,一般肉雞比同體重的蛋雞基礎代謝高,對能量的需要也高於蛋雞,因此一般應在日糧中新增油脂以滿足其對能量的需要,否則會影響肉雞生長。

  影響豬對能量需要量的因素有:日糧因素、環境因素、活動程度、群體大小等,當日糧中蛋白質含量過高或蛋白質品質不佳時,豬對能量的需要量提高;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增加豬對能量的需要量。

  青年牛能量供給不足將導致生長受阻和初情期延遲,而乳牛能量供給不足,將導致產奶量下降,嚴重的長期能量不足還可引起繁殖機能衰退。

  豬雞飼養標準中列中了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常以日糧的百分比或每天每頭***只***需要多少克表示。要想獲得最佳的生產效能,日糧中就必須提供數量足夠的必需氨基酸。反芻動物由於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微生物蛋白,因此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不象豬雞那樣重要。

  豬雞的飼養標準中列出了12種礦物質,包括鈣、磷、鈉、氨、鉀、鎂、銅、碘、鐵、錳、硒和鋅。反芻動物還需要硫、鈷和鉬。日糧中鈣過多會干擾磷、鎂、錳、鋅等元素的吸收利用,對於非產蛋雞來說,鈣和非植酸磷***有效磷***的比例2:1左右較合適,但產蛋雞對鈣的需要量高,鈣和非植酸磷的比例應達到12:1。豬以玉米--豆粕為主的日糧中,鈣、磷的比例為1~1.5:1。

  反芻動物的日糧需要補充維生素A、D、E。瘤胃微生物可合成維生素K和B族維生素,因此除幼齡反芻家畜動物,一般不會缺乏這些維生素。如果反芻動物的日糧中有相當數量的優質飼草,一般也不會缺乏維生素A、D、E,因為優質牧草中含有維生素A前體物,β一胡蘿蔔素和維生素E,乾草中有維生素D,如果飼餵青貯飼料或缺乏陽光照射,就需要新增脂溶性維生素。

  豬雞體內合成的維生素C,一般可滿足需要,只有在應激狀況下才補充維生素C,而維生素A、D、E、K、B、核黃素、泛酸、膽鹼、煙酸、維生素B6、生物素、葉酸,維生素B12都要進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