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龍兩條蛇打一成語的答案

  成語本身常由修辭形式凝結而成,富有語言魅力。那麼你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龍蛇混雜

  解釋

  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

  出處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孤情難立,見此艱辛,皁帛***白***難分,龍蛇混雜。’”

  典故

  春秋魯襄公十八年,齊國派兵攻打魯國,魯襄公只得派使者去向晉國請求援助。

  晉國國君平公聯合了鄭、宋、衛、曹等組成“十二國大聯盟”討伐齊國。

  齊國大敗,都城臨淄也被盟軍圍困。

  正在這時,鄭國的大夫公孫舍之和公孫夏派人給鄭簡公送來一封密信,說大夫公子嘉密謀叛亂,勾引楚軍伐鄭。

  現在,楚國的軍隊已經出發,要鄭簡公趕快率軍回去救應。

  鄭簡公馬上把這一情況告知了晉平公,晉平公請中軍元帥中竹偃一起前來商議。

  中竹偃說:“大王,臨淄城牆高大而堅固,並非一日就能攻破,現在楚國又去攻打鄭國,如果鄭國被楚軍攻破,責任在晉國,我們應該撤圍,回兵救鄭!”

  晉平公聽了,便讓鄭簡公先率兵回國,自己率領11國的大隊人馬,隨後趕到。

  幾天後,大軍來到竹阿***今山東厲城西南***,晉平公知道楚軍十分強大,此次救鄭勝負難卜,心中悶悶不樂。

  樂官師曠彈琴為晉平公解悶。

  彈畢,師曠對晉平公說:“大王不必發愁,我剛才彈琴的時候,北風清越平和,而南風微弱低沉,死氣沉沉***南風不競***。楚國這次出兵,必將勞而無功。不出三天,一定會有好訊息的。”

  晉平公似信非信,便派人前往鄭國探聽訊息。

  果然如師曠所料,楚軍已經退兵回去,而謀反的大夫公子嘉也已經被處死。

  原來,公子嘉原準備和楚軍裡應外合,但公孫舍之和公孫夏知道他的陰謀後,嚴加防範。

  接著,鄭簡公又率軍趕回。

  而楚軍進入鄭國國境後,恰巧又碰到雨雪紛飛,天寒地凍,楚軍凍死了不少人,又不見公子嘉內應的訊息,便撤兵回去了。

  晉平公十分佩服師曠從樂聲而測吉凶勝負的本領。

  又把這訊息高興地告訴了其他諸侯,然後平安返師。

  “皁白難分,龍蛇混雜”,這是伍子胥為了報楚平王殺父殺兄之仇,由楚國跑到吳國後,對吳王闔閭說的話,原文主要意思是:楚平王昏庸殘暴,大臣們作威作福,在楚國國內黑白不分,混淆是非,人妖顛倒,魚龍混雜……

  造句

  ***1*** 九龍城是個魚龍混雜之區,你到了那裡之後,要特別當心。

  ***2*** 我們要堅持糾出政府中的腐敗分子,杜絕魚龍混雜。

  ***3*** 在革命的浪潮中,難免泥沙俱下,魚龍混雜。

  ***4*** 現在人多手亂,魚龍混雜,倒是這麼著,咱們也洗洗清。

  ***5*** 來參加面試的人很多,免不了魚龍混雜。

  ***6*** 在市場經濟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市場上免不了出現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現象,只要我們加強管理,就能把假冒偽劣產品逐步消滅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