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穀融先生的為人與為文閱讀答案

  在群星璀璨的20世紀文學歷史長河中,錢穀融先生是當之無愧的大師。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錢穀融先生的為人與為文》閱讀材料

  在群星璀璨的20世紀文學歷史長河中,錢穀融先生是當之無愧的大師。閱讀錢穀融先生的作品,最初是通過那篇引發文壇地震的《論“文學是人學”》開始。錢穀融先生講,“文學是人學”,他強調文學是寫人的,是寫給人看的,是以影響人的思想感情為目的的,因此要真正懂得文學、研究文學,必須首先做一個心地坦蕩、人品磊落的人,因為只有一個真誠的人,才能感受和欣賞真的美。“誰要不是以赤子之心來對待人,對待文學,他也就不可能讀通文學。”錢穀融先生不是機械的人性論者,在論述中,他時時處處強調關注生活,強調藝術的複雜性,指出要深入悲歡離合的人情世界去發現人性的光輝、藝術的亮色,不把人當成工具,絕不簡單地為作品中的人貼標籤、劃階級。錢穀融先生的這篇文章本身就以其深刻的人情關懷和精妙的學術說理為文學理論研究增添了光輝。

  對錢穀融先生作品進行系統閱讀,是從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的《錢穀融論文學》開始的。這本近四百頁的著作由錢穀融先生的高足殷國明教授等人編著,分階段和時期記錄了錢穀融先生一生主要的文學思考。追尋大師的足跡,從中不僅看到了錢穀融先生天生的才華、成長的歷程,還能體驗先生至誠的文學信仰和在詭譎的時局中堅守不變的文人情懷。在錢穀融先生早期的作品中,先生橫溢的才華已經顯露無遺。其高明之處在於能用靈動、自然、雅潔的語言把文學從古典中國文學到西方詩學傳統、美學精神論述一番,而且其對於藝術精神的追求,以及真善美的人情關懷也可見一斑。美是不可缺的,“我們得到了美,也就得到了真和善了!”生命痛苦與幸運的祕密也都融化在美與藝術之中,“要用藝術來美化我們的人生,使我們的世界,格外燦爛”。《論節奏》一文則是詩歌研究中的精品,古往今來無數人從意象、從結構論述了詩歌,但能從氣韻節奏深入剖析中外詩歌的學者還很少見。從寫於青年教師時代的《論國文教學之弊》和成為大師後的《與青年人談讀書與治學》中,我們則看到了錢穀融先生作為師者的魅力,“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先生的“真實”與“真誠”,先生的廣博和親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學生,無怪乎錢門弟子個個出類拔萃。

  錢穀融先生中期的作品和理論都和《論“文學是人學”》脫不開關係,對於這個命題講述的人已經足夠多了,我重點想談先生從《論“文學是人學”》到《不可無“我”》之間所展現出來的個性精神、文學信仰和藝術操守。《不可無“我”》一文不長,通篇強調“藝術活動,不管是創作也好,欣賞也好,總離不開一個‘我’”。然而,結合時代語境我們會看到堅守“我”的偉大之處。關於曹禺先生戲劇的幾篇研究,如《〈雷雨〉人物談》《試說話劇臺詞》,最是體現錢穀融先生把握文學作品、解讀人性的功力,於平常的言語轉換中發現人性的變化和文學作品的張力,在一環接一環的精彩論述中,重新寫活了曹禺筆下的人物。更重要的是,在曹禺先生戲劇人物的解讀中,錢穀融先生實踐了他不貼階級標籤、不把人當工具的人情關懷,這也正是20世紀新文學的核心精神。

  近百歲高齡的老先生飲食起居有條不紊,而且完全自理不要旁人協助。先生喜愛下棋,記得一次去拜訪先生,我說明欲與先生切磋幾盤,先生說“我喜歡手談,不喜歡口談”,這簡單的十個字,可以僅僅理解成先生對於弈棋的喜愛,但往深裡講還能透露先生的高風亮節和精明的處世智慧。先生是一個閒淡自得的人,自言“既無能又懶惰”,這一方面體現了先生“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魏晉風流的本性,另一方面則是先生的大道平常的智慧。先生不標榜自己,不樹碑立傳,時刻不忘謙卑,不忘赤子情懷。這於時下急功近利、開宗立派的不良風氣是有啟發意義的。

  ***選自《中國社會科學報》,有刪改***

  相關連結:

  1.文學的物件,文學的題材,應該是人,應該是時時在行動的人,應該是處在各種各樣複雜的社會關係中的人,這是常識。……過去的傑出的哲人,傑出的作家們,都是把文學當做影響人、教育人的利器來看待的。 ***何向陽《文學評論精選》***

  2.把文學當做“人學”,就是意味著:不僅要把人當做文學描寫的中心,而且還要把怎樣描寫人、怎樣對待人作為評價作家和他的作品的標準。 ***錢穀融《論“文學即人學”》***

  3. 藝術活動不可無“我”這一特點,可以最鮮明地從無論是創作還是欣賞,都首先要有一個體驗的過程上看出來。要是沒有真實的體驗,缺乏一種“感同身受”的態度,不把“我”浸染於其間,那是藝術的門外漢,是及談不上創作,也談不上欣賞的。 ***錢穀融《不可無“我”》***

  《錢穀融先生的為人與為文》閱讀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作者之所以認為錢穀融先生是當之無愧的大師,是因為閱讀了錢穀融那篇引發文壇地震的《論“文學是人學”》。

  B.錢穀融先生主張“以赤子之心來對待人,對待文學”,反對“為作品中的人貼標籤、劃階級”,體現了深刻的人情關懷。

  C.《錢穀融論文學》一書記錄了錢穀融先生一生主要的文學思考,從中能看到他天生的才華、成長的歷程。

  D.錢穀融先生在《〈雷雨〉人物談》、《試說話劇臺詞》中能夠於平常的言語轉換中發現人性的變化,使曹禺筆下死板的人物活起來。

  E.作者寫到與錢穀融先生的交往,提到他的一句“我喜歡手談,不喜歡口談”,是要讓讀者鮮明地看到錢先生的高風亮節和精明的處世智慧。

  ***2***你怎樣理解錢穀融先生的“文學是人學”?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概括。***6分***

  ***3***錢穀融先生早期的作品有什麼特點?請結合文章內容概括分析。***6分***

  ***4***“越名教而任自然”中的“名教”,是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封建禮教。請結合文章內容,並聯系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8分***

  《錢穀融先生的為人與為文》閱讀答案

  ***1***答C給3分,答B給2分,答E給1分;

  解析:A項,強加因果,文中並沒有說認為錢穀融先生是當之無愧的大師是因為閱讀了錢穀融那篇引發文壇地震的《論“文學是人學”》。D項,“使曹禺筆下死板的人物活起來”錯誤,文中說“重新寫活了曹禺筆下的人物”,並且《雷雨》中的人物並不是“死板”的。E項,還表明先生喜愛下棋。

  ***2***①文學影響人。文學是寫人的,是寫給人看的,是以影響人的思想感情為目的的。②文學關懷人。文學要要去發現人性的光輝,不把人當成工具,絕不簡單地為作品中的人貼標籤、劃階級。③文學解讀人。創作或欣賞,總離不開一個“我”,用“我”走進作品,去體驗、解讀人,發掘作品的張力。④文學描寫人。文學的物件,文學的題材,應該是人。把人當做文學描寫的中心,而且還要把怎樣描寫人、怎樣對待人作為評價作家和他的作品的標準。***答出三點即可給6分***

  ***3***①語言靈動、自然、雅潔。能把文學從古典中國文學到西方詩學傳統、美學精神論述用靈動、自然、雅潔的語言論述;②論述角度獨特。《論節奏》中錢穀融先生能從氣韻節奏深入剖析中外詩歌;③飽含文人情懷。作品中能夠表現其對於藝術精神的追求,以及真善美的人情關懷***或《論國文教學之弊》表現出了他的“真實”與“真誠”***。

  ***4***“越名教”是指超越正統思想,“任自然”是指追求自然個性。這句話體現了魏晉風流的本質特點。***2分***①為人:在生活中錢先生閒淡自得,自稱為“既無能又懶惰”之人,其實是擺脫了功名利祿、追求自由率性的一種真實表現。②為文:在錢先生的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到他“真實”與“真誠”本性的流露;錢先生的為人與為文體現著他處世的智慧及超越世俗的品質。③一個真正充滿了智慧的人,是不會為外物所困的,而應該像錢穀融先生那樣,或像魏晉名士那樣,於平常自我之中展示生命大義,彰顯生命智慧。***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