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致幼兒園園長的一封信

  孩子在幼兒園學習生活,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家長需要和園長溝通。下面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尊敬的*園長:

  您好

  每天接送孩子總能看到您在園裡奔波忙碌的身影,就在今天早晨,還聽見您在囑咐門口的老師,“開啟旁邊的大門,讓孩子們從那個大門進去,直接進入操作玩耍,不用先到教室裡面去,因為老師和孩子們都在操場上。”作為童學園最大的家長,面對那麼多的寶貝,老師和家長,小到園裡地上的一滴水,大到園裡的經營運作,每一點每一滴都讓您忙碌的一天變得更加忙碌。因此萬分感謝您百忙之中能抽空聽我們訴說。

  作為小四班的家長,我們非常感謝您及童學園的老師們帶給孩子們的快樂和成長,看著孩子們每天高興地去幼兒園,與喜歡的小夥伴和老師們一起學習和玩耍,我們由衷地感謝您和老師們的辛勤付出和愛心培養。尤其是一年多來,在劉老師和韓老師默契的配合的帶領下,孩子們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無論是學習,吃飯,穿衣,睡覺還是上臺表演,孩子們都表現得非常出色,孩子們的每一點進步我們都看在眼裡,對劉老師和韓老師的感激之情也銘記在心裡。

  因此,突然聽說韓老師調離了小四班後,家長和孩子們都感到非常震驚和難過,您是否看見,今天早晨小四班的孩子們進入幼兒園路過寶3班的時候,都停下了腳步,與韓老師緊緊擁抱,不肯繼續前行;您是否看見,今天放學,小四班的很多孩子都在幼兒園門口等著韓老師出來,緊緊地圍繞在韓老師的身邊,遲遲不肯回家。小四班的很多家長和孩子們都還沒有忘記從寶寶班升入小班時,馬老師和孫老師的突然離開帶給大家的傷害。但是值得欣慰的是,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在劉老師和韓老師的萬般努力和辛勤工作下,孩子們終於適應了現在的生活環境,孩子們非常喜歡活潑能幹的劉老師,也非常喜歡溫和有耐心的韓老師,所以我們真誠希望園長慎重考慮,讓韓老師繼續帶小四班的孩子們,避免頻繁更換老師帶給孩子們的傷害。

  感謝您耐心看完我們的來信,並再次感謝您為童學園的孩子們所付出的努力!

  小四班全體家長

  XXXX.X.X

  篇二

  谷園長:

  早上好!知道您非常忙,所以我一般都不願意打攪您!但是實在是有事。首先先謝謝這兩個月來老師們的辛勤勞動,喆喆入園明顯進步。上次開家長會,也對幼兒園有個更充分的瞭解。其次反映我看到希望得到解決的小事情。

  第一,昨天早上是喆爸送孩子去幼兒園的,因為早到幾分鐘,幼兒園的門衛居然羅嗦個沒完,我們爸爸回來跟我說了。孩子早到,她不高興,我們做家長的還要看她臉色。你想我們心裡是怎麼想的。關於門衛的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很多喆喆的同學家長跟我聊天說起過同樣的經歷,說門衛對待人的態度不好,總是抱怨家長不能出進什麼的。關於前臺是你們幼兒園的門臉,要經過專業培訓,不能隨便什麼人就能上崗,如果她不能勝任,將會有更加好的人可以勝任的。希望你對門衛再加考核!實在不行就換。她的態度實在讓人心裡難受,第一天發生的不愉快我至今印象深刻,抹之不去,其實整個幼兒園都挺好的,老師們也挺好的,就是門衛這裡態度太次了,說其她我一肚子火,你又該說我跟她第一印象不好,但是她什麼時候都是這樣,豈有此理。

  第二,最近天氣涼爽了,流感嚴重,我能理解幼兒園的做法。只是晚上接孩子的實在等待太久了。昨天下午我一直等,等了半個小時,好不容易等到我們班的孩子們出來了,卻不見喆喆。也許老師忙,可是那麼大的大門,居然就開那麼一小個口,好多家長圍著,擠來擠去,透不過氣,於是我只有站在人最少的地方等待。怎麼現在連園裡都進不去了,開那麼一個小口,要是不小心發生踩踏事件,就來不及了。我看我閨女就在人堆裡出來的。要不晚上接的時候,你們在門口弄個排隊機,讓家長等候。實在沒那麼高科技,就拉個單行線,早到的早接,晚到的晚接。亂起八遭,一窩蜂而上,實在不妥。如果發生安全事故,後悔就遲了。那麼一條小口,孩子們根本出不來,家長們又都擠在門口著急接孩子,著急跟老師瞭解情況,如何是好?如何解決問題。我能理解不能進園的做法,但是我希望你們維持好次序,井然有條。流感一天兩天過不去,建議入園接送,不入班,那麼大個空地,孩子們排著對等待,家長們也不用站到馬路上了。有時候汽車進出也挺恐怖的。

  第三,幼兒園的蹦蹦床實在太舊了,我看上面補了N個洞了,還有***處有個小洞未補。小朋友嘛,都喜歡玩蹦蹦床,哪裡人多去哪裡。每次喆喆玩蹦蹦床的時候我都不讓去,你越是不讓去的,她越想去。因為殘舊,所以我總擔心蹦蹦床塌陷,如果有條件,建議幼兒園給孩子們換個新蹦蹦床。戶外設施,只要塌陷,後悔晚已!記得上次那個口好長時間才修好,我說床壞了,就給寫上字,再把***封掉,在我的N次反映之後,老師說弄好了,我過去一看,還是沒封口,於是我回去找聞老師,老師說正在弄,連字條都沒打印出來。亡羊補牢。

  谷園長,實在不好意思,不知道別的家長是否跟我一樣羅嗦,其實我也是為了幼兒園的安全,為了孩子們的安全,現在也是國慶了,抓的也嚴了。希望酌情考慮,祝幼兒園越辦越好。

  祝:身體健康!

  喆喆媽

  XXXX.X.X

  篇三

  王園長:

  您好!

  我是一個有兩名孩子的媽媽,我的女兒目前就讀於你的中三班,她叫妮妮。

  獲悉您園即將開設實驗班,我和我愛人欣喜萬分!妮妮現在3歲8個月,從她出生以來,我和我愛人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這3年多的時間,看著我的孩子一天天長大,驚歎於孩子的每一個變化,我們深深的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而我們通過實踐證明,對於孩子而言教育的基礎在於孩子的早期心理建設,通過交流我們發現您是個非常注重孩子心理教育的園長,所以我寫信給您,希望把我這幾年的一些心得體會和感悟與您或是跟更多的家長分享,以便我們日後能有更良好的交流與溝通。

  我懷孕的時候因為經常去花園散步,所以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帶著寶寶玩耍的媽媽,那時候,對於育兒我幾乎沒有概念,那些媽媽非常熱心,從孩子的衣食住行到孩子的心理以及行為變化,都積極的與我交流,在我而言,那些都是有益的指導。後來妮妮出生了,我們全家人投入了最大的熱情去迎接這個小生命,因為我是全職在家,所以一直以來我都陪伴在妮妮身邊,也許是因為投入和用心,妮妮1歲以前,我幾乎沒有覺得在照顧她的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困難,可是一歲之後,孩子自我意識慢慢加強了,她的行為在我看來有很多不恰當的地方,這個階段,雖然我閱讀了很多書籍,也向一些媽媽請教過,但因為對於教育理念的模糊,在使用一些處理方法的時候,自己都沒有底氣,不知道是否正確,比較混亂,最糟糕的是,在妮妮犯一些我認為的嚴重錯誤時,我會對她小小的施以暴力手段,雖然那時候沒有什麼具體的理論根據,但我知道那是不對的,雖然每一次都告誡自己不能這樣,但事到臨頭還是無法自控,我想我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應該是和我個人的成長經歷有關吧!

   我的父親是一個比教暴躁的人,追溯原因的話可能是他的父親也是個比較暴躁的人,他們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出秀才的道理,所以雖然我是個女孩子,但從小沒少捱揍,長大以後,我逐漸明白父親很多時候對我動手都是為我好,現在我也努力的照顧他孝敬他,但是曾經的暴力傷害形成了一種無形的隔閡,讓我無法釋然,我每天都在對我的孩子說“我愛你”,但對我的父親是決然說不出口的,我真的不希望這樣的狀態將來延續到我和我孩子的身上,但當時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幸運的是在妮妮2歲多的時候,我遇見了一個非常愛孩子,並且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的媽媽,她是我的鄰居,她的女兒叫柚柚,比妮妮大4個月,為了孩子,這個媽媽放棄了自己的工作,並且親自赴銀川孫瑞雪教育機構系統的學習了蒙氏教育,後來她在自己家裡開辦了以蒙氏教育理念為基礎的“兒童之家”!當時,我觀察柚柚,這個2歲多的小姑娘比起同齡的孩子要懂事的多,比較講道理,也好溝通,在她媽媽教育她的過程中我逐漸明白什麼是愛、尊重、自由!

  後來,我把妮妮送去了她的兒童之家,送去的前期,妮妮不參與一切園內活動,只是玩沙子,大概玩了有一個月之久,她開始坐下來聽故事,由於那時候我已經接觸了一些理論知識,所以我知道玩沙子聽故事這都是妮妮內心的自主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妮妮開始逐漸形成自我意識,我很開心,但另一方面素來聽話的乖妮妮,開始變的很嬌氣,經常哼哼唧唧,一不滿意就哭鬧,那時候我真是很擔心,也很焦慮,柚柚媽媽告訴我這是因為之前我給妮妮的束縛太多,現在在自由的環境中, 妮妮開始懂得釋放自己的情緒,這只是一個過程,再加上2歲多的孩子語言構建並不完善,心裡有想法卻不能迅速的表達,所以有了這樣的反應,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蹲下來,告訴她‘慢慢說,不著急,’然後安靜的聽她敘述,再進行引導。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我和妮妮已經能非常順利的溝通,重要的是妮妮可以完全準確的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這點對於親子關係非常有益,試想我們的孩子一天天長大,當他們獨立去面對外面的世界,回來能真實的和你交流她們所發生的故事以及她們的想法和感受,這是多麼美好的狀態啊,我想這樣的親子關係,不太容易出現孩子失控的局面。

  學會尊重孩子,首先要學會放手,說來容易,做來難!開始的時候,我還是很慣性的告訴妮妮,你應該這樣,你不能那樣,鞋子穿反了,我總是急著給妮妮說‘這是左邊,這是右邊,穿錯了出去,人家會笑話你!’可妮妮還是一遍又一遍的把鞋穿反,後來我不這樣說了,我只說把兩隻鞋換一下位子吧,妮妮還是依然穿反,這樣情況大概持續了2個月,突然間她就能正確的區分左右腳了,從那時候開始,她再也沒出現過這樣的問題。前幾天我朋友送給她和弟弟一輛蠻大的動力車,小妮坐上去,嘗試性的開了一圈,然後就在小區裡馳騁了,方向感很好,拐彎,避人,躲車,鑽小巷,動作敏捷流暢,我不是專家,我不能說我的理解就是正確的,我只是覺得,就拿穿鞋這件事來說,很多孩子能把鞋穿正,可能都沒有經歷過自己觀察和嘗試的過程,是家長或老師一次又一次的灌輸,孩子只是記得成形的狀態,這樣做對孩子實際的幫助也只是能穿對鞋,但是對於方向感和身體協性有沒有幫助呢?

  懂得自己思考,是孩子構建內心的第一步,不干預,是家長幫助孩子懂得自己思考的第一步,妮妮1歲多的時候見到人都會主動打招呼,那是我要求的結果,在我們共同接受蒙氏教育理念之後,她開始不這樣做了,剛開始我還是很強硬的叫她這麼做,後來我自己也覺得沒有意義了,所以我不再要求她,有1年的時間吧,妮妮見人很少打招呼,我也不說她,鄰居的阿姨說‘這個孩子怎麼越來越沒禮貌了!’我聽了也只是笑笑,幾周前,我送妮妮上幼兒園,早上的陽光很好,妮妮穿著大擺的裙子,她邁著愉快的步伐,和她遇見的每一個人問好,“爺爺,你好!奶奶,你好!阿姨,你好!叔叔,你好!”這些人裡大多數都是陌生人,但他們都給予了這個陌生的小姑娘親切的笑容,看著妮妮像小鳥一樣快樂前行,我突然覺得好感動,妮妮的快樂來自於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當她意識到要主動的表示友好的時候,她得到了他人的友好迴應,這讓她快樂無比,打招呼成了她內心真實主動的需要,這才是有意義的,不是嗎?

  內心的構建逐漸成熟的時候,自我意識才能有所體現,妮妮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模仿期,就是人家做什麼她做什麼,人家有什麼她要什麼,人家說什麼她說什麼,這個時期我是有過擔憂的,我經常和我愛人說‘這孩子一點主見都沒有,盡跟人家學,愁死人了!’我愛人說,‘我覺得只要我們尊重她,不去幹預她,給她思考的空間,她總能弄明白自己需要什麼!’是的,一年多的時間,妮妮從3個月以前突然變的很有主見,她不再依賴別人,即使門口的孩子玩得熱火朝天,她依然能安靜的做自己的事。

  XXX

  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