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保護環境手抄報圖片

  教學中要滲透環保意識,加強環保教育,這樣既有利於學生鞏固教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你會做環保手抄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大家喜歡。

  三年級保護環境手抄報資料1:三年級環保宣傳

  1.全球城市環境之最***1991***

  據1991年中國環境報介紹,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加拿大的蒙特利爾、美國的塔科馬是世界上最適宜居住的城市,而最差生活區是奈及利亞的拉格斯,扎伊爾的金沙薩。這是設在華 盛頓的世界人口統計組織——人口危機委員會的350多名都市專家,用兩年時間對全球100多個城市進行調查得出結論。

  調查報告的統計數字表明,居住房屋最寬裕的有美國人,加拿大人及澳大利亞人,平均每個人擁有超過兩間房屋。而拉格斯和中國的廣州則是居住最擁擠的,每間房住5.5人以上。 臺北、悉尼和墨爾本是空氣汙染最少的城市。最汙濁的有印度加爾各答、新德里、印尼的雅加達、伊朗的德黑蘭、義大利的米蘭、中國的北京、瀋陽。噪聲最嚴重的城市有美國的紐約、倫敦、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與拉合爾、印度的馬德拉斯、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印尼的水和墨西哥的蒙特雷、巴西的里約熱內盧。

  而最寧靜的城市是新加坡、曼徹斯特與達拉斯沃思堡。世界上最潔淨的街是瑞士蘇黎世的巴荷夫街是世界聞名的“超淨”街,這條街長約800米,幾乎是歐洲的中心點,它距離維也納、羅馬或柏林幾乎相等。巴荷夫街被闢為行人專用區,除了電車外,不準其它車輛進入。因此,街上的空氣清新,且帶有甜甜氣味,那兒沒有汽車廢氣的汙染。街道兩側種有兩百多棵成年橄欖樹,這種樹能淨化空氣。市政當局為維護這條街的清潔,還僱專人經常擦洗地面,使街面清潔無塵。街上所有建築物都不超過5層,大部分是19世紀的新古典形式建築。

  2.最早命名酸雨的人

  酸雨一般是指降水的PH值低於5.6的酸性沉降物。酸雨成分比較複雜,它使土壤酸化,養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壞,造成地面水、地下水酸化,對人體產生危害,腐蝕建築物、金屬、橡膠等。因此,國內外把酸雨稱為“現代空中死神”,成為世界各國最關心的環境問題。

  英國科學家史密斯,1852年化驗分析了英國工業城市曼徹斯特附近的雨水成份,發現雨水中含有硫酸、酸性硫酸鹽,硫酸銨、碳酸銨等成分,認為是受大氣嚴重汙染造成的。史密斯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現酸雨存在和研究酸雨的科學家。他對酸雨進行了20年的研究和調查,於 1872年編著並出版了《空氣和降雨:化學氣候學的開端》一書,首先採用“酸雨”這一術語。

欣賞

  三年級保護環境手抄報圖一

  三年級保護環境手抄報圖二

  三年級保護環境手抄報圖三

  三年級保護環境手抄報圖四

  三年級保護環境手抄報圖五

  三年級保護環境手抄報資料2:三年級保護環境標語

  1、手下留情,足下留青,愛護環境,人人有責。

  2、植樹造林,功在千秋。

  3、愛祖國,護綠化,保清潔,愛家園。

  4、保持地球生態平衡,就是保護人數自身。

  5、保護環境,就是愛惜生命。

  6、那裡有綠色,哪裡就有生命。

  7、地球只有一個,失去它,我們到哪裡去尋找家園。

  8、綠化做得好,染汙就減少。垃圾分類放,環境有保障。

  9、愛護環境,保護地球,讓我們托起雙手共同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10、請高抬貴腳,聽,小草在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