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系畢業生論文

  在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計算機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更是非常常見,我們逐漸步入了資訊化時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計算機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實踐

  摘要: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極具實用價值的教學方式,強調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在教學中,教學技術的運用更加突出。任務教學法主張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解決在教學任務中的問題,並實現學習目標。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在實際任務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讓學生能夠對自己所學的知識有一定的認識,並且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與實踐能力。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教育技術;計算機應用基礎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既注重知識,又注重技能的課程,要求學生對計算機的一些基本的知識有所瞭解,掌握常用的操作方法,以及軟體的實用。現代教育非常注重學習者的中心地位,以及教師指導,與學生自我學習相結合。任務驅動不想傳統的教學模式,將理論與實際相互隔離,它要求在學生實際操作的同時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自我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一個理想的學習效果。

  1概念和理論基礎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讓一切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其方法是將一門課程就是在本文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看作一項大課題,然後再將大課題分割成幾個小課題。每個小課題在整個教學任務中都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模組,目標性的對學生進行培養。讓學生對每個小課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學習,當每個任務課題都完成時,學生便已經系統性的將這門課消化理解了,並且這種教學法極具實踐性,對於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非常適用。教育技術就是為學習服務,經過深刻的分析對教育的過程,以及資源整合,適當的引導,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最終達到教學目的。由於計算機和網路技術教學所具有的特別適合與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環境,因此計算機基礎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顯示出了極大的優勢和生命力,並且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一場教學改革的熱潮。驅動教學法認為,知識真正獲得,並不在於老師的傳授,學生才是主體。驅動教學法主要用於學習者的學習,而並不是通過外部的刺激而喚起學習者的興趣。因此,學生在教育中佔有主導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意義在於對學習者的學習進行引導,和提供幫助。而不是對學習者進行知識灌輸。因此,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模式中採用新的教學思想,要求教師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進行新的設計,從學習者的角度來考慮如何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在新的理論指導下,構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真正的體現駕馭的本質要求。

  2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在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中,在進行任務分配時,一定要確保每一個任務的質量,做到少而精,讓每一個任務都具備一定的實際意義,並且能夠啟發學生進行和思考和學習,讓學生能夠從何處做起,以及在哪些方面能做出變化。在當前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常用的辦公軟體系列都是教學的重點內容。1***任務佈置階段,在這一階段中,首先要明確教學目的,然後在教學指導和教學方法上進行設計,在引導的時候要做到引而不發,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增加學習興趣。在佈置任務時,一定要將所有要求掌握的知識點涵蓋全面。2***在學生實際操作和老師指導階段,一定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學習、操作、思考、和大膽嘗試,使他們在實際的操作中可以領悟到知識的作用。在這一段時間,老師也要善於總結,學生在某一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一定會出現一些共性的問題,老師要善於總結這秀兒共性的問題,並考慮問題的根源,對其進行統一的講解。3***在交流階段中,要將一些共性的、極具研究使用價值的問題組織進行交流與討論,以讓學生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組織學生進行相互交流,讓學生從同學之間回想學習各自的心得,集思廣益,讓思想在問題的集中解決中得到啟發。力爭做到開拓創新。學生在交流之後對於其他問題的解決有一定的幫助,在進行對比之後得出新的解決方法,並且學生有興趣進行進一步的問題探究,進而有利於教學工作的開展。4***總結階段,在總結階段中,同學們相繼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展示說明,找出自身的不足,學習他人的長處,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又拉近了學生之間的關係,促進了團結。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對學生進行方法上的提示,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鼓勵學生進行自己親自操作,以免出現理論和實際的分化的情況。

  3設計任務時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任務中,教師分配給每個學習小組的課題,都對於整個教學任務的完成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對任務進行合理劃分,以及確保任務的完成質量。在任務設定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實用性,設計的學習課題一定要與當前學生的學習內容相關,課題儘量要與聯絡與實際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學習中研究、討論與自身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更加直觀的深刻的理解自己當前正在面對的問題。在學生拿到課題後,首先要理解課題,然後思考從何入手,其次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過程中會遇到哪些自身難以應對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是他們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欠缺點、漏洞。此時,教師將這些欠缺的知識教授給他們,會讓學生記憶猶新,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慾望。由於一些部分的計算機知識,相對來說理論性較強,難以與實際任務相聯絡。教師針對此種情況,可以直接安排計算機操作練習任務,注重理論與基礎操作的聯絡。

  2***可操作性原則,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所做課題的可操作性,在設計課題時,要充分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利用現實條件,給學生以學習機會。例如:在進行計算機硬體的學習時,先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各組成部分,以及作用。因為冒然的讓學生去組裝一臺真正意義上的電腦,具有一定的操作難度,而且不切實際。因此,計算機教學任務可以改為讓學生們去動手拆解一臺電腦,在拆解的過程中,逐漸的認清電腦的構造,以及內部原理,進而在將任務進一步提升到裝配電腦的難度。這時學生的計算機學習就會實現循序漸進,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

  3***因材施教,作為教師要明白,每個學生都有其不同,而且在每個方面的優勢、領悟程度都所差別。因此,老師應該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了解,因材施教,並且設計教學任務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各個學生的理解能力,根據實際情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有時候儘管教師對於某個問題解釋地很清楚,但是學生在做任務的時候同樣會提出很多問題,作為教師一定清楚耐心的解答。

  4***發散性思維。在實際任務時,要考慮任務實施過程中的多變性,並在驅動是任務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對於同一個問題,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入手,用不同的方法能將其解決,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並從中得出大量的思路。因此,計算機老師鼓勵學生大膽實施操作,勇於嘗試,不受固定模式約束。事實證明,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勇於嘗試,對於邏輯思維開發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一項重要手段。大膽猜想克服傳統思維定式,讓學生能夠開闊思維,舉一反三,誇大自己的學習面。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僅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問題,從新的角度去看舊問題,卻需要創造性想象力,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因此,在進行課題任務設計時一定要注意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和探索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比如,在進行版面的美化設計時,要學生探索多種方法開拓想象力,一些圖畫除了剪下的方法以外,還有許多其他方法,要給學生自己探索的空間,有的學生就會開始嘗試研究是否圖畫能自己繪製,或者是否能將網上的一些美圖放到版面中,甚至按有同學想子將將圖片輸進電腦,更有學生提出用其他美化工具來組合為做更具特色的版面樣式。

  4結束語

  計算機基礎的學習是每個在校生的重要學習部分,也是在學學生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滲透,計算機知識的掌握程度也隨之提高。由於計算機學習比較枯燥,需要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提高教學水平。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為一種以學生為物件的學習方法,在計算機教學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其能夠讓廣大學生更加清楚、明白,以及系統地瞭解計算機這門學科。同時,任務驅動教學法啟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後的計算機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曾海文.高校網路課程建設的問題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8***24***.

  [2]Flash的互動功能在課件設計的應用[EB/OL]..

  [3]方晨.FlashMX2004中文版教程[M].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4.

  範文二: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問題分析

  [摘要]計算機基礎教學是高等教育中一項基礎內容,要能非常熟悉心地掌握並操作計算機,已成為現代都市人生活的必備條件之一。而目前高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分析新形勢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措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問題;教學改革

  一、引言

  計算機作為現代化生活必需的一種通用工具,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上已廣泛使用,與此同時,社會上的各種企業對高校畢業生的計算機的實際動手能力也越來越高,學會使用計算機已成為一個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而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程教學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研究與探索新形勢下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因而為了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提高學生與自己本專業的知識結構相結合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從而不斷地提高大學生在資訊化社會中的競爭能力,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二、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基礎不同,大部分學生以應試為主

  目前計算機等級一、二級證書仍然是許多高校作為發放畢業證書的必要條件之一,社會上一些企事業單位也把計算機等級證書作為選拔錄用人才的硬體條件之一,這樣必然會導致一部分在校學對學習計算機的目的盲目地變成了應付計算機等級考試,而且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學生,他們只是一味地操作和考試內容密切相關的知識,或者經常都是根據往年的考試習題庫反覆地做進行大量的重複操作練習,很多內容並沒有完全真正地理解。因而相當大一部分學生在他們畢業後的實際工作中,仍然是連最最基本的計算機操作都不懂,都要重新再去摸索、學習,如果學生不能把在學校學到的操作技巧靈活地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那麼即使他們擁有了計算機等級證書,其實也是沒有多大的意義。這些說明了目前高校對計算機的基礎教育還是遠遠不能達到實際社會的需求。

  ***二***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在高校中,這門課程的教學方式大都是採用結合多媒體的理論授課和機房上機操作實踐相結合。近年來,教師們課堂上都是採用PPT來演示課堂教學,但也還只是處在"演示"階段,仍然沒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並且在理論授課過程或上機實踐中,有些教師也是一味地追求考試的及格率,而學生為了能拿到計算機等級證書,也只能是按部就班,使得教學只能圍繞著考試轉,雖然學生的過級率不低,學生的計算機成績也很高,但學生實際的計算機水平卻不高,一到畢業的時候,大家對畢業論文的基本格式設定或者是做份求職簡歷都頭大,這種教學方式其實根本無法滿足他們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學生的自主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也不會得到相應地提高。

  ***三***教學效果評價方式

  目前大多高校仍是採用省裡統一的無紙化考試系統,由於考試系統本身也會存在有一定的侷限性,只採用這種考核方式並不能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水平,不能培養出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也不能培養出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等。

  三、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探索

  ***一***既要以考證為中心,又要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果,將課堂教學變為"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能主動得去獲取、應用知識並能夠解決實際學習問題的活動,重點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提高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我們可以借鑑最新的現代教育理論研究來指導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來講授知識點,讓學生在以後的專業課程中能學以致用,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自主學習來獲得更多的知識,並且在探究性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完善知識體系結構。

  ***二***採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地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不同的方面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課堂的學習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案例教學法,能比較好地發揮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案例教學在實際地教學過程中不是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點的講解,而要從實際的例子入手,在講解的過程中將相關的理論知識點結合進去。當然在案例教學中,案例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案例要選擇的合理,才能極大地發揮出案例教學的作用。通過收集大量的教學經驗,分析認為案例的選擇有以下幾個條件:1.要密切地圍繞教學目標,通過案例分析,能讓學生快速地掌握基本知識,並能及時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2.最好要來源於實際生活,讓學生們能在實際生活中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他們遇到的實際問題,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並能達到積極主動的參與的學習效果。3.要有針對性,每學期末教師就要根據不同專業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來選擇相應教學案例。4.所選的案例最好是要經過一定的思考、查閱才能找到的。因而我們教師在設計案例時,要仔細不斷地推敲不同專業的知識點,為學生構造適合他們本專業的案例,這樣學生就能通過案例來學習並掌握相關知識。任務驅動法,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協作精神。任務驅動法是以任務為驅動的教學方式。它是通過幾項任務,通過教師的引導,並在學生們強烈的求知慾望的驅動下,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的教學過程。為了提高他們對知識的掌握能力,教師可通過佈置具體的任務,靈活地將學習的知識點隱含在每一個任務當中,學生為了完成任務就會通過各種途徑、方法去完成,將會對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最好能鼓勵大家能互相合作,一同來完成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這樣就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突出專業特點,注重計算機基礎教學與專業知識的整合

  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專業來設計不同的基礎教學內容和目標,讓各個非計算機專業都會有符合他們專業要求的計算機課程內容,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體系。利用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克服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把不同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同等對待的弊端,還能讓不同的專業班級有著不同的教學內容,極大地將計算機基礎教學和他們的專業課程能更好地有機結合在一起。

  ***四***要搭建一個互動式教學交流平臺,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要搭建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網路平臺,讓學生能從被動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要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或者興趣選擇不同的內容來學習,可以與同學、教師共同探討學習生活問題,逐步建立並形成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可形成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和學習的氣氛。

  ***五***改革教學考核手段

  當前省高校對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等級考核仍是以省裡上機考試成績作為學生這門課的最終成績,這樣教師為了學生的通過率,只能一味地應試教育,而學生也為了能夠順利地拿到等級證書也一味地死記硬背。因而為了進一步提高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和促進計算機教學的改革,對當前計算機的教學考核手段的改革也是至關重要,如果學生的期末成績不再是由省統考的上機考試最終的成績來決定計算機等級證書,能由上機成績、平時成績和筆試成績三者間進行有機結合,其中筆試成績側重於對學生理論知識的考核,上機成績則以省考的統一成績為主,平時成績是平常對學生的要求,比如出勤率、課堂的學習主動性及課後下達任務完成情況等方面來綜合評定。這樣可以大大地激勵學生們進行大膽地創新和追求較全面的知識。

  四、結束語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培養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的重要工具,對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和思維方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任務,我們需要進一步地深化教學改革,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實際應用能力,使學生們畢業走上社會後能很快地適應社會的工作需要。總之,通過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改革,不僅能有效地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拓展並增強教師的知識面,也能激發學生們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全面地提高學生們計算機的實際應用、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陳芝芬.《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資訊,2010***33***:194-195.

  [2]李沛.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體系改革研究[J].考試周刊,2009***1***.

  [3]曹文樑,王科欣.案例教學法在資料庫教學中的應用[J].軟體工程師,2011***5***.

  [4]普運偉,耿植林,陳榕,李彤.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分析及課程改革思路[J].計算機教育,20013***1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