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婦女就業創業

  婦女,尤其是窮苦地區,大齡婦女由於她們把自己的青春都獻給了家庭,失去了不斷學習的機會,以至於處於一種尷尬的就業狀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西堤頭鎮孫紅梅養豬基地

  在農村家庭中,有這樣一部分低收入群體,由於家裡的主要男勞動力弱,或有患病者,或遭遇災禍,或發生婚姻變故等,導致家庭生活困難,本來長期在家主要負責照顧老人孩子的主婦們被生活窘境逼迫得不得不走出家門,擔起掙錢養家的職責。北辰區各級婦聯組織在引導扶持農村婦女就業創業時,傾情關照呵護其中的農村困難戶婦女,並針對這些貧困家庭母親的各自情況,通過建立本地企業用工資訊網路、組織免費專場技能培訓班、運用女子小額專項貸款等措施,積極幫助農村困難戶婦女實現就業創業夢想,成為家庭新的頂樑柱,重新撐起可能破碎的家庭,有力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

  擇業務工渠道

  一位婦聯幹部告訴記者,農村婦女就業一般薪酬要求不高,願望容易得到滿足,另外,農村婦女有吃苦耐勞的品質,不太在意麵子,再就業時有時甚至比男人容易找到工作。

  正是因為農村婦女有這些就業特點,她們就業面是比較寬廣的,如商廈保潔、清掃馬路、家政服務、投送奶品等工作,都有廣大婦女參與。這給婦聯部門舉辦農村婦女專場人才招聘活動提供了有利支撐。

  2013年3月20日,北辰區婦聯部門聯合企業較多的天穆鎮等單位,在市民族中等職業學校,舉辦了春季大型女性專場招聘會。進場企業單位400家,提供就業崗位5000個,有6000名求職者入場,達成就業意向2312人,其中女性達成意向者1100人。3月21日,區婦聯部門又和人力社保部門和集賢街舉辦了另一場招聘會,提供崗位1500個,2000名求職者中有600人達成就業意向,其中女性佔380人。

  作為現代製造業基地的北辰區擁有大批人員密集型企業,為當地解決就業創造了良好條件。區婦聯部門積極利用這一優勢,充分挖掘就業資源,他們於2012年8月組織本區女性企業家成立了女企業家協會,發展會

  員70多人,其中不乏知名的優秀女企業家塑力線纜集團董事長趙軍屹、長榮印刷裝置公司董事長李莉、夢得集團董事長於靜等。

  通過為女企業家搭建交流平臺,婦聯部門及時瞭解企業的用工需求意向,各會員之間彼此交流資訊,互相提供支援。如玉麗達服務有限公司的女老闆通過和其他本區女企業家聯誼交流,互通訊息,先後為多家女企業家所在公司輸送了數十名保潔服務人員。

  區婦聯一方面組織區、鎮***街***、村婦女幹部下基層,瞭解企業執行狀況、生產難題和用工需求,另一方面運用現代通訊手段,與區域內的女企業家建立微信網路,以最快的速度相互傳遞人才供求、技能培訓、招商引資和政策措施等各種資訊,實現雙贏。  由於政府重視、部門引導和企業支援,北辰區形成良好的婦女就業環境,特別是一些知名的人員密集型製造企業,選擇女性力所能及的工種,儘量安排當地一些農村婦女就業。從調查情況看,該區農村婦女中特別是困難戶婦女,只要個人願意,基本上都能在當地的企業或社群中得到就業安置,極大地緩解了農村低收入戶的生活困難,促進了農村家庭和社會的穩定。

  據統計,該區前三個月通過各種招聘渠道,總計提供就業崗位19358個,吸引社會31000人蔘與應聘,有8126人達成就業意向,其中,女性佔4260人,超過半數。這說明,農村婦女已成為社會就業的主要力量,其就業面廣,成功率高,已佔半壁江山,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免費開展技能培訓

  有志女成就自主創業致富夢

  從調查情況看,農村大多數是普通的家庭主婦,沒有什麼技能,就業創業能力較弱,要想幫助她們走出家庭,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為解決家庭困難做出貢獻,必須對其進行必要的技能培訓。

  北辰區婦聯部門把對農村婦女技能培訓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針對女性特長,著重組織一些適於她們從事的技術種類進行培訓,如編織、插花、家政、美容美髮、種植養殖等。為調動農村婦女自覺自願地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幾乎所有培訓班都實行免費制。培訓師資力量都是各行各業的專家、能手和老師。為擴大農村婦女就業規模,該區在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於2012年投資數百萬元建起一座佔地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的手工編織中心,大樓上下三層,設有研發區、培訓區和展銷區,作為農村婦女就業創業的重要載體。中心重點服務物件是下崗失業婦女、農村單親母親、殘疾婦女等,通過組織各類專業技能培訓、交流學習借鑑等活動,幫助農村婦女實現靈活就業。至今已開設了十幾個技能培訓班,受到農村婦女特別是困難家庭母親們的歡迎。  通過婦聯部門的積極推動,北辰區婦女手工編織業發展較快,已在各鎮街建立分中心,一批帶有地域特色的編織資源得到挖掘開發,如雙口鎮的農民畫、宜興埠鎮的衣帽編鉤產品、天穆鎮的烙畫葫蘆等已遠銷海外。目前,全區已有數千名婦女從事編織業,平均月收入1000元左右,高的數千元。

  王振靜是大張莊鎮的婦聯主席,從2004年開始專職幹婦女工作,對當地農村婦女的生活現狀、就業情況和創業需求可謂瞭如指掌。在她看來,40歲以上的婦女想外出到工廠企業上班,幾乎沒有願意要的。她們文化程度低、形象差、拖累多、反應慢,只適合幹些簡單加工類手工勞動。這個年齡段農村婦女就業的普遍想法是工作不累、時間寬鬆、管理不嚴、離家較近,所掙工資主要為貼補家用。

  這幾年,王振靜沒少為中年農村婦女就業問題操心,先後組織多個為個體企業數氣球、糊紙盒、包膏藥等簡單的密集型加工活動,吸引大批農村婦女參加。可惜,由於這類加工活計不穩定,有的半年就黃了,長的也就堅持兩年多。

  相對來講,二三十歲的年輕農村婦女則對自主創業充滿期許,她們年輕,有一定文化,精力充沛,渴望通過擁有一技之長,改變家庭困難狀況。在鎮裡組織各種技能培訓班時,年輕婦女成為報名主力。其中一位叫甄麗的女子讓王振靜很感動。  甄麗是從內蒙古嫁到大張莊夫家來的,丈夫生活能力較弱,婆婆身體羸弱多病,一家數口全靠年長的公公開個小照相部過活。雖然家貧,但是甄麗是個不甘現狀的聰明女子。2009年,王振靜按照區婦聯部署,專門為農村婦女組織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免費美容培訓班,甄麗聽說後,主動報名參加,節節課不落,不但認真聽講,還不懂就問,領到了有關部門的正式結業合格證書。  就靠這一紙技能證書,甄麗購買一個化妝包後就大膽地公開做起新娘跟妝生意,沒想到,新娘跟妝市場需求量很大,加上甄麗做事一絲不苟,生意很快開啟局面。頗有雄心的甄麗想把生意做大,利用創收積蓄

  購置了一套臨街的一層商品住房,改成門臉經商,製作了專用場地,擴大了經營專案,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婚紗攝影老闆。  日前,當王振靜組織開展插花培訓班時,沒想到已經脫貧致富的甄麗又跑來參加了,問她為啥,她說:“藝不壓身嘛!掌握的技能越多,增收的渠道就越多,生活的信心就越充足。”甄麗還說,“王姐,以後有什麼技能培訓班,您告訴我,我都來。”

  據說現年32歲的甄麗如今一年的收入都達到十幾萬元了。每次舉辦技能培訓班,王振靜都會欣喜的以甄麗為例,鼓勵農村婦女大膽自主創業,實現個人的夢想。

  發揮小額貸款優勢,搞活一個企業,拯救多個家庭

  下河頭村地處北辰區西部,是個有300多戶的小村,村民長期以務農為主,由於沒有集體經濟,很多農戶家庭生活比較困難。2010年春天,有個叫顏士榮的農家婦女競選當上村主任後,考察決定辦一家集體食用菌廠,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當時,市場上白靈菇、杏鮑菇、茶樹菇等非常暢銷。然而,對一個窮村來說,要辦一個佔地50畝的成規模的食用菌廠,談何容易,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不足。顏士榮等人東拼西湊,甚至把家裡的積蓄拿來,集資260萬元,蓋起三個生產車間,可是用於菌種車間消毒櫃等裝置購置的錢卻沒著落。

  正當筋疲力盡的顏士榮感到失望之時,區婦聯的有關同志得知情況後,主動跑到食用菌廠來調研。當發現這個剛剛誕生的、頗具規模的食用菌廠生產的蘑菇市場前景極好,又是以主要吸收招用村裡家庭婦女就業時,婦聯領導當即表示要大力扶持,並推薦了市婦聯與金融部門合作出臺的女子專項小額貼息貸款這一融資手段。這讓顏士榮和村裡姐妹們看到了希望。

  在婦聯等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很快就讓下河頭村食用菌廠幾位婦女以聯保方式貸到40萬元資金,當即解決了購置消毒櫃的燃眉之急,確保菌菇順利投入生產。嚐到甜頭後,顏士榮她們在區婦聯的支援下又大膽使用第二次女子專項小額貼息貸款,80萬元用於建設淨化車間。接著,第三次貸款100萬元,用於儲備原料和解決生產流動資金不足。

  面對記者的採訪,顏士榮感慨地說:“多虧了有婦聯推薦的女子專項小額貼息貸款幫忙,這三次貸款對食用菌廠來說,真叫是雪中送炭啊!有了足夠的資金才保證我們村辦的這個食用菌廠不僅順利投產,而且滿足市場需求,生意越搞越火。群眾共同致富的希望才得以實現。”  村裡有個姓範的婦女,本來家裡生活還過得不錯,丈夫在外做遮陽棚生意,自己在家種點地,照顧孩子上學。可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丈夫突然被查出患有肺癌,人不能幹活了,又要看病吃藥,好不容易積攢點錢一下子全折騰出去了,欠了債不說,家裡的頂樑柱垮了,生活陷入危機。

  為擺脫貧困,這位中年婦女只好走出家門尋找掙錢門道,一開始她找村委會開證明,到村子周圍的工廠去應聘,沒想到,走了四五家,沒一個願意要的。正當她絕望之時,顏士榮找上門來,勸她還是到村食用菌廠工作吧,雖然工資暫時沒有大企業高,但是收入穩定,還給上保險。為減輕她家負擔,顏士榮還組織村民、廠裡姐妹們為她捐款,用於丈夫化療治病。如今,這位女工已走出最困難的境地,歡笑聲重新回到家庭的飯桌上。

  據瞭解,在該食用菌廠就業的職工有50多人,其中90%以上是本村婦女,大都在50歲左右,有的甚至當了奶奶,她們大多是因為家庭比較困難,為緩解家庭過重負擔,才選擇走出家門再就業的。日益紅火的食用菌廠讓全村最困難的家庭都過上了舒心的日子。由於食用菌廠連年盈利,不斷擴產,女職工的工資已從建廠初期的每月1500元提高到現在的1800元。村委會用食用菌廠賺的錢還頭一次為全村每戶購買了200元的年貨。

  前不久,顏士榮又操持貸了第四筆女子小額貼息資金,用於進一步擴大再生產。她興奮地告訴記者,到2014年,爭取把食用菌廠女工的工資提高到每月2200元左右,讓那些困難家庭生活得更好一些。

  一位區婦聯幹部說:“女子小額貼息貸款是困難群眾的好幫手,深受農村婦女的歡迎,目前,全區已為60多位農村婦女從事種養業、編織、美容美髮等自主創業,組織貸款400萬元。我們希望貸出一份款,創業一個人,穩定一個家庭。”

  “創業創新巾幗行動”幫助廣大婦女創業就業

  從13日在京舉行的全國婦聯十一屆四次執委會議上了解到,過去一年,全國各級婦聯組織在城鄉婦女中開展“創業創新巾幗行動”,動員引領廣大婦女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貢獻巾幗力量。

  過去一年,婦女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的實施持續推進,1-9月全國新增貸款304.78億元,同比增長48.73%,扶持40多萬婦女創業;全國累計發放貸款2477.53億元,中央及地方落實財政貼息213.69億元,扶持近500萬婦女創業。

  在加大信貸扶持服務力度的同時,婦聯組織積極幫助拓展婦女創業發展渠道,通過探索網路化、實訓式電子商務培訓模式,組織形式多樣的創業教育、創業訓練營、創業創新成果展示等活動,以及開展“網際網路+”巾幗創業創新競賽,培育巾幗創業孵化園等新型創業服務平臺,引導婦女在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中創業就業。

  此外,各級婦聯組織還積極發揮示範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全年扶持建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女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婦女手工編織基地、巾幗家政培訓示範基地5萬多個,舉辦新型職業女農民培訓、創業就業技能培訓等各類培訓16萬多期,參訓婦女800多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