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列式結構的議論文

  從學生寫作的議論文看,最大問題是缺乏論證與邏輯性,而從教師的議論文寫作教學看,教師忽略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引導,導致學生的理性表達能力並未得到提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許多人都認為陋習與自己根本搭不上邊,而事實恰恰相反,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陋習。

  十字路口,再過一秒,綠燈就變紅燈了。但是,一輛車加速駛過了十字路口,完全不理會旁邊準備駛來的車輛。兩旁人行道上,已經亮起紅燈,但還有行人“奮不顧身”地直衝而過。

  公交車上,明明有個禁菸標誌,有“禁止吸菸”四個字,可是還有人吸菸,車內煙味刺鼻,薰得不少小孩、老人紛紛咳嗽。據科學研究資料顯示,這種“被動吸菸”所受到的危害,有時比吸菸者本身受到的危害更大!

  公園裡,有人吃了零食,隨手一扔,垃圾就掉在地上了。草坪上明明寫著:請勿摘花,但還是有人偏偏摘花,踐踏小草,破壞綠化帶。

  學校教室裡,同學們有的大吵大鬧,有的亂扔紙團。校規不許讓學生帶零食進校,可許多人都帶糖進校,有些還不是偷偷一個人吃,而是你一顆、我一顆地大肆宣揚地吃。

  農貿市場的熟食攤上,攤主直接用拿過錢的手拿食物,手連碰一下水都不碰就切起肉來。有人剝好玉米,“嗖”的一聲,玉米皮和玉米鬚就飛出去了,掉在地上變了垃圾。

  留心尋找,不難發現,在現實生活中,陋習處處可見。

  改掉陋習吧!不要以為自己的一點陋習微不足道,對世界沒什麼大影響。《細節決定成敗》一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每個人都邁出一小步,整個社會就邁出一大步。同樣,每個人改掉一點陋習,整個社會就往文明的方向跨出一大步!

  篇2

  自古以來,“書”是名人成功的梯子,開卷是成功的第一步。三國時呂蒙大將軍也因多讀兵書,從大老粗變為了軍事大將軍。難道開卷就真的有益嗎?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開卷未必有益。

  通常書越讀越多知識就越廣。如果把“書”看作一個貶義詞,如“黃色書”,那麼這個開卷就是大錯特錯,開卷就是有害無益。再則,書上的東西不可全信。如果你買到盜版書或亂編亂談的書,你開卷看的那麼也是有害無益的書了。

  再說說對書的知識理解吧!書上知識理解對了,那將終身受益,理解錯了,那將終身受害。“益”“害”看似無關,在生活中卻無不息息相關。

  對於開卷,開卷是好書乃有益為,開卷是壞書獲人心的乃有害。有害有益,那麼就是未必有益。其實,開卷就要開好的書,做一個好的開始。書就要看有科學性、權威性、有重大意義的書,只有這樣才沒有浪費青春,浪費您的人生。

  篇3

  有人認為上網好處多,也有人認為上網壞處多。而我卻認為上網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

  上網可以查資料、聽音樂、看電影、看新聞等功能,無聊時還可以適當的玩玩遊戲。上網既可以做到“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還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只要上網有方法,就可以造就人才。

  網路雖然能造就人才,但也會使人走向無底深淵。

  書上說,以前,有一名高三學生在一家網咖不幸猝死。是屬於興奮而引發心臟病的死亡。一些不健康的網站對同學們的毒害很大,這已經是鐵的事實:有的同學沉迷於網路遊戲不能自拔,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有的同學每天長時間上網,導致視力嚴重下降;有的同學受到不良資訊的影響,竟走向犯罪的道路。

  大家千萬別讓網路這張大網網住手腳,束縛心靈,不要被網咖裡那些看不見的陷阱埋葬自己的花樣年華!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希望大家把握自己,告別網咖,給自己的未來一片蔚藍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