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倫理學的困境與出路閱讀答案

  挖掘、利用、復興和發揚古代人與自然和諧的自然觀念和倫理傳統,有助於當代社會建立關愛自然的倫理學。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生態倫理學的困境與出路》閱讀材料

  現代西方工業文明科學家眼中的自然,只是具有一定結構、性質和規律的死的自然;理性主義哲學理解的自然只是滿足人類慾望的自然以及按照人的慾望重新安排過的自然***人化自然***。這種扭曲自然的自然觀在古代社會本來是不存在的。

  古代社會的自然觀是一種有機論、整體論的自然觀。希臘人把自然界看成是一個活的具有內在秩序的有機體,而決定這種秩序的源泉是滲透在自然界中的“心靈”。這是一個有靈魂的、有生命的世界。那個時代人類對自然界的倫理關愛,是建立在人與自然生靈之間的平等關係基礎上的。對自然的這種理解,不是在現代科學意義上的理性的理解,而是一種人文的感悟和理解。

  在狩獵和採集時代,人們直接依賴於自然界提供的東西而生存,自然被看成是養育人類的母親。到農業時代,自然在人的心目中的形象同狩獵者時期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自然在耕田人的眼裡幾乎可以說是效仿的榜樣,是闡述人生的模式。”“自然也成了具有秩序、和諧和美好的領域。自然一詞也隨之帶有美好和高尚的感情色彩”。農耕時期的這種對自然的看法,通過文學作品已經牢固地建立在人們的情感中,以至於碰到自然這個詞,就會引起我們聯想到那充滿浪漫主義的、美好和高尚的境界。文藝復興時期流行的田園詩代表著對過去時代母親般仁慈懷抱的嚮往。通過對一個完美無缺的黃金時代的迴歸,這裡的自然成為逃離都市生活的罪惡與不安全的避難所。自然被描繪成一個花園,一幅鄉村景象,或者一幅平和豐產的景象。這是一位寧靜、善良的女性,默默地向世人奉獻她的慷慨。這就是那個時代的自然形象。它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對自然的熱愛、尊崇和美好的嚮往。在那時人們的心中,自然不僅是實體,而且是純潔、善良、平和、美好、友善、關愛的價值象徵。

  無論是古希臘的“活的”、“有靈魂的”自然,還是狩獵和採集時代的“友善、關愛的母性供養者形象”的自然,或者農業文明時代的“純潔、善良、平和、美好、友善、關愛的女性象徵”的自然***或作為“榜樣”和“導師”的自然***,都是一種值得我們關愛的崇高、美好的生命形象和價值象徵。在這種對自然的感悟基礎上形成的人對自然的倫理關愛,是從人們內心發出的對自然的關愛與尊敬。

  這時,一種嶄新的“關愛自然的倫理學”就呈現在我們面前。這是一種建立在人對自然的崇敬、感激、同情、關愛等情感基礎上的非理性的倫理學,是一種確保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親密相依的倫理學,在這種倫理學中,人與動物、人與河流、人與森林、人與荒野之間的關係是一種真正的平等關係。就像兄弟、母子等親情關係一樣;我們愛自然,不是出於自然界的權利,也不是出於我對自然權利所有者的義務,更不是出於功利主義價值的導引,而是出於一種厚重的人文教養:一種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一種樸實的信念,一種善良的願望,一種熱烈的情感,一種良心的自律,一種對美的渴望,一種關愛自然的熱忱……這種倫理學沒有理性的關照或邏輯的推演,她是從我們的心中流出來的;她也不是靠強制和壓力灌輸的,而是在人文精神的教化中形成和不斷提升的!

  因此,古代的自然觀念和倫理精神在當代仍然具有重要價值。在當代社會人類陷入環境危機、資源危機和生態危機等自然危機的歷史條件下,挖掘、利用、復興和發揚這種人與自然和諧的自然觀念和倫理傳統,就成為當代社會建立關愛自然的倫理學的必由之路。只有超越近代科學主義、理性主義的主體性哲學和功利主義價值觀,從古代社會的自然哲學和倫理哲學中吸收積極有價值的東西,才能建立起以關愛自然的情感為基礎的環境倫理學。

  ***選自《新華文摘》2011年第20期***

  《生態倫理學的困境與出路》閱讀題目

  小題1:根據文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現代西方工業文明的科學家,把自然看成只是具有一定結構、性質和規律的死的自然。

  B.理性主義哲學認為自然只是滿足人類慾望的自然以及按照人的慾望重新安排過的自然,即人化自然。

  C.到農業時代,因為文學作品把自然牢固地建立在人們的情感中,所以,自然在耕田人的眼裡幾乎可以說是效仿的榜樣,是闡述人生的模式。

  D.古代社會的自然觀是一種有機論、整體論的自然觀,對自然充滿了關愛與尊敬。

  小題2:下面不屬於“古代社會的自然哲學”的一項是***    ***

  A.自然被看成是養育人類的母親。

  B.自然是一個有靈魂、有生命的世界,這裡滲透著“心靈”。

  C.自然是實體,是純潔、善良、平和、美好、友善、關愛的價值象徵。

  D.以傳統、風俗習慣、禁忌等方式制約著人們的實踐行為。

  小題3:下列對“古代自然觀念和倫理精神在當代仍有重要價值”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吸取古代自然觀念和倫理精神的養分就可以避免當代社會人類陷入環境危機、資源危機和生態危機等自然危機。

  B.挖掘、利用、復興和發揚古代人與自然和諧的自然觀念和倫理傳統,有助於當代社會建立關愛自然的倫理學。

  C.古代自然觀念和倫理精神能使當今社會超越近代科學主義、理性主義的主體性哲學和功利主義價值觀。

  D.只要從古代的自然哲學和倫理哲學中吸收有價值的東西,就一定能建立起以關愛自然的情感為基礎的環境倫理學。

  《生態倫理學的困境與出路》閱讀答案

  小題1:C

  小題1:D

  小題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