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分析論文

  在我們的青年大學生人群中,由心理障礙原因引發出問題的學生已不在少數。青年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極其尖銳地放在了教育戰線所有工作者的面前。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患有各種心理障礙疾病的人越來越多,已逐步演變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特別是在青年大學生中由心理疾患而產生的各種問題也呈現出上升趨勢。本文從大學校園出現的由多種心理疾患引發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從而建立起信心做好有關工作,使大學生的身心能夠得到強化,能夠健康成才。

  關鍵詞:現狀;心理障礙;成因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給人們的物質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滿足。但由於種種政治和經濟的原因,卻忽略了每個個體人作為生物人與社會人互動作用的綜合體的特別需求,難以給人們的精神生活帶來相應的滿足,導致現代人的心理疾患增多。再加上社會環境和個體的差異性,使得這些心理疾患有愈演愈烈之勢。特別是在我們的青年大學生人群中,由心理障礙原因引發出問題的學生已不在少數,並與社會同步地呈現出持續發展的態勢,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可以說,在人才培養上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青年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極其尖銳地放在了教育戰線所有工作者的面前。

  一、觸目驚心的現狀

  ***一***青年大學生中刑事案件增多

  南京某高校大三女生肖某,戀愛不成,就以尖刀連續刺向男友,直至男友倒在血泊中。浙江大學應屆畢業生周某報考公務員,在得知自己將被淘汰後開始想自殺,隨後又產生報復心理,結果兩名公務員被他用刀砍中,一傷一亡。除了這些惡性事件外,在校園裡因偷竊、鬥毆、耍流氓等各種犯罪現象也時有發生,甚至還發生了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殘忍傷害動物一案。

  ***二***自殺現象呈上升趨勢

  在新聞媒體上,相關的例子不絕於耳。清華大學的一位大一學生,因考試沒考好,找老師說想談談,老師正好比較忙,答應過兩天談,這學生就上吊身亡。臉上長了青春痘,因處理不當臉上結了疤痕,“追”了三個女孩沒有成功,19歲大學男孩便選擇了自殺。

  ***三***行為扭曲者增多

  1、自卑、猜疑心重。不願意與他人溝通,對他人有一種本能的拒絕。

  2、厭學情緒嚴重。整天愁眉苦臉,心事重重,對學習喪失信心,逃避考試,長期以往心理負擔越來越重,只能無奈地選擇中途輟學。

  3、沾染上不良嗜好。一些大學生經常沉湎於網咖,不是上網聊天就是打遊戲,生物鐘紊亂,身體每況愈下,越陷越深,直到不能自拔。

  4、自尊心特別強,由此而產生嫉妒心理,甚至出現報復行為,採取極端行為不計後果。

  5、逆反心理嚴重。經常與父母鬧對立,以自己的好惡劃線,凡是符合自己思想的就聽,不符合的就不聽。

  上述種種現象在大學校園並不少見,如果任其繼續發展下去,這不僅給學生本人、家庭帶來痛苦和損失,給社會帶來非常壞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它影響了我們對人才的需求和培養,從而影響到我國的現代化程序。如何有效地進行思想教育,以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成為高校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當務之急。而要有效地開展這方面工作,必須先探明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根源,從而找出切實可行的辦法。

  二、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理念缺乏與時俱進,難以給教育以正確導向。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猛發展,市場經濟的實行和不斷完善,使傳統的思維和工作方式都發生巨大的改變,並且已經深深地影響到校園,因此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的改革和發展我們應該:

  1、在培養人才的問題上,政府的教育部門不僅要有正確的導向還要有正確的舉措。必須更新思想觀念,要敢於讓學生們經風雨,見世面,也要相信他們有能力去面對一切。另外,當前的教育功利色彩非常濃厚,為了應付應試教育,學校有壓力,家長有壓力,孩子則要承受所有的壓力。長期生活在這種氛圍裡,孩子心態能不受影響嗎?能不受摧殘嗎?

  2、學生家長要改變教育思想,對孩子的成才要因勢利導,順其自然,要能夠想的開、放的下。在無休止的強迫教育中,孩子們苦不堪言,在這樣的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孩子進了大學也就為大學校園帶來了一批又一批心理問題的潛伏者,如果後續工作跟不上,就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我們可以這樣說,大學校園裡發生的眾多心理問題與家庭教育不當難脫干係。

  3、高等學校要給學生一個自主發展的天地,要給學生減負、減壓。高等學校應該準確定位培養目標,抓好對學生的導向,重點要抓學生的均衡發展。創造條件多開選修課,以使具備不同條件、不同愛好的學生都能得到收穫和發展。鼓勵大學生社團多開展各種活動,儘量使每個同學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或是適合自己的專案。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決不能重形式,要根據青年學生的特點多開展一些實實在在的活動,讓同學自己在實踐中去領會,去提高。學校要相信絕大多數大學生自己是能夠把握自己的,之所以會出現不少不盡人意的問題,恰恰是我們的思想觀念先出現問題而帶來的後果。

  ***二***青年大學生中抑鬱症患者日益增多。

  這些學生往往是心理問題的高發人群。據有關專家認為:壓力過重,人際關係緊張,家庭問題,患有軀體疾病等是抑鬱症發病的主要原因,而且發病以年輕人為主。我們決不能熟視無睹,必須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應把它放在特定的社會生活條件下進行具體分析和對待。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依據,一個人是否會得抑鬱症,得了抑鬱症是否會加重,從根本上說,就是要看周圍環境對他病情發展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因此我們要特別關注弱勢群體:弱勢群體指與其他同學相比而言,一部分人由於種種原因遇到了問題或是困難自己無力從思想上或是從行動上進行解脫。大致有如下群體:

  1、社會的貧富差距導致了來自各個家庭的大學生的貧富差距,在學校裡形成了貧困生群體。現實生活中經濟上的差異特別容易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同樣是學生,有的人穿著時髦,玩手機,高消費,節假日可以到處遊玩,而他們卻囊中羞澀,得想方設法維持生計。這在貧困生中形成了強烈心理反差。

  2、現在大學校園戀愛現象非常普遍,有不少大學生由於缺乏正確的戀愛觀再加上心理的不成熟因而導致戀愛失敗於是形成了戀愛受挫群體。他們往往把自己封閉起來,性格逐漸變得內向,把很多問題都積壓在心中,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心理疾病。

  3、家庭發生變故的群體。指親人突然去世、親人離異、親人遭遇疾病或是意外等。

  4、有失落感的群體。高考成績不理想、填報志願不理想、甚至沒有當上學生幹部也會造成一些學生有失落感。

  5、大學生中有各種生理缺陷的學生比例呈連年上升趨勢,更重要的是生理的缺陷往往會導致心理的缺陷,嚴重影響著其正常的人際交往和健康心理的發展。

  6、學業嚴重受挫群體。近年來,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入學成績參差不齊,差距較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如果學生學業嚴重受挫,不僅不利於高校人才的培養,而且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並導致其他問題的產生。

  7、其它方面受挫群體。

  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給予處於弱勢群體的學生更多的關注、指導和愛護。加強心理指導與諮詢,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克服猜疑心理,讓他們感受到集體、老師、同學的溫暖,克服挫折心理,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的實際困難,消除他們所處環境的種種誘發他們心理問題的不良因素。同時,幫助他們克服嫉妒心和報復心理,以防止他們走極端。

  參考文獻:

  [1]李進巨集主編. 當代大學生心理解讀 [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3.

  [2]謝炳炎主編.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 [M].湖南大學出版社, 2005.

  [3]張進輔. 現代青年心理學 [M].重慶出版社, 2002.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