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座流星雨觀測時間

  牧夫座流星雨,一九九八年曾發生小規模的爆發,每小時流星雨達到一百顆左右。那麼牧夫座流星雨出現在什麼時候?我們該在什麼時候觀測呢?下面小編告訴大家!

  

  牧夫座流星雨活躍期從6月22日至7月2日,由於該流星雨群中亮流星所佔比例比較大,人們可以較容易地觀看到流星飛過,特別是在前半夜的時候,由於輻射點較高,且無月光干擾,是最好的觀測時機。愛好者可以選擇郊外視野開闊地進行監測。

  牧夫座流星雨歷史記錄

  1928~1997 年間, 將近七十年的時間裡卻幾乎沒有流星雨的蹤跡出現。

  1998 年之前,6月牧夫座流星雨曾在 1916、1921 與 1927 年有爆發的記錄,

  1998 年6月27日,牧夫座流星雨突如其來的爆發,每小時一百顆以上的流星雨持續長達7個小時。

  計算推測,牧夫座流星雨很可能會在 2003 年重現,2004 年的可能性更高。但在2003年,牧夫座流星雨並未爆發。

  2004年牧夫座流星雨極大預測發生在6月27日***週日***上午10時左右。

  難以捉摸的6月牧夫座流星雨

  1998 年6月27日,牧夫座流星雨突如其來的爆發讓許多觀測者大飽眼福,每小時一百顆

  以上的流星雨持續長達7個小時,不過這並不是牧夫座流星雨的第一次爆發,在 1998 年之前,6月牧夫座流星雨曾在 1916、1921 與1927 年也有爆發的記錄,但在 1928~1997 年間,將近七十年的時間裡卻幾乎沒有流星雨的蹤跡出現。

  目前天文學家對牧夫座流星雨的瞭解相當少,只知道其母彗星為週期 6.37 年的 7P/Pons-Winnecke 彗星, 上一次通過近日點是在 2002 年5月。1998 年大爆發之前,7P/Pons-Winnecke 彗星 也曾於 1996 年通過近地點,不過當時距離地球外側 0.24 天文單位,與1998 年6月出現的流星雨流星體帶軌道相距甚遠,因此牧夫座流星雨可說是最難以捉摸的流星雨之一,天文學家無法準確預測6月牧夫座流星雨未來是否還會、或者何時會再出現。

  牧夫座流星雨觀測指南

  為了得到更完善的流星雨的圖象,有必要在各種亮度範圍內觀測流星。能被望遠鏡看到的流星要遠遠超過肉眼,可以提供比目視更暗的流星的資訊,對業餘觀測者來說也是獲得暗於6等的流星資訊唯一的方法。

  主要的目的是測定在整個過程中暗流星群的流量,而不僅僅只在高峰期;還有就是測定流星進入高峰活動的時刻。

  如果要選用天文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1***要選用大視場的***最大達70度***;2***要選用合適的儀器來探測儘可能暗的流星。

  一般的流星活動***HR<30***

  根據以往的經驗,在暗處用筆作圖最多每小時可記錄25-30個流星。對於低於30個每小時的採用標準的筆畫技巧,可選兩個天區,每個視場約30分。合適的IMO***國際流星組織***天區圖是123和147,80和146,81和145,103和146。記錄和畫流星路徑所用的時間也要記下來,這對流量測量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流星出現的頻率不是太高,不要忘記畫出久現流星餘跡的扭曲。

  較強流星活動***HR=30-500***

  每小時30-500的流星出現率對筆畫記錄太高了,在給定的時間,與目視觀測相比,記錄天區小,望遠鏡觀測相對來說較容易,至少觀測到流星出現率會更低。然而,望遠鏡的流星出現率要早於目視觀測發生。

  選取一個天區,儘管在IMO天區可以作出極限星等的估計,但這裡不必是IMO選定的天區,重要的是要有不同亮度的恆星,而且位於流星輻射點以上10-20度。觀測過程與目視觀測一樣,但需要一些特別的技巧。如果對運用錄音機不熟悉,需要預先練習。用視場內的幾個恆星作出極限星等的精確估計很重要,而且需要經常作出估計。對那些自己選定的天區,不知道觀測天區內恆星的星等,應估出目視極限星等。

  記錄看到的流星的星等時,應把與流星雨無關的偶發流星除外。這樣在一陣流星來的時候可以節省些時間,估計流星星等的速度要快,所以對所選天區的恆星星等要比較熟悉。最好在流星雨活動開始的時候先練習一下這個過程。

  強流星雨***HR=500-4000***

  參照相應的目視觀測注意事項。如果流星出現率達到幾秒一個或一秒一個,只記錄星等,甚至連星等值前的“+”號也可省略。星等值為負的流星相當少見,如果出現的話,應暫停下來等眼睛重新適應後再觀測。

  流星暴的觀測***HR>4000***

  即使你能連續觀看流星,在這樣的出現率,你必須長時間的保持不閉眼睛。如果觀測者能在流星暴發生時,能對眨眼睛的時間作一些測量,是很有價值的。可採用目視觀測中的記錄方式,出現一個流星,對錄音機說一聲“嗶”。天文望遠鏡的觀測中對流星計數應比目視觀測計數容易,因為視場較小。

 

_牧夫座流星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