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踐行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正能量為主題徵文4篇

  踐行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正能量,將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一代代相傳承。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踐行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正能量為主題的優秀徵文範文,歡迎閱讀。

  以踐行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正能量為主題徵文一

  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點滴奉獻傳遞愛心正能量。為堅持學雷鋒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計學院著力打造“堅持學雷鋒,擁抱中國夢”的系列主題活動,旨在能通過點滴奉獻傳遞愛心正能量。

  “人貴有志,學貴有恆”講究的是學習的持之以恆,奉獻愛心講究的亦是持之以恆,不追求形式主義,不追求一時效應。點滴積累彙集成大愛,孜孜不倦形成堅持。

  近期,在我院黨總支副書記塗遠武、黨總支組織員許桂芳及分團委書記顧勇帶領下進行的“統院一顆心,傾注支教情”赴紅源小學愛心幫扶支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高校聯盟《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點滴奉獻傳遞愛心正能量》.作為我院“堅持學雷鋒,擁抱中國夢”系列主題活動之一,以愛心幫扶支教的方式展現現代大學生志願服務的風采,體現統院學子的拳拳愛心。

  在全社會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背景下,統計學院分團委、學生會統籌安排,策劃形成具有學院特色的品牌活動,並努力牽橋搭線,奔赴羅亭鎮與當地紅源小學結成幫扶物件,依然做著愛心奉獻的活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是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宗旨,將愛心與奉獻落到實處也是我院的宗旨。奉獻是崇高的品格,也是道德層面的主體內容之一。

  無私奉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是歷久彌新的民族精神財富。我院必將也以此為契機,將此次愛心幫扶支教活動傳承下去,也力求通過此次活動形成影響從而湧現許許多多的愛心奉獻的典型人物,帶動我院形成良好的學雷鋒氛圍。

  以踐行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正能量為主題徵文二

  愛國是人們對於祖國的一種深厚的依戀、愛護,以及與此相應的實際行動。愛國是每個公民應當遵循的最基本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也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幾千年來,中華兒女一直高舉愛國旗幟,湧現出無數愛國英雄、仁人志士,傳誦著數不清的愛國詩篇,愛國主義精神早已融入億萬人民的心裡。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始終是各民族、各階層團結一致的強大動力,支撐著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發展繁榮的偉大實踐。

  我們愛國,因為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地大物博,因為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因為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祖國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的心。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雖歷經磨難,但中國人民始終英勇不屈、艱苦奮鬥,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經濟、政治、文化成果。這一切在每個中國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鑄造了中國心。正如《我的中國心》歌中所唱的那樣:“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在中華民族成長和發展的歷史實踐中,我們深深地懂得國家的重要和愛國的必要,懂得個人命運與國家和民族命運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沒有國,就沒有家,也就沒有個人的自由和幸福,甚至沒有個人的生命和安全;只有國家獨立富強,個人才能自由、富裕與幸福。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國家者載民之舟也,舟行大海中,猝遇風濤,當同心互助,以謀共濟。”正是從這種個人與國家的密切關係中,以及對這種關係的深刻認識中,中國人民產生了對祖國濃厚強烈的道德情感,並把這種強烈的愛國情感轉化為行動和實踐。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我們應當怎樣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呢?

  愛國就要熱愛人民。我們要尊敬我們的先輩,是他們創造了中國的今天;愛同自己一樣生長在中華大地上的父老鄉親、師長朋友,他們與我們血肉相連,共同支撐和發展著今天的社會。我們要懷著一顆感恩之心,為人民服務,努力回報祖國、回報社會、回報人民,讓人民生活得更富裕、更美好。愛國愛民應從孝老愛親做起,尤其要關心愛護鰥寡孤獨等特殊社會群體,熱心幫助那些處於困境之中的人。特別是當國家發生突發事件和巨大災害之時,一定要高度關注,挺身而出,不畏艱險,不計報酬,盡力貢獻;堅決反對國內外一切敵對勢力對我們的分裂瓦解,同一切損害祖國利益和榮譽的行為進行堅決鬥爭。

  愛國就要熱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愛惜人民的辛勤勞動和創新創造。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認識到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強調“天人合一”、“民胞物與”,注意愛護生態;中華傳統文化一直強調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些遠見卓識,已被今天世界的人口膨脹和工業化所帶來的環境危機、霧霾和水系汙染所證實。保護環境再也不能等待,再也無法推託。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優良傳統,立即行動起來,發揚中華民族樸素節儉的好傳統,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讓天藍氣清,推動和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愛國就要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座豐富的寶庫,既有文史哲學,又有科技藝術,尤其值得珍視的是蘊含其中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獨立自主、奮發圖強”精神,“崇德向善、團結友愛”精神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文化根基和思想支撐,對於增強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

  愛國最重要的就是要熱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救了中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了中國。進入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曾經一度陷入被人任意欺凌踐踏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但是她又迅速崛起。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高舉愛國主義旗幟,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行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逐步實現從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如今,我們的祖國面貌日新月異,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文化繁榮,社會和諧,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神舟”九天攬月,“蛟龍”五洋捉鱉,一個“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正在加快實現。我們的祖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大、這樣可愛。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裡,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能不歡欣鼓舞,能不感到驕傲自豪嗎?能不以更大的決心和幹勁報效祖國嗎?

  培育和踐行愛國這一價值準則,首先需要我們認真學習、努力工作,特別是把個人的前途命運同祖國發展繁榮、同人民幸福安康結合起來,為祖國取得的每一個進步和成績而喜悅,為祖國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而擔憂,為增進民生幸福而努力。更重要的是把這種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轉化為實際行動,落實到每一個祖國需要的時刻,貫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和日常生活中。當愛國成為每一箇中國人的最高價值準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就會發揮得更充分,中華民族就會更加同心同德,創造出新的輝煌。

下頁>>>更多踐行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正能量的主題徵文範文